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異評】藝術史與藝術市場史(II)

【異評】藝術史與藝術市場史(II)

Art History and History of the Art Market (II)

儘管班克西也不吝於捐贈其作品的拍賣所得,但某方面而言,若是真的反資本,當年的「自碎」,是否應該徹底自焚,才足以反映其於《白痴》(Morons)一作所言:「我不敢相信你們這群白痴真的在買這件垃圾(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徹底諷刺拍賣市場的荒謬呢?

2021年秋,國際拍賣行蘇富比於紐約推出了「NOW當代藝術晚拍」(The Now Evening Auction)專場拍賣。顧名思義,於「NOW」登場的不僅是近來最受歡迎、當紅的藝術家,作品也悉數為近20年,也就是21世紀的創作。三月初,蘇富比於倫敦推出同名專場,該場拍賣中最受人矚目的,莫過於英國流行音樂巨星「壞小子」羅比威廉斯(Robbie Williams)珍藏的三幅班克西(Banksy)作品,《接吻的警察》、《女孩與氣球》金屬版畫,以及《惡搞油畫(直升機)》。3月2日結束的拍賣會中,儘管《接吻的警察》臨時撤拍,餘下兩幅仍分別位列全場第一與第三高價,合計成交額為720萬英鎊(拍前合計估價450萬至650萬英鎊),約莫2.7億新臺幣。

《在垃圾桶中的愛》(Love in the Bin)於2021年10月在倫敦蘇富比以1,853萬英鎊的高價成交,再度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蘇富比提供)

提及班克西,自然無法不提及2018年10月當紙本的《氣球女孩》(Girl with Balloon)剛以104萬英鎊於倫敦蘇富比拍場寫下藝術家拍賣紀錄,便從畫框突然緩緩落下,被藏在畫框底部的碎紙機碎成條狀一事。「作品自毀」自然引起不少議論與騷動,蘇富比宣稱事前毫不知情,但戒備森嚴、拍前均會對作品嚴格檢查的蘇富比倫敦拍場,為何可以允許作品內含X光下無所遁形的電池、碎紙刀片等構造,同時未若其它拍品慣常的置放在平臺展示而是懸掛在一旁,並將該拍品放在當晚不影響任何其它拍品拍賣的最後一件……。無論各種質疑為何,班克西又迅速攻佔全球各媒體版面。買下的藏家事後表達:「起初我嚇了一跳,但後來我發現自己買到的不只是一件作品,而是一段藝術史。」不過,這段歷史似乎並沒有很值得珍藏,短短兩年便重新包裝上市。2021年10月,該作易名為《在垃圾桶中的愛》(Love in the Bin),於倫敦蘇富比再度上拍,最終以1,853萬英鎊的高價由亞洲買家買下,再度刷新藝術家拍賣紀錄。

班克西,《惡搞油畫(直升機)》,2006。(蘇富比提供)

在二十多年的創作生涯中,班克斯的創作議題一直被認為是反右翼、反資本主義、反戰,對氣候變化、移民危機、英國脫歐、政壇腐敗、消費主義及恐怖主義等議題多所批判的。可以說,班克西的所有作品在某種程度上都帶有政治色彩。在「NOW」登場的《惡搞油畫(直升機)》,衝進鄉野、打破寧靜田園風光的兩架軍用直升機,是班克西畫中反覆出現,美軍的波音AH-64阿帕奇直升機,評論者認為此乃班克西對機械化戰爭潛在危害的譴責。然而,或許對著民主反霸權,總是比較容易的。自從俄烏戰爭開戰以來,倒是沒有看到班克西對此一戰役有所表態,也從未見其對新疆集中營等強烈侵害人權的事件有所表示。我們不難在民主國家街頭看到班克西的塗鴉,但卻從未聽聞北京或莫斯科街頭見過其塗鴉。在觀看班克西的作品時,我們總不難見到正確的「反」觀點。而這,或許也正是班克西的作品其實並不常進入美術館館藏的原因之一吧。儘管他也不吝於捐贈其作品的拍賣所得,但某方面而言,若是真的反資本,當年的「自碎」,是否應該徹底自焚,才足以反映其於《白痴》(Morons)一作所言:「我不敢相信你們這群白痴真的在買這件垃圾(I can’t believe you morons actually buy this shit)」,徹底諷刺拍賣市場的荒謬呢?

說到最後,不禁令人想起喬治.歐威爾(George Orwell)對兩戰時期英國知識分子的評語:這些「善良」的人們就是一群純粹消極性的生物,反帝反戰反特權,什麼都反,但要他們積極「支持」什麼事,卻是難上加難。又或許,格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對前衛與媚俗的點評,也很適合拿來形容這樣的心境:「前衛到後來發現他們還是需要錢,但媚俗很快樂地宣傳他們只需要錢。」儘管不可諱言的事實是,無論我們喜歡與否,今日他的作品在市場上都深受歡迎。但我們有誰記得1990年代市場當紅的代表是誰呢?而收藏者收藏的,究竟是藝術史還是一段藝術市場史?也更值得收藏者自我判斷了

朱貽安( 101篇 )

大學學習西班牙文,後修讀中國藝術史,有感於前生應流有鬥牛士的血液,遂復研習拉丁美洲現代藝術。誤打誤撞進入藝術市場,從事當代藝術編輯工作。曾任《典藏投資》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企劃主編,現為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副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