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臺灣藝術家的國際活動與發展前景

臺灣藝術家的國際活動與發展前景

台灣藝術家在國際藝壇上的現狀,往往是國內藝術環境的映射。策略性的短期手段,就算確實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對長期發展而言,助益有限。若要改變台灣藝術家在國際間的處境,仍要從改善國內的藝術環境下手,讓藝術機構與藝術市場可以整合成一個具有能量的藝術環境。
保羅雙年展展場奇西洛.馬他拉佐(Ciccillo Matarazzo)展覽館。(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作為外交活動的藝術家國際活動史
臺灣藝術家在國際發展的經驗,可以溯至1950年代。過去因人民無法自由出國,因此若有國外活動經驗,或有國際知名度,往往跟政府的外交政策有直接的關連。早期最顯著的例子,即是1950年代受邀參與巴西聖保羅雙年展。參加聖保羅雙年展最初的契機,但是在巴西政府比照威尼斯雙年展,邀請各國設置國家館。最初政府原無太大意願參與,是駐巴西大使館極力斡旋,才成為常態參與的活動,直到1974年斷交為止。由於早年台灣並無專責的文化主管機關,因此相關參展事宜,一直由國立歷史博物館執行,選擇從事現代藝術創作的年輕藝術家,在國際社會展示「現代中國」的形象。
除此之外,早期藝術家也有憑藉海外機構在台灣的相關活動,有機會前往外國進行研究深造或發展,進一步奠定國際知名度。例如楊英風於1960年代代表在台灣復校的輔仁大學前往教廷,後留在義大利進修,並舉辦多次展覽。由此累積出來的知名度,加上外交單位的推廣,使藝術家的能見度更為擴大,亦可以說是一種外交上的外溢效益。
然而,在中華民國政府退出聯合國之後,臺灣的外交處境急遽萎縮,並遭受到對岸的打壓。在此情況下,台灣藝術家在海外的發展也受到相當的限制。但在相對弱勢的國際環境當中,仍有藝術家突破重圍,在國際藝壇具有知名度。像是1970年代晚期即在美國活動的謝德慶,以及之後的鄭淑麗、李明維等人,近期則如黃心健以虛擬實境的作品,獲得威尼斯影展獎項的肯定。
論及臺灣藝術家在國際上展演與活動,或因早前外交活動習慣的延續,臺灣官方機構往往是最主要的策劃者與出資者。他們通常會聯合當地的機構與單位,常態性規劃臺灣的藝術家在歐美等國舉辦展覽。這樣的展覽雖然在國外舉行,但就規模、組織與執行層面,其實跟在臺灣舉辦沒有太大的不同。
李明維工作室經理朱雨平。(李明維工作室提供,攝影/CHANG Yi Han)
臺灣當代藝術的國際發展經驗
本次特地訪問了李明維工作室的經理朱雨平以及許家維,瞭解臺灣藝術家在國際發展的經驗與建議。李明維身為國際上具有相當知名度的臺灣藝術家,1997年自耶魯大學碩士畢業後,即在美國藝術圈活動。由於他學生時期即至美國求學,主要活動範圍都在歐美地區,2000年以後才回到臺灣,陸續在臺北當代藝術館、臺北市立美術館等舉辦展覽,逐漸為國內觀眾所認識。大抵而言,李明維主要的藝術活動仍以國外為主。許家維則是台灣藝術大學造型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主持「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多次到歐洲、東南亞等國駐村參展,2015年至法國菲諾爾當代藝術工作室,近年來在國內及國際上均相當活躍,除了館舍與雙年展的展出之外,亦是國內少數從事錄像藝術進入藝術市場的創作者。
問及李明維對於自己的藝術生涯有什麼樣的行銷策略。朱雨平提到,與其說藝術家使用了什麼「行銷策略」,他認為更重要的,應該是藝術家所身處的人際網絡。李明維1999年參加的澳洲昆士蘭美術館「亞太三年展」,讓他結識了策展團隊與工作人員,之後一直有繼續維持接觸與交流。當年策展團隊成員,有些到了其他機構與單位服務,有些甚至當到了館長等具有決策權的職務,成為李明維日後新的邀約及展演的基礎。
許家維。(許家維工作室提供)
許家維也提到類似的經驗,在活動與展演中所認識的策展人與藝術家,構築出他的人際網絡,也為他帶來更多展覽與參與外國駐村的機會。他在法國菲諾爾當代藝術工作室期間,認識了同樣在當地駐村的藝術家與策展人,特別是認識2016年台北雙年展的策展人柯琳狄瑟涵(Corinne Diserens),讓他得以不用透過北美館的轉介,成為當年台北雙年展的受邀參展藝術家之一。也因為這層關係,使他能到新加坡理工大學駐村,而新加坡的經驗,又讓他更進一步連結了亞太地區的藝術家社群,不僅擴大自己的視野,能見度上也得到更高的提升。
可以說,藝術家在國際活動的過程中,與其用某種行銷或包裝手法來獲得注意力,毋寧藉由長時間在國外活動的機會,與國際間的藝術人際網絡產生連結,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反饋,在國際間逐步提升能見度。然而,這樣的經驗不一定能化約成普遍可行的操作策略,也不可能以同一模式套用在每個人身上。
李明維《移動的花園》。(李明維工作室提供)
一般而言,藝術家仍是處於被動的位置,多半是由策展人或單位進行邀請才有辦法參與展覽,很少由藝術家主動提案,也罕有所謂「行銷策略」上的規劃。朱雨平提到,若勉強要說特殊的宣傳經驗,只有如2017年在澳洲墨爾本展出「移動的花園」作品,因作品設置需要使用新鮮花卉,恰巧得到當地花農的建議,進而與當地政府及產業所有互動。其互動過程受到關注而登上地方媒體,達到額外的宣傳效果。但這樣的經驗並非常態,也非由藝術家所發起或主導。
李明維受邀至墨爾本批發花市。(攝影/Wayne Taylor)
不只是藝術家:改善體質才有國際能見度
實則,無論就朱雨平或許家維的看法,國內藝術家看待政府在當代藝術上的著力,多半認為政府對於個別藝術家的幫助,其實看得到進步與成果。像是申請經費補助、引介藝術家參與國際展覽,均可以看到明確的成效。最近期的例子,是張徐展、何采柔、武玉玲三人受邀參與今年的橫濱三年展,即獲得文化部與國藝會的支持。國藝會不僅提供藝術家常態化的補助,自2018年起,更成立「ARTWAVE-台灣國際藝術網絡平台」,邀請國際策展人來台參與活動,與國內藝術家交流,促進與國際藝壇互動的頻率。
朱雨平提到,要從機構、策展人的養成,乃至從整個業界下手,才是比較實際的方向。展覽是團隊合作的結果,不僅是藝術家,策展人、機構館舍、實際執行的製作團隊,這些環節缺一不可。許家維亦有類似的看法,並進一步提到,如果台灣藝術家要能夠在國際藝壇上有更高的能見度,需要使台灣的藝術環境能盡量跟歐美銜接。就他的經驗,他認為至少台灣需著重培養三種人才:一是策展人,特別是機構策展人;二是畫廊經理人;三是協助藝術家製作作品的專業工作人員。
許家維2016年雙年展的參展作品《神靈的書寫》。(臺北市立美術館提供)
就策展人而言,目前台灣多半著重獨立策展人,提供經費補助計畫申請,比如國藝會行之有年的策展人培力計畫,以及北美館的策展徵件計畫。然而許家維認為,獨立策展人若沒有美術館等機構所提供的資源為後盾,難以延續與積累。他提到國際上有知名度的策展人,都是機構策展人出身,若要培養策展人,應該要以機構策展人的培育為主。機構策展人不僅需要熟悉國內的藝文生態,也要對機構內的館藏有相當程度的認識,藉此累積出足夠的展覽能量與視野,才有辦法提升整體展覽品質。此外,他也認為,台灣如果要快速與國際接軌,在國內重要館舍聘請具有潛力的外國策展人主持展覽業務,是最有效的方式。外國策展人不僅可以帶入自己的人際網絡,也同時藉由在台灣的時間,熟悉台灣的藝術圈,成為發散至國際的關鍵節點。反過來說,政府也可以用國家力量,贊助國際重要的館舍雇用國內的策展人,讓雙方產生更多的交流互動,促使國際深入對台灣的認識,無形間也提升台灣藝術家在國際活動時的關注度。
而在畫廊經理人的層面,許家維注意到台灣的畫廊在國際化方面,缺乏專業經理人提供建議與規劃,僅由畫廊主自行尋找合作的藝術家,受限於自身接觸的環境,也無法提升規模。國際畫廊以專業經理人經營畫廊的模式行之有年,他們不僅從事藝術交易,也重視藝壇動向,可以結合市場資金,支持當代藝術的發展。許多從事觀念藝術的藝術家,製作作品的經費往往不是公立美術館可以負擔,背後的出資者,多半是國際知名的畫廊機構。而藉由公立美術館的曝光,也可以為畫廊帶來更多收益。如此共構的藝術生態,才不會使藝術家為了籌措製作經費、甚至為求糊口而耗損藝術創作的能量,美術館與畫廊也可以從蓬勃的藝術發展而同時獲益。畫廊經理人在當中所扮演的媒介角色,便有其深刻的必要性。
此外,許家維也提到,除了經營藝廊的專業經理人以外,亦有「藝術顧問」替國際重要的藏家或企業處理購買藝術品的中介角色。他們向藏家提供意見,負責採買作品,在藝術生態上也扮演相當關鍵的角色,對機構、畫廊、藝術家而言,都相當重要。對於提升台灣藝術家在國際的知名度,他們也許不是最直接的推手,但若能使他們認識台灣藝術家,甚至更進一步進入到國際藏家的視野當中,相信對於台灣藝術家的發展,必然會有相當正面積極的影響。
至於協助藝術家製作作品的專業工作人員,則是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最直接感受到的幫助。歐美地區的美術館,特別是以當代藝術為主的館舍,在邀請藝術家製作作品時,通常會派出技術人員提供協助,但臺灣一般只會提供經費,沒有技術層面上支援。許家維認為,技術人員有助於維繫館內展覽作品的品質,也可以減少材料及時間上的浪費。雖然此一面向與台灣藝術家在國際的行銷策略上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但他認為,這些細節上的掌握,能使台灣加速與國際接軌,不至於因為國內與國外的環境落差太大,使藝術家作品品質無法穩定。
綜言之,台灣藝術家在國際藝壇上的現狀,往往是國內藝術環境的映射。在一個缺乏健全機制的環境當中,台灣藝術家如果要有國際的知名度,往往只能憑藉國外的資源與管道,而如此脈絡下所出現的「台灣之光」,到底能不能算是台灣軟實力的展現,實在大有疑問。因此,對藝術家而言,策略性的短期手段,就算確實達到預期的效果,但對長期發展而言,助益有限。若要改變台灣藝術家在國際間的處境,仍要從改善國內的藝術環境下手,讓藝術機構與藝術市場可以整合成一個具有能量的藝術環境,不僅僅是藝術家,更拓展至其他的相關專業人員,使臺灣當代藝術的生態更加健全,擁有更多向外散發出去的能量。
(本文由文化內容策進院TAICCA X 典藏ARTouch 共同合作。)
李孟學(Li Meng-Hsueh)( 95篇 )

嘉義市立美術館專案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