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景總麵包店#6】韓國人的身體語言

【景總麵包店#6】韓國人的身體語言

【Jingzong Bakery #6】The Body Language of Koreans

我只有兩次短暫到訪韓國的經驗,某次在排隊等候班車的時候,只不過是兩秒鐘沒迅速跟上前面的身後,後面的韓國人直接用推的「示意」你前進。對他們而言,身體的語言向來很直接,推你也許不是來自於惡意,而是一種「語言」。

韓國常是台灣人競長論短的集體投射對象,也許有類似的近代殖民史和冷戰時代兩大世界集團挾制牽動的命運,於是當韓國發生什麼大事件時,台灣就會出現各種自我比較和各種群我疑惑,當然也包含不少集體想像的自我安慰。

2022年10月29日當晚在首爾梨泰院一帶的人群。(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例如,竟有不少鄉民開始比較「八仙塵爆和梨泰院踩踏事件哪個扯?」有些人直接比較死亡規模,甚至用平均大型公安意外死傷規模和比例,似乎用此暗指社會秩序文明程度是台灣勝過南韓。真的有那麼想贏韓國,連災難事故都要這麼比較嗎?

我只有兩次短暫到訪韓國的經驗,某次在排隊等候班車的時候,只不過是兩秒鐘沒迅速跟上前面的身後,後面的韓國人不管你是不是陌生人還是外國人,直接用推的「示意」你前進,當時頗為驚訝這樣的經驗。

後來跟某個在韓國待過不短時間的朋友聊到,才知道這幾乎已是韓國人特有的身體文化,對他們而言,身體的語言向來很直接,推你也許不是來自於惡意,而是一種「語言」。對應在這種身體語言,反映在你如果到韓國問路,可能每三個人會有一個人不光是跟你用口頭說說或比個大概方向,他們甚至會「帶著你走一段」走到下一個可能是轉折的地方,或是他們覺得講不清楚的位置就不如帶你到那,以免講了半天你還是亂走……。

事故發生後在梨泰院地鐵站出口擺放的悼念花束。(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所以這次梨泰院的推擠,我認為是反映了這種很直接的身體語言文化,我曾去逛過南韓兩間night club想看他們的派對風貌,印象最深刻也是他們的身體感。他們的羞澀陌生並不會表現在身體語言,無論是男是女,大多數韓國人跳起舞來都相當地強悍奔放,有一半的人跳起來就像那些台灣的老raver一樣,有著硬派的身體。

這或許也可以部分解答為什麼K-pop可以在1990和2000年代兩次流行音樂轉型,很快速地吸收全球流行音樂在電子重拍和嘻哈的融合重點,成為繼汽車和消費電子工業後,形成超級強大的文化輸出國。台灣成立文策院,有很大的模板是仿照韓國文化內容振興院(KOCCA),影視音文化在文化工業何等的巨大,當然又成為繼棒球、跆拳道(甚至與我們無關的世足賽,畢竟運動競技更多是身體對壘接觸的面向,也強化了部分台灣人認為韓國人「動作很髒或有很多小手段」這一點印象),有著讓台灣「真的好想贏韓國」的無限迴圈。

我不認為災難的等級可以用死傷人數一概而論,不管是災難的悲劇性或是離奇程度,就像用殺戮與致死人數來衡量獨裁者或帝國的邪惡性,又或者是一個重刑犯或過失犯是否就只論遇害人數來審定他們的罪惡。意圖明確到過失的殺人都難以這麼武斷,更何況災難是集體的總合?

若要就此比較國情風格的定論,韓國人民強悍的集體反抗,成就了亞洲最難以企及的光州事件,這種反抗文化也讓可以不斷挑戰、拉下那群以民主方式上台但腐弊濫權的總統,不用再提前述的文化輸出或運動競技強權。

榮枯有數,得失難量,人禍遇難的數字是反映了他們直接的身體語言,但也別忘那同時是展現強悍面貌的因。

吳牧青( 111篇 )

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特約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