正在閱讀
【蕭文杰專欄】一個類似文資的觀點—我們如何建構出臺灣自己的美術節

【蕭文杰專欄】一個類似文資的觀點—我們如何建構出臺灣自己的美術節

臺灣流傳的「美術節」,既不是民俗,也非國際慣例,尤其歷史來看,也很難與臺灣土地連結。但是美術科系學校、甚至美術館卻幾乎年年舉辦相關活動,對藝術家而言「美術節」到底又在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

文化資產概略區分為有形文化資產與無形文化資產,無形文化資產是以「人」為 主體,是「人」與歷史、環境與社會長期互動之下的產物,同時無形文化資產也可能是「記憶」與「節日」。「節日」類的無形文化資產大多與民俗有關,例如:江陵端午城隍祭、馬祖擺暝祭……,這類節日,可以說是與古昔生活傳承,風俗的形成有密切關係。

至於記憶的保存,199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頒佈了世界記憶計畫,他們所採行的方式是將有深刻價值的圖書文獻及影音資料……等列入保存,也因為如此,文化部也將「二二八事件與白色恐怖檔案」列入「臺灣世界記憶國家名錄」。集體記憶的保存除了文獻與文物,也可以透過紀念日的方式,達到喚醒記憶的目的,例如各國的國慶日,臺灣人也將「二二八事件」列為和平紀念日,強化所謂的「歷史記憶」。

另外有些節日是國際組織提倡,藉由文化傳播到其他國家,因為其歷史具有高度認同,也在各國普遍流傳,如勞動節、婦女節、母親節……。不過臺灣流傳的「美術節」,既不是民俗,也非國際慣例,尤其歷史來看,也很難與臺灣土地連結。但是美術科系學校、甚至美術館卻幾乎年年舉辦相關活動,對藝術家而言「美術節」到底又在紀念什麼 ?有什麼意義?

與臺灣土地脫節的美術節

梅丁衍是少數曾經探討美術節由來的學者,他說:「在日本統治臺灣的50年間,也從沒有這種節日,換句話,它是二次大戰結束後,從中國大陸移植到臺灣的一個節日,在臺灣,它因為失去了故事的脈絡,顯得非常突兀其實,『美術節』的由來,隱藏著許多不太光榮的背景」。

翻閱有限的史料發現,這個節日與抗戰時期「全國美術會」有關。1940年這群人在生生花園召開第一屆年會,其成員有中國美術史論家滕固(1901–1941);當時為防止日軍掠奪,主持文物遷移的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1881–1955);曾經擔任蔣介石侍從秘書,併兼任侍從室第四組少將組長,後來出任全國美術界抗敵協會理事長的汪日章(1905–1992);曾經擔任教育部官員的張道藩(1897–1968),他曾組織成立「文化運動委員會」並兼主委;以及因為抗日戰爭隨校內遷移的國立藝術院校長林風眠(1900–1991)……等80餘人。「全國美術會」成員決定9月9日為美術節,並將此呈報給當時的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南京政府)與蔣介石,目的是用美術鼓勵戰士浴血對日抗戰。

1940年的美術節,為何選擇在9月9日?說實在與美術無關,其理由是紀念革命家陸皓東(1868–1895)乙未廣州起義。陸皓東一生勉強與美術扯上關係的是,他曾設計「青天白日旗」。奇特的是,乙未廣州起義時間是1895年(清光緒21年)農曆9月初9,美術節卻是國曆9月9日。兩者可以說風馬牛不相及,這種差不多先生文化,也呈現在紀念清宣統三年(1911)農曆3月29日起事的青年節(又稱為「革命先烈紀念日」)。

中山陵穹頂的青天白日旗,「青天白日旗」由革命家陸皓東設計。(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根據1942年8月31日的《中央日報》,美術節被改為每年3月3日,再由1932年相關報導判讀,當時擔任中央宣傳部長的張道蕃扮演重要的角色,美術節淪為政治上的宣傳工具。隔年 (1943)10月13日《中央日報》記載,以戲劇、美術關係國民甚鉅為由,美術節又被改為3月25日,這個節日後來也在1952年之後的臺灣使用。

1940年代的美術節,其實是政治附屬下的產物。1944年中國國民黨中央宣傳部部長兼《三民主義》叢書編纂委員會主任委員梁寒操(1899–1975)於美術節撰文「提倡藝術與民族復興」,徐悲鴻以勝利日近,寫下「中國新藝術之展望」。1940年之後,國民黨政權在中國大陸幾乎年年舉辦美術節,連1947年臺灣發生二二八事件期間也照常舉行。不過就當時政權而言,當然不是紀念死於3月25日的陳澄波。

1949年國民黨政權退出了中國大陸來到臺灣,查閱相關新聞,該年沒有任何美術節蹤跡。一直到了1952年,臺灣又在政府主導下辦起了第九屆美術節。從當時報導可知,是由何應欽將軍(1890–1987)主持重要活動,政治味十分濃。例如,該年的《聯合報》報導了將通過擁護總統元旦文告慶祝第九屆美術節,實踐反共抗俄總動員公約。第十屆美術節(1953)則透過徵件方式在中山堂光復廳展出,在此之後由文獻發現,美術節淪為八股活動,主要談復興中國美術。

美術節何以會在臺灣復甦?梅丁衍認為關鍵人物是張道藩,他是蔣介石總統對付中共文藝戰略的總顧問,他創設鼓倡反共文藝的「中華文藝獎金委員會」, 同時兼任中國廣播公司董事長、《中華日報》董事長。最後,於1952年當選立法院院長,主持院務達10年之久。

建構與臺灣土地連結的美術節

在臺灣若慶祝國民黨政權所帶來的「美術節」,其實頗為奇怪。因為這不是紀念臺灣有貢獻的藝術家,大多數臺灣的美術人對這一段抗日時期,藝術家成為抗日工具的歷史也缺乏記憶,毫無感情。我認為美術家的節日需要一些土地連結,近年來臺灣只要談到美術節,大多數人會談到在二二八事件中殉難於1947年3月25日的陳澄波。

陳澄波1946年完成作品《慶祝日》,畫布油彩,72.5×60.5公分。(圖片源自:陳澄波基金會

最近史博正在展出「五月與東方」畫展,讓我想起1960年3月25日美術節發生的秦松事件。當時政戰學校的教授梁又銘兄弟帶記者來到現場,聲稱其作品《春燈》暗藏著倒寫的「蔣」字,並指為汙辱元首。事發當時連館長包遵彭都嚇得面色發青,幸好張隆延挽救,秦松免於牢獄之災,不過作品被封存,一直到了解嚴之後,1989年才取回作品。

2024年歷史博物館「五月與東方特展」展出秦松作品,但是不包含1960年具爭議的春燈。(攝影/蕭文杰)
1960年秦松的作品《春燈》,成為臺北市立美術館的館藏。(圖片源自:臺北市立美術館

1947年陳澄波的死亡,到1960年代的秦松事件,都說明了社會上壓抑與不自由,在那個風聲鶴唳的年代,我們連自由創作的思考和表達都無法。因此臺灣版的美術節,是不是可以向創作自由致敬,紀念陳澄波與秦松事件。

延伸閱讀|臺灣現代藝術的黎明:重逢史博館「五月與東方」特展


參考資料:
梅丁衍〈美術節的由來〉,2017。(2024.03.01瀏覽)

蕭文杰( 7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