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李玉華 Christine Lee
翻譯/黃思涵、林瑞營
諮詢/耿美惠
一個自然遊戲空間,不只是親子使用者受惠
英國倫敦「重返自然」遊戲花園 (Back to Nature Play Garden)」(示意圖,圖 1),在 2019 年正式開放遊玩,是由三個強力單位:英國劍橋女爵凱薩琳、皇家園藝學會 (RHS, Royal Horticultural Society) 與 知名的「大衛懷特景觀建築事務所 (Davies White Landscape Architects)」 景觀設計師 Andree Davies 和 Adam White 所共同設計的。這一個事務所,專長是「遊戲地景 (Playful Landscape)」,而他們的設計核心,就是「遊戲、涵納、設計 (Play, Engage and Design)」。
凱薩琳參與的這一個專案計畫,在 5 月一連 5 天的倫敦雀爾喜花博展 (RHS Chelsea Flower Show)公開,開幕代言人就是自己的全家人:威廉王子,以及喬治、夏綠蒂和路易斯三寶,接著還帶著學齡兒童一起試用。各大媒體紛紛鎂光燈大閃、強力放送凱薩琳和威廉二人帶著孩子,在二座樹屋、爬梯 (示意圖,圖 1) 鞦韆、溪流、跳石、樹枝營帳、柳樹小屋和棧道之間 (示意圖,圖 2),赤腳玩水、收集青苔或果實等,親子互動玩耍的照片。英國赫芬頓郵報甚至寫道:「威廉問喬治,媽媽設計的空間,10 分之中,能得到幾分?喬治給了 20 分。」
圖 1:英國倫敦植物園中的自然遊戲空間 自然遊戲元素示意圖
重返自然遊戲花園的元素,包括以下四個主要面向:
- 一棵垂枝小亞細亞雪松樹,讓全家都可以在樹下形成自然但又帶點刺激的空間中探索、遊戲、放鬆。
- 一個中間被挖空的樹幹,既可鑽、可爬又可藏,一個可以躲貓貓的金字塔樹枝蓬,一條旁邊裝有水幫浦裝置的小溪和瀑布,以及給人攀爬的巨石 (示意圖,圖 3)
- 一大片野花草坪、秘密躲藏洞穴、一座給人翻滾的草坡,和可以玩各種遊戲的沙坑。
- 一座「彈跳森林 (Bouncing Forest)」,給人蹦來跳去在樹林圍繞的彈跳床、二座由栗樹、鹿角橡木和落葉松做成的仿鳥巢樹屋,讓人像鳥類一樣休息或往林間眺望,中間由空橋相連並連接滑梯,樹屋下麻繩編的球型鞦韆,以及一座柳樹小屋。
凱薩琳對媒體說:「我希望我們這一個專案計畫,創造出來的自然林地遊戲空間,能真正啟發孩子、家庭和社區,走出家門,享受自然和野外,享受高品質的與人相處的戶外時光,」三寶媽的他,也曾在兒童發展專家做完「現代都市化童年」的研究後,寫信給專家提供回饋,指出現代新手媽爸的親職困難重重,既要擔負社會目光卻又求助無門。但是,現在三寶媽的他現身,呼籲大家不要再孤單地養孩子了,讓他從自己開始,起身為孩子的童年及自然遊戲,投入貢獻一己之力,他說:「因為,這是他們未來長成一個個健康又快樂大人的基礎,因為這個環境讓他們從自由遊戲中習得生活技能、建立自信、身心能力、創意和生命的韌性。」
然而,只有從遊戲中發展的兒童、照護工作獲得紓解的親職,才是這一個重返自然遊戲空間獲益的主體嗎?也許,還有其它也受惠的主體?
植物、園藝和景觀加入協同,大自然才能參與
如前段所述,以原木為主軸,這個場域中主要元素,包含一個非常美麗的中空樹幹,瀑布和小溪,鼓勵⺠眾來玩親水遊戲,從比賽丟樹枝順流而下,或利用石頭和沙來堆小水壩等,也吸引更多生物前來聚集。
由原生樹種和灌木叢形成了一個由綠色和藍色組成的景觀,非常清涼、寧靜的視覺色調;同時,花園裡也種植了許多不同種類可供觸碰、食用、具遊戲性的多元植物,可以用來提供做手工藝的天然素材,也為花園帶來森林的不同氣味,從微小的野莓到參天大樹 (示意圖,圖 4)。
圖 4:花園裡也種植了許多不同種類可供觸碰、食用、具遊戲性的多元植物
如此看來,受惠的不只是親子?重返自然遊戲花園,是皇家園藝學會和英國國家健康服務 (NHS) 的合作計畫之一。英國國家健康服務致力促進⺠眾透過「接觸綠地空間」和「從事園藝活動」,來提昇每一個年齡層使用族群的身體和心理的健康。英國國家健康服務,甚至用「綠色福祉 (Green Wellbeing)」來形容從事園藝活動所帶來的活躍力、與自然連結、學習種養照護各種植物的能力,而這樣的綠色福祉,不只是跨代際,也符合各種的身心能力。
除此之外,空間責管單位的皇家園藝學會,更希望透過這一個重返自然遊戲花園專案,讓每一個人都被點燃在自家種植物、玩園藝的火苗。這樣的微小火苗,將會讓城市中的空間開始慢慢變成不只專屬人類。以重返自然遊戲花園為例,花草,水果和種子在這裡提供了原生動物、蜜蜂和蝴蝶生存所需的食物和汁液。植物則提供鳥類和其他動物遮蔽和築巢的空間。因此,除了「兒童」和「遊戲」,最需要被看見的主角,也有「自然」。
圖 5:花蜜、水果和種子是野生動物的食物,而植物是鳥類和其它動物築巢和庇護的地方
台灣林務局的努力及近期自然遊戲空間案例
林務局委託中興大學森林系教授曾彥學,篩選出適合在公園及街道種植的台灣原生植物,篩選的原則是:適合在都市栽種 (排除高海拔)、容易照顧 (排除水生植物和蕨類)、尺寸大小合適、北中南縣市分區特色規劃。
2018 年,第一波公布106 種臺灣原生植物於園藝、景觀應用樹種名錄,鼓勵各界廣為種植,因為原生樹種對環境較為熟悉,較不易有病蟲害,更不太需要噴灑農藥。除了管理成本相對低,沒有病蟲害或灑農藥的植物,對環境和人體都是友善的,也會是都市家庭比較願意放手讓幼兒親近的公園綠地自然種物。戶外公共空間中的植物,需要能耐旱、耐高溫以及防風,而公園、遊戲場及校園的植物,則要考量景觀需求、無毒、人可食用、不會導致呼吸道或皮膚的過敏反應,同時帶來鳥類等豐富生態。
使用林務局建議的台灣原生植物和自身對植栽的專業瞭解,規劃並「讓自然參與」設計進公共遊戲空間的最佳範例,除了境觀設計耿美惠設計師在台北市中正區的「華山大草原遊戲場」之外,還包括:太研規劃設計顧問吳書原設計師,在台中市大雅區的「原住民族生態公園」,以及新翊規劃設計李吳博澄設計師,於新竹縣竹東鎮的「二重親子自然公園」。
圖6:華山遊戲場現況植栽,孩童玩樂及民眾聚集草地景象(圖片來源:境觀設計)
讓我們先來看看境觀設計、獲得許多獎項的台北市的華山大草原遊戲場 (圖 6),選擇了什麼樹木、花草植栽:新植喬木全為原生樹種,包括:光蠟樹、樟樹、烏心石、青剛櫟、流蘇、櫸木。新植灌木包括黃金三叉虎、仙丹、小葉赤楠、梔子花、七里香。在遮蔭、樹型、配色、花果特色上有非常多元的視覺、嗅覺、觸覺體驗。
另一方面,保留原有的喬木包括小葉欖仁、茄苳、大葉榕、雀榕、垂榕、水黃皮、台灣欒樹、梔子花、鳳凰木、山櫻花、阿勃勒、楓香、羊蹄甲、印度紫檀和苦楝。成為公園的綠色基盤之外,又兼具遊戲性、五感體驗,讓孩子感受自然的四季變化。青剛櫟的果實,是可愛的遊戲元素;光臘樹,則是受兒童喜愛的昆蟲 — 獨角仙 — 最愛的食物。流蘇的白花,在四月落下,成為孩子賞花、玩花的好時機。七里香、梔子花的香氣,總是吸引著孩子把鼻子湊上去聞。更意外的是,草皮上一朵一朵的可愛白花苜蓿,是每年春天都會來華山大草原報到的白色小野花,除了是孩子玩扮演遊戲時的素材,更增加自然野趣的驚奇感。
鏡頭向南,轉到新竹縣的案例,李吳博澄設計師在二重自然公園的介紹文章中,提到自己針對左岸自然遊戲場的設計:「⋯⋯融入二分礫石、白細砂、紫葉狼尾草、小布尼狼尾草、麥門冬等自然遊戲元素,以基地自然元素野草、林木、野溪石為設計概念,打造野草造型繩索設施、林木造型鞦韆、高低樁、挖掘機等設施 (圖 7),以各種自然素材及仿自然概念,企圖創造回歸自然元素的自然遊戲場,提供不同於都市遊戲之體驗。」在右岸自然庭園分區的設計,則是以「⋯⋯帶狀動線尾端節點空間型式,既有楓香植株高大,具有形塑浪漫空間氛圍之潛力。設計上運用紫葉狼尾草、粉黛亂子草、麥門冬等紫色、粉色及淡紫色草本植栽,結合楓香葉子秋天橘紅色特質,企圖打造一條自然浪漫帶狀庭園 (圖 8)。」
李吳設計師在自述設計理念時,也強調著「從小時候的自然遊戲記憶(小時候的自然遊戲/基地記憶),到觀察自己孩兒的遊戲行為,體悟到自然界無形乃至有形的自然元素,才是遊戲價值所在。」
再向南走,轉到台中市的案例,吳書原設計師在台中大雅原住民族生態公園介紹文章中,提到自己的設計:「⋯⋯新植的原生民俗植栽,如山蘇、密花苧麻、假酸漿等,以自然元素呼應原住民的生活意象。除了創造生態棲地和微氣候⋯⋯ 以陽光草皮和地景土丘,提供大人乘涼、孩童探索、遊戲、奔跑的開放空間⋯⋯ 打造如山林地景的遊戲空間。隱約出現 (在草坡上) 的木製動物,孩子奔跑穿梭在山林大地之間,跟自然對話、跟動物賽跑 (圖 9)。」
吳設計師在字裡行間,也一再支持不放進任何裝飾性的設施,更不用考慮以往常見的罐頭塑膠遊具或過於大型的構造設施,反而是想著如何的遊戲地景可以「讓孩子在奔跑中學習」。
遊戲空間有自然的參與,設計者還要記得做什麼
自然到位的自然遊戲空間,經常被忽略的「兒童使用者的參與」,也要同時到位。
英倫倫敦皇家植物園「邱園 (Kew Garden)」,有一句經典之語:Playing is the Second Nature (遊戲,是孩子成長的第二個大自然)。「自然」和「遊戲」相生相依、相輔相成,可以為孩子以及孩子維繫的所有人,在地球上快樂活、活得好、活到老。因此,當自然景觀的專家 (設計師),遇上遊戲行為的專家 (兒童青少),二造要通力合作,才能為自然遊戲空間帶來「自然遊戲」最平衡的共生價值。
英國廣播人 + 自然學家 大衛.艾騰波羅 爵士說:「沒有人會去保護自己不在乎的人事物地,而沒有人會去在乎自己從未體驗過的人事物地。」 孩子需要自然 (而茁壯),自然需要孩子(來維持)。而城市呢?(活生生的) 城市,需要「自然」和「兒童」這二者,缺一不可。
許多城市中的公園,佔地它用、砍樹除去植栽、設計造成生態缺乏和過度整齊清潔的維護,是讓孩子很難去和自然及生態建立關係、維持互動的。 老人和小孩,在城市中是最需要從自然空間獲益,並靠此來促進身體健康的平等權利。
一個好的城市自然空間,會讓每一個人感覺自己是社區的一份子,尤其是當小孩能有這個空間可以探索遊戲、體感安適,進而和社區中的環境及其他人建立依附關係。
景觀設計需要提供「更野」的城市自然空間。越野,孩子越能進行探索、創意及冒險的遊戲。孩子在種滿原生種植物的空間中,是能感受四季變化和自然演進的。英國翻騰灣遊戲場的設計師,甚至刻意在空間中種植「帶刺」植物,讓孩子在「仿野外/原生場域」中玩耍穿梭時,會像在真正的大自然,認知到大小岩石歪斜和樹皮散落沙土泥濘旁,不是所有植物和生物都是「無傷無害」,而必須提高人類本能的敏銳警覺雷達,練習逐漸喪失的「風險評估能力」 (圖 10)。
圖 10:空間中刻意種植「帶刺」植物,孩子玩耍穿梭時,必須提高人類本能的敏銳警覺雷達
吳書原設計師曾在他的演講中提到,台灣植物物種生態的豐富,幾近全球之冠,加上農改技術也是佼佼領先,現代景觀建築趨勢的自然式植栽設計,是讓它們使用最少維管資源,達到生態平衡並隨節氣呈現風貌。而旅英的劉孝儀設計師,則曾在相關文章中提到,把兒童遊戲穿插在自然仿野空間中,城市的孩子獲得的景觀感知,會內化成他們生命中對台灣島上所有共存生物的認同。
簡而言之,當台灣的自然遊戲空間景觀設計師,充滿使命感地,用怎樣的遊戲景觀涵養這一代甚至下一代的孩子,孩子,就會留存怎樣的景觀,給未來的地球。
摘譯整理參考資料來源:
1. RHS 官網
https://www.rhs.org.uk/
2. Davies White Landscape Architects 官網
http://www.davieswhite.co.uk/
3. Shoot 景觀園藝資源官網
https://www.shootgardening.co.uk/article/back-to-nature-garden-designed-by-the-duchess-of-cambridge
4. Tim Gill 在英國倫敦翻騰灣遊戲場的實際訪談
5. 《活生生的城市》為城市中的各種童年生活做設計:ARUP 白皮書
獲欣傳媒授權引用圖文:
〈李吳博澄作品「二重自然公園」〉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75337-notion?fbclid=IwAR1W69RRSbSZLu1BwrhfeMiabcMR403t3fKFABZnbsapEMqhrVteyvDOzfg
〈太研設計吳書原作品「台中大雅原住民族生態公園」〉
https://solomo.xinmedia.com/archi/175040-motif?fbclid=IwAR1R6DXkETgXEsCynduTejcM3ST2aNBAlvGlCF3RIGFdhU_d46AFNUAqmh4
全文經授權轉載自 眼底城事
與各國作者合撰《City at Eye Level for Kids》、《反造再起:城市共生ING》、《公園遊戲力》及《
英國布里斯托大學教育研究所、英國倫敦政經學院 Urban95 兒童視角城市規劃領導課程證書。’14 年因成為阿皮和阿兜的媽媽,開始關注兒少權利議題。’18 年與眼底城事參訪倫敦出版專題報導,並開始擔任以下講者:’19 年兒童友善城市歐洲聯盟布里斯托大會、’20 年布里斯托自然歷史聯盟網路論壇、’21 年香港創不同學院 好玩大學網路課程、’22 年世界都市公園大會網路論壇 及東京澀谷世界鄰居日網路論壇、’23 年國際遊戲協會格拉斯哥全球大會五國平行對談 及 紐西蘭遊戲協會網路論壇。
成為媽媽前,曾是英國劍橋大學出版社英語教育顧問、醴瑠服務社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