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NFT在藝術領域的下一步?數位鑄造者論壇—從NFT演算藝術出發

NFT在藝術領域的下一步?數位鑄造者論壇—從NFT演算藝術出發

NFT’s Next Step in the Art World? Art Creation Forum in NFT – Departing from Generative Art NFT

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資中心、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共同主辦「數位鑄造者論壇—從NFT演算藝術出發」,匯聚藝術產業、藝術學校、藝術機構等專家共同探討NFT在藝術產業的未來面貌。

NFT(非同質化代幣,Non Fungible Token)在藝術產業掀起熱烈探討,也讓區塊鏈擴及了數位文件價值化的可能性,藝術家、藝術產業者紛紛投入其中。由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文資中心、國立臺灣大學資訊網路與多媒體研究所、臺灣科技藝術學會共同主辦「數位鑄造者論壇—從NFT演算藝術出發」,匯聚藝術產業、藝術學校、藝術機構等專家共同探討NFT在藝術產業的未來面貌。

首日活動邀請了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藝術家王新仁、世新大學公廣系教授暨藝術家曾鈺涓、國立臺北科大學互動系助理教授葛如鈞(寶博士)及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博士共同討論各自對於NFT的現況的觀察。第二天論壇則邀請臺灣數位藝術中心科技藝術典藏計畫陳禹先主持、國際交流主任林子荃、藝術家鄭先喻、臺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長黃文浩、藝術史學者羊文漪、南藝大文資中心主任林經堯,從數位藝術保存、藝術家觀察到台灣科技藝術進程共同討論NFT美學性等方面的發展。然而除了匯聚不同領域的專家探討外,此次論壇的延伸,也將會與平台akaSwap有後續的合作。

akaSwap NFT 平台:https://akaswap.com/

「數位鑄造者論壇—從NFT演算藝術出發」論壇。(主辦單位提供)

從區塊鏈到NFT,藝術產業的觀察初探

區塊鏈技術中的履歷追蹤號稱可解決藝術市場的作品真偽議題,也因此,歐美的技術公司將區塊鏈應用聚焦在藝術市場。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認為,區塊鏈技術或是NFT在藝術市場真正的實現落地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以美國線上拍賣公司 Paddle8(註1)為例,其曾為平台上銷售的藝術品都提供數位證書,並將這些訊息編碼寫入比特幣區塊鏈中。這個名為「P8Pass」的數位證書會將有關藝術品的資訊不斷記錄在區塊鏈中,包括數位目錄、來自博物館和專業文獻的資訊等,買家可以查詢作品所有權的歷史和創作者的訊息。

藝科智庫執行長石隆盛以「從區塊鏈到NFT,藝術產業的觀察初探」為題,探討區塊鏈藝術未來樣貌。(擷取自論壇直播)

石隆盛也在從NFT的功能切入,進一步探討的區塊鏈藝術應用場景的三個想象:虛實結合——NFT提供傳統媒材的作品轉換為數位格式;NFT的3D作品進入市場以及使數位資產得以進入金融和體系。他強調NFT在金流與物流上可緊密結合,並在交易上有著清楚的記載,有效地降低了作品及數為貨幣被掉包的風險。安全性、可控風險、便利環保等問題若得到改善,NFT就可實現區塊鏈在藝術市場的商業價值。

演算藝術是什麼?談NFT的創作

藝術家王新仁分享其對於演算藝術及國外NFT平台的觀察。全球前10大NFT平台,至少5個與演算藝術相關,他認為具有互動性、即時性、迭代性、週期性、參數性以及不可預期性的演算藝術十分適合在NFT上發展。像是可在以太坊上按需編碼生成並保存作品的平台Art Blocks ,發佈作品的形式包含靜態影像、3D模型以及互動體驗(Interactive experience)等。創作者可透過創意編碼在以太坊上生成作品,在區塊鏈上託管生成作品的後續迭代,創造作品形式的無限可能性。

藝術家王新仁以「演算藝術是什麼?談NFT的創作」分享其對於演算藝術及國外NFT平台的觀察。(擷取自論壇直播)

而藝術創作者如何與NFT市場上的不同平台進行溝通呢?王新仁以台灣藝術家王福瑞、賴宗昀、董十行等人的創作舉例,論證藝術創作者在進行NFT轉換時,須以不同身分轉化新作品,以此來回應不同的平台。台灣藝術家發現目前在線上,許多藝術家建立了自己的VR藝廊,透過參數式的設計,使參觀者、藏家直接進入如AR、VR等虛擬場景。他更是強調,藝術的形式會在NFT上得到新的呈現,這一模式將賦予藝術形式更多的面貌。

董十行於akaSwap作品《Tranquil》。(擷取自NFT 平台 akaSwap
賴宗昀《Water Spectrum #1》(擷取自NFT 平台 akaSwap

談NFT的創作現況

藝術市場上已將NFT視為一個可以經營/販售的標的,尤其是在拍賣市場上,區塊鏈藝術已成為某種形式的造勢,和創造議題的方式之一。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曾玉涓認為,近期NFT的發展雖趨於平穩,但在過程中也有產生了趣味性的話題,如慈善拍賣將NFT作為慈善標的,創造全新的募資方式。7月14日,藝術家蔡國強首個 NFT 項目《瞬間的永恆——101 個火藥畫的引爆》在TR Lab平台,開啟48小時網絡義拍後,以250萬美元成交,拍賣所得一半贈予上海外灘美術館,一半助力於蔡國強藝術基金會「亞洲文化協會:蔡獎學金項目」(ACC Cai Fellowship Program),支持更多中國年輕藝術家赴美研修。

臺灣科技藝術教育協會理事長曾玉涓談「NFT的創作現況」。(擷取自論壇直播)

緊接著,曾玉涓也提到NFT平台上「不同媒材」的創作,她觀察到形式色彩與風格的美感,皆會逐漸成為藝術的程序與系統,因此,回歸到創作本質,數位藝術創作者應思考要如何去建構屬於自己的程序與系統。此外,她以知名網路迷因「彩虹貓」(Nyan Cat)成為NFT為例,闡述其對於數位迷因的看法——數位迷因所創作與分享的愉悅性、療愈性、黑暗性、諷刺性、荒謬性與政治性等,轉化為數位科技創作的文化表現,可被視為「總體藝術」(Gesamtkunstwerk)。

NFT掀起藝術市場新思維

「NFT衝擊了藝術產業的遊戲規則。」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博士如此歸納。她先總結了國際拍賣市場將NFT作品拍出的金額區間與成長比例,也透露畫廊協會為了使畫廊同業對此有初步認知,在近半年多次針對此議題進行業內的活動與各種探討。她指出,NFT改變了運輸、物流的方式,這等於改變了產業遊戲規則;另外,傳統拍賣行對於金錢的結算方式也產生了改變,也使部分數位金融服務平台受惠;最重要的是,NFT的話題性為拍賣行的行銷傳播產生了助力。

中華民國畫廊協會秘書長游文玫博士剖析NFT掀起藝術市場新思維。(擷取自論壇直播)

游文玫也提到,NFT打破產業交易的思維,實際上對畫廊的衝擊比較大。畫廊主市場看著虛擬貨幣價值的大起大落而卻步,並會為藝術本質被忽略而感到憂心,因此,她認為,畫廊方需先克服其對於區塊鏈技術與NFT的認知,在技術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適應加密藝術對傳統藝術銷售的影響,為藝術家及其自身拓展更多的可能性。那麼,作為藝術一級市場的藝博會因發揮什麼樣的角色呢?游文玫則強調,藝博會對健全整個數位藝術生態系統起到關鍵性作用,建立一個全新的生態圈,新生態圈亦結合傳統,將會是很好的發展契機。最後,寶博士葛如鈞針對泡沫化與版權等NFT熱門議題對每位講者進行提問。

從數位藝術保存觀點觀察NFT現象

 在NFT的介入之前,數位藝術的長期保存本身就是一門學問,同時因為NFT的浪潮,讓數位藝術保存的議題再次浮出檯面。本場次兩位講者畫陳禹先、林子荃均為數位藝術修復師,即是在公眾美術館或機構裡,替典藏品提供永續的數位技術保存、面臨技術汰換維護藏品的角色。「NFT作品能保存多久?」、「如何確保NFT在藝術性上的價值?」、「NFT平台以及工具和相關環境技術的永續」等問題均是在收藏NFT作品時會發生的疑慮,然而陳禹先也指出,其實這些問題去除了NFT後,也是存在數位藝術保存的常見問題。在論壇中講者從觀察文化資產的角度出發,回應數位檔案保存風險,進一步拋數位藝術作品的價值鑑定議題,以及作品版本與版次的問題。

臺灣數位藝術中心科技藝術典藏計畫陳禹先從數位保存的角度,梳理NFT在藝術產業中的疑問。(擷取自論壇直播)

陳禹先從數位藝術保存的角度切入,將NFT視為一種工具的角度來考量,思考NFT與美術館和博物館的可能性。從此角度提出NFT的五種機構的玩法,包括最容易想像的美術館、畫廊展出以NFT為名的展覽,或是美術館不直接蒐藏NFT本身,而是選擇有價值的作品副產物,如:3D列印等。而在交易的部分,美術館則可直接購入NFT藝術作品或透過NFT平台蒐藏藝術作品,甚至美術館轉而擔任將選擇/生產物件的(數位檔案、實體勿的數位證書等)放上NFT平台。

公家機構要如何購藏NFT作品?林子荃分享在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簡稱ZKM)實習期間的案例──長期關注媒體藝術研究的ZKM今年4月舉辦加密藝術展覽「Open Codes」,在研究、展覽、工作坊的過程中,機構也藉由挖礦獲得比特幣,再將比特幣用於購藏NFT作品,如《CryptoPunks》。然而,ZKM目前正暫緩購藏以太鏈上的NFT作品,有待釐清的問題包含了待解的區塊鏈能源與環保議題,和內部針對區塊鏈上的帳務管理尚未獲得機構內行政與會計的認可。在數位典藏的部分,NFT的交易也挑戰了傳統的典藏模式,是否有可能透過二級市場轉售NFT作品,透過價差的方式來購藏新的作品。

國際交流主任林子荃在論壇中分享於德國卡爾斯魯厄藝術與媒體中心(Zentrum für Kunst und Medientechnologie,簡稱ZKM)實習期間的案例。(擷取自論壇直播)

NFT的藝術社群力

長期關注區塊鏈發展的鄭先喻,目前對於是否進入NFT創作處於觀望狀態。這一波熱潮使他憶起當年電子藝術興起時的景象,當時由一群非常有熱忱的創作者投入,透過不斷的實驗和創造、尋求多樣的點子和應用,提供不同平台給想進入電子藝術創作的人使用,如同NFT這波熱潮,而最後電子藝術也成為在美術館、機構中的一項類型。鄭先喻分享若是想要參與NFT創作,思考面向包含就現階段的各式平台中已經將販售、交易等功能設計是否得平易近人,就藝術創作而言,作品如何透過NFT有更合適的詮釋?除了藝術創作本身以外,有沒有可能將藝術家宣言等與藝術家相關且更多元化的內容?

藝術家鄭先喻「談NFT的創作」分享NFT應用在不同領域的觀察。(擷取自論壇直播)

從產業面向鄭先喻觀察到不同領域中應用NFT的著力點都有所不同,在主持人羅禾淋的提問下,下個階段的藝術創作,可能會以串聯型、社群型偏向集體創作的方式發展,面對新模式正在演變的情形,鄭先喻觀察到目前NFT創作就好比當初社群媒體起步,創作者要遵循平台的使用方法和規矩,才能在群體中獲得尊重或更多的網路聲量,NFT的群體相比於早期區塊鏈的群體,在發展上更趨近於心理層面的社交價值,也因此另一值得關注的面向為,NFT在往後如何與社會共存的方式,是否進而消逝或轉型?

NFT的美學性

在論壇的最後環節中,本場次主持人林經堯提問:「NFT熱潮席捲下,藝術美學性是否產生新的典範轉移?」黃文浩分析這一次NFT能夠有如此大的進展,其實是站在台灣20、30年以來數位文化、科技藝術發展的基礎下延伸。黃文浩自1995年投入數位藝術工作,1995年被稱為「數位元年」,網路積極發展也是在地實驗成立的時間點,面對網路浪潮在這時期就好比現在NFT的發展一般充滿了未知性,當時除了針對此現象發展創作以外,還透過與數位藝術修復師的合作建立知識平台,接軌網路時代的來臨。在NFT浪潮來臨前,在五年前另一個備受討論的是實驗與共創(Maker)浪潮,許多人質疑其本身不具有藝術性,但本質上卻是在NFT浪潮中看到其重要的共創精神,當生產方式與當代藝術拉開距離時,讓NFT的符號象徵系統的差異,也可以從中看到本質性的改變,美學的建立也具更多可能性,因此關於NFT的美學性還不需這麼快就下定論。

臺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長黃文浩從臺灣數位藝術的進程,思考NFT之外數位藝術改變生活與帶動社會的反思。(擷取自論壇直播)

從藝術史學的角度,學者羊文漪以Beeple的作品為例,目前NFT藝術處於還無法以學術性角度言說的狀態,由於NFT的類型包羅萬象,除了演算藝術、AI應用外,其他類型的創作在現階段的無法被歸納於主流風格中,反面而言,NFT打造了新的藝術表達形式,脫離了當代藝術史的流派和學院體製的規範,又打破了審美框架,因此在NFT中未來可見更多嶄新的嘗試。而針對目前NFT的市場交易量來看,藝術品相較於其他收藏類型佔比其實略低,羊文漪更為看好其在公益活動中的應用潛能。

藝術史學者羊文漪從藝術史的觀點看NFT的發展現況。(擷取自論壇直播)

最後,由活動主持人羅禾淋總結,為期兩天NFT論壇從中可以發現討論的明顯註記是NFT打翻了現有的審美框架,創造了創作平權。同時也呼應學者曾鈺涓的觀點,進入NFT以前還要再往前看數位藝術到底是什麼?數位藝術的生態、創作風格到底是如何?當這些去物化的問題釐清後再回頭觀看NFT時,便可以看見虛擬價值的清晰脈絡。


註1 Paddle8 已於2020年3月宣布正式破產。

許雲喬( 50篇 )
鄧韻琴( 5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