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緣繫博物館三十載——談我所認識的博物館

緣繫博物館三十載——談我所認識的博物館

筆者整理及撰寫此文,期望公眾在欣賞博物館的典藏或參與博物館的活動時,不論是進入實體博物館,或是透過虛擬展廳導覽,以及網際網路的多元平台,勿忘探索各博物館背後與大時代變遷的歷史關連,如此方能從根本面,深入體現國際博物館協會所關注博物館定義的實質意涵。
前言
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從1965年11月12日在外雙溪落成至今55年間,共歷經了10位院長,筆者於1985年進入故宮的華夏文化殿堂,有幸於1999年至2018年間,擔任7位院長的國際交流事務幕僚,並以英、法及西文為輔,推廣館際交流及文化外交。
1993年至2019年期間,故宮相繼與法國的許多文博機構,在法國和台灣合作了14個特展及聯展,包括瑪摩丹─莫內美術館(Musée Marmottan Monet)、羅浮宮博物館(Musée du Louvre)、法國國立博物館聯合會(Réunion des Musées nationaux)、巴黎大皇宮美術館(Grand Palais)、卡地亞基金會(Fondation Cartier)、國立吉美亞洲藝術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arts asiatiques-Guimet)、奧賽博物館(Musée d’Orsay)、凱布朗利─雅克·席哈克博物館(Musée du Quai Branly-Jacques Chirac)等。 27年間,筆者有幸與法國博物館界的精英切磋琢磨,成就特展,珍貴的合作經歷永銘於心。
2019年,法國文化部授予筆者藝術與文學騎士(Ordre des Arts et des Lettres)的殊榮。此法國文化部的榮譽勳章制度,於1963年,由法國前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e),仿效15世紀法國國王路易十一(Louis XI)時代的聖米迦勒勳章(Ordre de Saint-Michel)而制定。受此殊榮後、期許以文化大使的角色,繼續推廣法國文化。
此文以「緣繫博物館三十載——我所認識的博物館」為題,期望從博物館的核心價值來探討博物館的定義、歷史演進、以及十八世紀至十九世紀期間,法國博物館的政策,對法國及歐洲博物館後續發展的啟示及影響,為讀者開啟一扇充實心靈的文化之窗。
從博物館的定義——談博物館與社會的脈動
何為博物館?一般而言,博物館是蒐藏並維護具有科學、藝術或歷史重要性的物件,透過常設展或特展,使公眾得以參觀並學習。博物館亦是使公眾能從探索藏品的過程中,追求靈感與享受。此外,博物館機構所典藏及維護的文物和標本,應要能為公眾所運用,因此,博物館的角色是保存社會所託付的文物。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 以下簡稱ICOM)於1946年11月16日在法國巴黎創立時,提出博物館的專業定義為:「凡是對公眾開放,有關藝術、科技、科學、歷史或考古的典藏,包括動物園、植物園及設有常設展廳的圖書館,但不包括圖書館,除非設有常設博物館,都可視為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協會(International Council of Museum)會章。(取自網路)
國際博物館協會
國際博物館協會於1946年,由前美國博物館協會(AAM)主席哈姆林(Chauncey Jerome Hamlin)與法國博物館館長沙勒(Georges Salles) 倡議而成立。自1947 年起,ICOM開始隸屬於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UNESCO) ,成為全球博物館界,最大及重要的非營利與非政府性質的博物館專業組織。總部設在巴黎的聯合國總部非政府組織大樓。
ICOM致力於支援世界各類博物館機構的建立、發展與管理。創立的宗旨是利用教育、科學、文化、溝通及資訊,建立和平及消除貧窮,為可持續性發展及跨文化對話而努力。ICOM有六大使命,分別為專業合作與交流、傳播知識與提高公眾關注博物館、專業人員培訓、提升專業水準、倡導專業倫理、保存文化資產和對抗文化資產之非法交易。
根據ICOM2019年報的數據,在全球142個國家和地區中,有49,931名會員,其中41,677名為個人會員,3,051名為協會機構會員。會員中68%為女性、32%為男性,顯示女性對博物館的興趣高於男性。由年報的統計數據,可見2019年ICOM的個人會員比2018年成長了9.5%,反應全球關注及參與博物館的意願逐年提升。
隸屬ICOM的組織眾多,其中的四個委員會(國家、國際、區域及附屬組織)角色舉足輕重,共計171 個委員會分別為:118個國家委員會(National Committees)、31個國際委員會(International Committees) 、5個區域聯盟(Regional Alliances)以及18個附屬組織(Affiliated Organization)。
這些委員會的博物館專業人員,每年在各國舉行年會交流與討論。以國際委員會為例,所屬的31個專業委員會,包括與博物館相關的多元領域,分別為:視聽新科技與社群媒體(Audio-visual & New Technologies and Social Media, AVICOM)、城市博物館的典藏與活動(Museums of Cities, CAMOC)、教育與文化活動(Education & Cultural Action, CECA)、檔案(Documentation, CIDOC)、博物館與樂器典藏(Musical Instruments, CIMCIM)、現代美術館與典藏(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Modern Art, CIMAM)、科學與技術博物館(Science & Technology, CIMUSET)、埃及學(CIPEG)、典藏(Collecting, COMCOL)、博物館和服飾典藏(Museums and Collections of Costume, COSTUME)、史蹟博物館(Historic House Museums, DEMHIST)、博物館和玻璃典藏(GLASS)、建築與博物館技術(Architecture & Museum Techniques, ICAMT)、裝飾與設計藝術(Decorative Arts and Design, ICDAD)、交流展覽(Exhibition Exchange, ICEE)、美術(Fine Arts, ICFA)、文學博物館(Literary Museums, ICLM)、考古及歷史(Archaeology & History, ICMAH)、博物館和民族志(Ethnography, ICME)、紀念博物館(Memorial Museums , ICMEMO)、博物館安全(Museum Security, ICMS)、博物館學(Museology, ICOFOM)、保存(Conservation, ICOM-CC)、兵器和軍史博物館(Arms & Military History, ICOMAM)、貨幣和銀行博物館(Money & Banking Museums, ICOMON)、區域博物館(Regional Museums, ICR)、人才培訓(Training of Personnel, ICTOP)、管理(Management, INTERCOM)、營銷與公關(Marketing and Public Relation, MPR)、自然史(Natural History, NATHIST)、大學博物館(University Museums, UMAC)。
2019年,在日本京都舉辦的ICOM第25屆大會,在現有的國際委員會中,新增了博物館應對災難和道德困境兩個專業委員會,使國際委員會由31個增加了到33個。此外,相較於2018年,2019年註冊國際委員會的會員達22,794名,比2018年成長了20.1%,足見全球博物館界對國際的關注。
社區發展與博物館定義
在博物館的發展歷程中,全球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與社會發展的關係更為密切。早在1961年,ICOM就已強調社區及生態博物館的發展,與公眾互動的重要性。之後,為了因應社會的變遷,全球的博物館開始針對博物館的自身使命加以反思,進而就博物館的新定義進行討論、尋求共識,以設定全球博物館共同發展的新目標。
20世紀時,拉丁美洲博物館界於1972年曾經聯合發表了「聖地牙哥宣言」(Declaration of Santiago de Chile),提倡博物館的首要責任應該是回應社區需求。到了21世紀初,為因應無形文化遺產的消失,2007年,ICOM在維也納舉行的第22屆大會,將博物館的定義修改為:「博物館是為服務社會及其發展所永久設立,對公眾開放的非營利機構。博物館典藏、保存、研究、詮釋與展示人類及環境的有形和無形遺產,以推廣教育、研習與娛樂等為目的。」
2016年,ICOM第24屆大會在米蘭舉辦的理事會(Executive Board)再次決議重新審視及定義博物館,由全球的十位常務委員,組成了協調小組,就「博物館定義、展望與前景」(Museum Definition, Prospects and Potentials)進行討論。該次理事會特別突破以往以歐美為主導的舊規,重新草擬了更適合廿一世紀的博物館新定義。
ICOM執行委員會於2019年在巴黎舉行的第139屆會議上,選擇以下內容為博物館的新替代定義,並將以投票方式加入ICOM章程中,取代當前的博物館定義: 「博物館正在民主化,具有包容和復調性,可以就過去和未來進行批判性對話。承認並解決當今的衝突和挑戰,所典藏的文物和標本值得社會信賴,為子孫後代保存各種記憶,並保障所有人享有平等的權利和平等地獲得遺產的權利。博物館不為牟利,是具有參與性和透明性,並與各種社區積極合作,為各種社區開展工作,以收集,保存,研究,解釋,展示和增進對世界的瞭解,旨在促進人類尊嚴和社會正義,全球平等和地球福祉。 」
2019年,在日本京都舉辦的ICOM第25屆大會,吸引了三千多位來自全球141個國家及地域的文博界人士出席。在京都的大會主題為「博物館作為文化樞紐: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另以六個議題:「永續的未來」、「博物館定義」、「災難危機管理」、「去殖民化」、「文化多元性」及「當地發展」討論博物館與未來社會的關係。各國博物館的代表在討論第二項「博物館定義」時,由於正反兩方未能在大會期間就博物館的新定議達成共識,經表決後決議,待隔年的巴黎年會再議。
2019年,在日本京都舉辦的ICOM第25屆大會海報。(取自網路)
從20世紀發展到21世紀,各國以服務社會為宗旨的博物館,皆持續關注博物館的定義與社會發展的關係。博物館界從最初以典藏為博物館基石的認知,發展至今,公民平權及社會共融更顯重要。因此,博物館界必須與時漸進的凝聚共識,階段性的通盤探討及分析社會變遷與博物館以及公眾的關係。為此,ICOM的角色舉足輕重,每三年由一個國家的城市主辦的會員代表大會(General Conference),成為各國代表深入討論及設定博物館未來發展目標的重要平台。1948年,第一屆會員代表大會在巴黎舉辦,2022年的第26屆大會將在布拉格登場,繼續就博物館界所關注的議題集思廣益,達成共識。
國際博物館日
自1977年起,ICOM為了號召世界各國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促進全球博物館事業的健全發展,決議將每一年的5月18日定為「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每年設定活動主題,藉以凝聚全球博物館與公眾的關係。在「國際博物館日」這個屬於全球博物館的特殊日子,關注博物館和文化事業的文博機構,皆免費對公眾開放,同時響應「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為公眾舉辦展覽或活動。
國際博物館協會(ICOM)的「國際博物館日」(International Museum Day )海報。(取自海報)
43年來,全球各博物館配合「國際博物館日」舉辦活動的熱誠逐年增加,例如2009年,在全球90多個國家及地區,約有20,000家博物館共襄盛舉,三年後,到了2012年,增加到129個國家,35,000個博物館,其中官方海報被翻譯成38種語言,到了2019年,參與的國家增加到158個,並有超過37,000家博物館於「國際博物館日」舉行主題展覽或活動。10年間,全球共襄盛舉的國家增加了68個,博物館增加了5,000多個。由此成長率,足見21世紀的全球博物館,除了關注博物館本身,亦透過參與ICOM的相關活動,更融入國際的發展趨勢及博物館的永續發展。
ICOM的「國際博物館日」,自推行以來極具成效,以下所列的年度主題,可參見博物館是如何於2020到1992年間與時俱進,配合社會與政治的變遷,設定博物館日的主題:
2020年:「博物館平權:多元與包容」(Museums for Equality: Diversity and Inclusion)
2019年:「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Museums as Cultural Hubs: The Future of Tradition
2018年:「超連結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 (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
2017年:「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啓齒的歷史」(Museums and Contested Histories: Saying the Unspeakable in Museums)
2016年:「博物館與文化景觀」(Museums and Cultural Landscapes)
2015年:「博物館為可持續社會」(Museums for a Sustainable Society)
2014年:「博物館藏品架起溝通的橋樑」(Museum Collections Make Connections)
2013年:「博物館(記憶+創造力)=社會變革」(Museums (Memory + Creativity) = Social  Change)
2012年:「處於世界變革中的博物館:新挑戰、新啟示」(Museums in a Changing World. New Challenges, New Inspirations)
2011年:「博物館與記憶」(Museums and Memory)
2010年:「博物館為社會和諧」(Museums for Social Harmony)
2009年:「博物館與旅遊業」(Museums and Tourism)
2008年:「博物館緊貼時代步伐」( Museums as Agents of Social Change and Development)
2007年:「博物館與共同遺產」(Museums and Universal Heritage)
2006年:「博物館與青少年」(Museums and Young People)
2005年:「博物館文化橋樑」(Museums Bridging Cultures)
2004年:「博物館與無形遺產」(Museums and Intangible Heritage)
2003年:「博物館與朋友」(Museums and Friends)
2002年:「博物館與全球化」(Museums and Globalisation)
2001年:「博物館與建設社區」(Museums: Building Community)
2000年:「致力於社會和平與和睦的博物館」(Museums for Peace and Harmony in Society)
1999年:「發現的喜悅」(Pleasures of discovery)
1997年至1998年:「對抗非法販運文物行為」(The Fight Against Illicit Traffic of Cultural Property)
1996年:「為明天收藏今日」(Collecting Today for Tomorrow)
1995年:「回應與責任」(Response and Responsibility)
1994年:「博物館幕後」(Behind the Scenes in Museums)
1993年:「博物館與原住民」(Museums and Indigenous Peoples)
1992年:「博物館與環境」(Museums and Environment)
博物館的功能
曾先後擔任法國第五共和兩任文化部部長的馬勒候(Georges André Malraux),曾在1947年的出版著作《想像的博物館》(Le musée imaginaire) 中如此解析博物館學現象:「博物館在我們與藝術品的關係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以至於我們很難相信沒有博物館,而且博物館在我們國家已經存在近兩個世紀。19世紀時,人們就已經以博物館為生,如今亦然。博物館可以使公眾與藝術品間產生全新的關係。博物館的貢獻在於集聚文物,並賦予功能性。」
ICOM將博物館的功能,歸納為典藏、研究、展示、教育四大項。然而,到了21世紀,在全球化趨勢、科技突飛猛進,以及軟硬體設備及建設推陳出新的世代,ICOM所歸納的四項功能,己不足以因應社會的多元發展,以及滿足公眾的需求及期望。為此,博物館的功能進而涵蓋了更多元的面向,包括觀眾服務、多元族群、出版事業、文化創意產業、數位應用、網際網路、AI 世代、展館整修或擴建、國內外分館建設等領域。而為了能順利推動博物館的多功能發展,博物館必需以更精進與前瞻性的視野與策略,營運新世代的博物館,進而方能與全球先進的博物館並駕齊驅。
全球博物館的排名
在21世紀,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全球博物館已從1975年的22,000家,增加到現今的的95,000家。現今的博物館,略可區分為九大領域,包括考古博物館、藝術博物館、美術博物館、裝飾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科學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技術博物館,以及民族學博物館等。
全球博物館的分布圖。(取自網路)
全球有許多單位,每年皆會針對全球重要及知名的博物館進行評比。例如根據《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 Geographic)近年所做的評比,排行前10名的博物館中,有8個在歐洲,2個在美洲,依序為美國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史密森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 Washington, D.C.)、法國的羅浮宮、希臘的雅典衛城博物館(Acropolis Museum)、俄羅斯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館(State Hermitage Museum)、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西班牙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美國紐約的大都會博物館(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教延的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s)、義大利佛羅倫斯的烏菲茲博物館(Uffizi Gallery)、以及尼德蘭阿姆斯特丹博物館(Rijksmuseum)。
此外,每年亦有許多單位,就全球各博物館的參觀人數,進行年度排行榜評比。例如1990年在倫敦和紐約創立總部的《藝術新聞》(Art Newspaper),每年會委由財富美國500強諮詢公司,針對全球的藝術博物館、歷史博物館、自然歷史博物館和科學博物館等評估。以2018年的年度報告為例,全球參觀人次排名前20名的博物館依序為:成立於1793年的羅浮宮10,200,000人次;成立於1924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8,610,092人次;成立於1870年的大都會博物館6,953,920人次;成立於1771年的梵蒂岡博物館6,756,186人次;1946年成立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家航空和太空博物館(National Air and Space Museum)6,200,000人次;2000年成立於倫敦的泰特現代美術館(Tate Modern)5,868,560人次;成立於1872年的大英博物館5,829,000人次;1824年成立於倫敦的國家美術館(National Gallery)5,735,831人次;1881年成立於倫敦的自然史博物館(The Natural History Museum)5,226,000人次;1869年成立於紐約的美國自然史博物館(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約5,000,000人次;1910年成立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立自然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約4,800,000人次;1937年成立於華盛頓哥倫比亞特區的國家藝廊(National Gallery of Art)4,404,212人次;1958年成立於北京的中國科學技術館(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useum)4,400,000人次;1764年成立於俄羅斯的聖彼得堡的艾米塔吉博物館4,294,000人次;成立於1929年的浙江省博物館4,200,000人次;1852年成立於倫敦的維多利亞和艾伯特博物館(Victoria and Albert Museum)3,967,566人次;1992年成立於西班牙馬德理的索菲婭王后國家藝術中心博物館(Museo Nacional Centro de Arte Reina Sofía)3,898,309人次;成立於1965年的台北故宮3,860,644人次;1964年成立的美國國家歷史博物館(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3,800,000人次;以及成立於1933年的南京博物院約3,670,000人次。
以上所列的全球參觀人次排行前20名的博物館,橫跨三個世紀。此外,前20名的博物館,有4個在中國大陸,但其中並未包括享譽國際的北京故宮,因為依據全球的博物館評比,世界上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結構宮殿建築群的紫禁城,和其他舉世聞名的法國凡爾賽宮和俄羅斯的聖彼得夏宮等,皆被歸類為宮殿型博物館,和其他類型的考古遺址、歷史遺蹟、紀念碑、陵墓以及宗教聖地等,各有評比機制。
十九世紀前的博物館——歷史與演進
博物館的字源
博物館的外文字源為(museum),意思為「繆斯的崇拜地」 ,是向公眾展示知識的地方。在希臘神話中,繆斯 (Muses)女神主掌天上人間有關文學、科學及藝術的事物。是眾神之王宙斯(Zeus)和記憶女神謨涅摩敘涅(Mnemosyne)的九個女兒,各有專業領域,分別為歴史(Clio, history)、史詩(Calliope, Epic poetry)、愛情詩(Erato, love poetry)、音樂、歌及抒情詩(Euterpe, Music, Song and Lyric poetry)、讚美詩(Polyhymnia, Hymns)、悲劇(Melpomene, Tragedy)、舞蹈(Terpsichore, Dance)、喜劇(Thalia, Comedy)、天文學 (Urania, Astronomy)。皆是古希臘詩人及藝術家們創作的靈感泉源。
最早的博物館
在歷史上,根據考古遺址的發掘,推測第一家博物館是建於西元前530年的恩尼加爾迪─娜娜博物館(Ennigaldi-Nanna's Museum),當時展示的是新巴比倫王國的恩尼加爾迪公主(Princess Ennigaldi's)所收藏的美索不達米亞文物,在考古遺址亦發現了三種語言的黏土圓柱。
約在西元前3世紀,介於希臘古典時代和羅馬文化時期間的阿吉德王朝(Argead dynasty),於希臘化時代(Hellenistic period)在希臘北部創立了馬其頓王朝(Macedon)。拉吉德王朝的托勒密一世(Ptolemy I Soter)殖民了埃及的亞歷山大城(Alexandria)後,仿效雅典城邦,建造了祭祀繆斯女神的神殿亞歷山大博物館(Mouseîon at Alexandria)。該博物館除了規劃了祭祀繆斯的祭壇,亦包括會議室、圖書館、天文台、植物園、動物園、解剖學研究所、花園、步行道等區域,供來自各方、專業領域的哲學家、文學家、詩人、史學家、天文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地理學家、動植物學家等進行學術研究。這個博物館承繼西元前335年,由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雅典建立的柏拉圖學院(Platonic Academy),此學院之後雖然於270年被毁,然而,博物館創建的宗旨及營運模式,以及各學院院士的學術研究成就,對2300年後全球博物館的創建、學術研究及發展,仍深具深遠啟示。
亞歷山大博物館(The Museum or Mouseion at Alexandria)想像圖。(取自網路)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
義大利的文藝復興始於義大利中部的佛羅倫斯(Florence)。此文化藝術的運動,從14世紀持續至17世紀,並由義大利擴展到歐洲各國。義大利語的文藝復興「Rinascimento」是由ri-「重新」和nascere 「出生」兩個字所組成。文藝復興時期的思想基礎,源自於古典希臘的哲學,以及古羅馬的人文主義。
15到18世紀的「珍奇屋」
15到18世紀間,介於文藝復興以及巴洛克時期,當時義大利北部及歐洲富有的王公貴族和神職人員等,流行將大航海時代從世界各地探索而得的稀有和珍貴的物件,陳列在自宅特有的空間。自此,將展示百科全書式內容的自然史、科學、藝術和宗教等主題的空間,稱之為Kunstkammer、「珍奇屋」(cabinet of curiosities)或「奇異的房間」(wonder-rooms)。
16世紀義大利那不勒斯的藥劑師Ferrante Imperato,出版了自己在格拉維納宮(Palazzo Gravina)的「珍奇屋」的收藏版畫,成為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者展示自然歷史研究收藏的第一個圖像。(取自網路)
文藝復興時期的府邸藝廊
此外,在文藝復興時期,亦發展出藝廊(galleria),許多義大利的王公貴族,風行將典藏的繪畫和雕塑,在府邸的庭院及連接建築物的長廊展出,並邀請貴族及親友參觀,此種在義大利興起,將典藏的藝術品在藝廊展示與分享的藝文風尚,可視為現今藝術博物館的雛型。
17至18世紀的啟蒙運動
17世紀至18世紀,在歐洲邁入啟蒙時代或理性時代(Era of Enlightenment),此哲學及文化運動鼓勵理性思考及吸收知識,認為科學和藝術人文知識的理性發展,有助於改善人類實存的問題。到了18世紀晚時期,受到啟蒙運動的啟示,在歐洲的「珍奇屋」,漸漸被類似現今博物館的公共機構所取代,收藏家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共享知識與文物的價值觀應運而生。
受啟蒙運動啟示的歐洲博物館
1734年,在義大利第一個對公眾開放的博物館,是於1471年在羅馬(Rome)創立的最古老的卡皮托林博物館(Capitoline Museums)。創立的目的是為了典藏教皇西克斯圖斯四世(Sixtus IV )所捐贈的史前青銅器。
1471年,在羅馬創立的最古老的卡皮托林博物館 (Capitoline Museums)的圖錄。(陸仲雁提供)
1471年,在羅馬創立的最古老的卡皮托林博物館 (Capitoline Museums)的圖錄內頁的插圖「卡皮托林山丘上的廣場」(The piazza on the Capitoline Hill)。(陸仲雁提供)
1683年,英格蘭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博物館,是位於牛津大學的艾許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The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該館的典藏源自於英國的文物、政治、武器、占星和煉金術家艾許莫林(Elias Ashmole),他於1677年將私有的「珍奇屋」捐贈給了牛津大學。受啟蒙運動的啟發,他認為:「大自然的知識對於人類的生命和健康是非常必要的。」
1683年在英格蘭創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博物館,牛津大學的艾許莫林藝術與考古博物館(The Ashmolean Museum of Art and Archaeology)。(取自網路)
1753年,英國倫敦的大英博物館創立6年後,於1759年向公眾開放,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致力於人類歷史,藝術和文化的公共國家博物館。最初的典藏源自愛爾蘭的科學及物理學家,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他的典藏由英國政府以低於市價的價格收購。
1753年在倫敦創立的大英博物館(The British Museum) 。(取自網路)
1785年,在西班牙馬德里(Madrid)開幕的普拉多博物館,是由西班牙啟蒙運動建築師德.比利亞紐瓦(Juan de Villanueva)根據國王查理三世(Charles III)的命令所設計,作為典藏自然歷史館珍寶的展館。
1785年在馬德里創立的普拉多博物館(Museo Nacional del Prado )。(取自網路)
法國博物館的變革與發展
啟蒙運動對法國博物館的發展,極具啟示及影響。16世紀時,除了僅供特定權貴參觀的皇室收藏外,在法國就己經開始有將文物公有化的觀念及制度,例如在1540年,法國西南部的勒克圖爾 (Lectoure)的聖熱爾韋─聖普羅泰斯大教堂(Saint-Jean-Saint-Gervais)重建時發現了二十個鬥牛祭壇,經市政當局收購後,成為公有展示文物。到了17世紀,一批古羅馬時代的文物,於1614年公有化後,在法國南部的阿爾勒(Arles )的建築內展出。
法國最古老的公共博物館創建於1694年,位於法國國東部的貝桑松美術與考古博物館(Musée des beaux-arts et d'archéologie de Besançon),比羅浮宮還早創立了近一個世紀。該博物館的典藏源自於博伊索神父(Jean-Baptiste Boisot)遺贈給本篤會(Benedictines)修道院的手稿、書籍、獎章、畫作等,當時捐贈的條件是每周必須向公眾開放兩次。
1694年創立的法國國東部的貝桑松美術與考古博物館(Musée des beaux-arts et d’archéologie de Besançon) 。(取自網路)
法國大革命之後的博物館
1789年7月14日的法國大革命,推翻了法國波旁王朝。三年之後,法國國民公會(Convention nationale)的議員們,於1792年廢除了800年的法國君主立憲,創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 ,歐洲的第一個共和國。
在文化方面,法國大革命對博物館的歷史發展,有變革性的深遠影響。從1798年到1804年,長達6年期間,無以計數的王室、貴族和宗教團體典藏的文物被充公後,成為國家資產(National properties)。共和政府為了能永續保存、維護和宣揚這批有歷史、文化、藝術、科學和技術等價值的國家資產,自18世紀起,在法國創立了第一批典藏及展示國家文化資產的公共機構博物館,邁入了現代博物館的新紀元。
Jean-Pierre Houël繪製的1789年7月14日《攻佔巴士底監獄》(Prise de la Bastille)。(取自網路)
在巴黎的許多歷史建築,皆在法國大革命期間,相繼成為國家財產,並轉型成典藏及展示國家文物的博物館。首先是位於盧森堡公園的盧森堡宮(Palais du Luxembourg ),該宮始建於1615年,1750年時,東翼的瑪麗.德.美第奇畫廊(Galerie de Marie de Médicis),轉型成對公眾開放的盧森堡宮王家繪畫畫廊,(Galerie royale de peinture du Palais du Luxembourg)。
位於巴黎,建於1615年的盧森堡宮(Palais du Luxembourg)。(取自網路)
從1792年法蘭西共和國的成立,到1804年拿破崙(Napoléon Bonaparte)稱帝時期,法國經歷了三個政權,依序為1792年至1795年間的國民公會;1795年至1799年間的督政府(Directoire exécutif);以及1799年至1804年間的執政府(Consulat)。在這三個階段,政府的博物館政策極具前瞻性,博物館屬性亦多元,包括文化藝術、自然歷史、藝術工藝以及古蹟文物等領域。
國民公會時期的博物館
1792年,第一共和政府成立之後,於隔年的1793年,相繼在巴黎創立了羅浮宮博物館、國家自然歷史博物館(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1794年創立的國家工藝美術學院 (Conservatoir national des arts et métiers),以及1795年的法國古蹟博物館(Musée des monuments français)。
羅浮宮博物館於1793年在巴黎創立。2017年「羅浮宮的創想——從皇宮到博物館的八百年」(Inventing Le Louvre: from Palace to Museum over 800 years)於香港文化博物館展出的特展圖錄內頁的「文物博物館一景:皇帝廳」(View of the Antiquities Museum: The Emperors’ Hall)。(陸仲雁提供)
國民公會時期的羅浮宮博物館
1791年,第一共和時期的國會頒布了法令,將羅浮宮和杜樂麗宮(Palais des Tuileries)整合成國家博物館,作為宣揚科學和藝術的公共教育場所。兩年之後,1793年,始建於1190年的羅浮宮,由王宮轉型成中央藝術博物館(Muséum central des arts de la République),並於11月8日對公眾開放。13世紀時,羅浮宮由腓力二世(Philippe II Auguste)建造之初,原來是為了防禦及存放王室珍寶和武器的碉堡。14世紀時,法王查理五世(Charles V)將碉堡整建成王宮,之後在1564年,由法王法蘭西斯一世(François I)下令修建成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期間共歷經了六個世紀的整修與擴建。
《貝里公爵的豪華時禱書》中的10月 (羅浮宮為背景)。1412年至1416年間創作的法國哥德式泥金裝飾手抄本。(取自網路)。
18世紀末至19世紀初,羅浮宮的典藏,除了原屬於王室的收藏,從1797年起,法國的遠征軍從歐洲各戰敗國所運返法國的戰利品文物,亦豐富了羅浮宮的典藏,包括拿破崙於1797年從義大利掠奪的文藝復興時期的珍寶,以及1798年拿破崙遠征埃及以及敘利亞時的戰利品。此遠征戰役,除了軍事目的,為了深入探索埃及的歷史、自然和習俗,遠征埃及時,有160位包括科學家、天文學家、博物學家、數學家、化學家以及畫家、設計師或建築師等專家學者們隨軍團遠征。法軍在埃及─敘利亞戰役最終雖然失利,然而,科學考察的成果卻極豐富及具學術影響力,自此開啟了19世紀上半葉的埃及學研究(égyptomanie)。
羅浮宮典藏的《拿破崙命令的埃及探險隊》。(取自網路)
在拿破崙主政時期,羅浮宮於1803年,更名為拿破崙博物館(Musée Napoléon),此名稱一直延用到第二共和時期的拿破崙三世(Napoleon III)。從1800年至1806年間,為了能擴充展示龐大戰利品的空間,拿破崙曾下令遷出佔用羅浮宮的各單位與藝術家們。但1815年第一帝國末期,因為拿破崙在滑鐵盧之役敗北,被迫退位及終生放逐至大西洋的聖海倫島(Saint Helena)。自此,這批原屬於羅浮宮典藏,為數龐大的戰利品,約有5000多件歸還給了原來所屬的國家。
到了19世紀,法國崇尚文藝復興復古風潮 ,例如1820年,在希臘的米羅(Milos)島發現了《米羅的維納斯》(Vénus de Milo )雕像之後,法國駐君士坦丁堡大使的侯爵(Marquis de Rivière)將之收購贈予法王路易十八(Louis XVIII),之後法王再捐贈予羅浮宮成為鎮館之寶。
法國為了彰顯豐碩的科學探索成果,於1826年,由曾經解密埃及的羅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象形文字的讓.弗朗索瓦.尚波利翁(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領導,創建了羅浮宮博物館的埃及館,展示運返的古埃及文物。此外,法國在埃及探索的豐碩發掘,亦於1863年,促成了在開羅的埃及博物館的創建。
位於埃及首都開羅,創立於1863年的埃及博物館(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國民公會時期的省會博物館
第一共和政府時期,除了在首都巴黎創立博物館,自1794年起,亦在法國各省的省會創立了許多博物館,以典藏自法國大革命以來,第一共和政府所累積的大批被充公的國家財產,其中包括流亡國外的法國保王黨的貴族、高級教士們的財產;以及拿破崙征戰歐洲時運返法國的珍貴文物。最初在外省創立的國立博物館,分別是1794年在東北部的蘭斯市(Reims),1795年在北部的阿拉斯市(Arras),1797年在中北部的奧爾良市(Orléans),以及1798年在法東南部的格勒諾布爾市(Grenoble)。
法國地圖。(取自網路)
執政時期的省會博物館
拿破崙的執政府時期,根據1801年的查普塔爾法令(Décret Chaptal), 從1801年至1804年間,博物館遍地開花,在全法國更多省的省會創立了博物館,包括中南部的里昂(Lyon)、西北部的南特(Nantes )、南部的馬賽(Marseille)、東部的史特拉斯堡(Strasbourg)、北部的里爾(Lille)、亞眠(Amiens)、西南部的波爾多(Bordeaux)、西南部的土魯斯(Toulouse)、東部的第戎(Dijon)、東北方的南希(Nancy)、西北部的魯昂(Rouen)、雷恩(Rennes)以及卡昂(Caen)。同時還有包括當時屬於法國領土的布魯塞爾(Bruxelles )、美因茨(Mayence) 以及日內瓦(Geneva)。
發展至21世紀,在法國有超過60%的博物館歸國家或地方政府所有。根據法國參議院官網,依據遺產法規第D421-2至D421-4條「負責文化事務的國家博物館」的章節所列,國家博物館是指其收藏品屬於國家的博物館,隸屬於文化和通信部(Ministère de la culture et de la communication)並由遺產總局(Direction générale des patrimoines)所監督的國家博物館(Musées nationaux)共計41家。這41家國家博物館皆屬於法國博物館(Musée de France),其中15家為公共行政機構(établissement public administratif),26家為具有國家能力服務機構(Services à compétence nationale)。
法國對歐洲博物館建設的影響
法國革命之後和拿破崙第一帝國時期的博物館政策,對歐洲各國家的博物館建設與發展極具指標性影響。例如1796年在義大利的波隆那(Bologna);1798年在尼德蘭的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1776年在米蘭(Milan)的布雷拉畫廊(Pinacoteca di Brera);以及1810年在比利時安特衛普(Antwerpen)的皇家美術館。
1798年在尼德蘭阿姆斯特丹創立的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取自網路)
1776年義大利米蘭(Milan)的佈雷拉畫廊(Pinacoteca di Brera)。(取自網路)
結語
2007年,ICOM在維也納舉行的大會提及博物館為典藏、保存、研究、詮釋與展示人類及環境的有形和無形遺產,以推廣教育、研習與娛樂等為目的。今年在全球蔓延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的挑戰,為全球博物館投下震撼彈。博物館的後疫情時代,加速了傳統博物館的創新與變革,博物館的存在價值以及與社會的互動的議題更值得深思與探討。
羅浮宮現任館長尚呂克.馬汀內茲(Jean-Luc Martinez)在2018年續任館長後接受Mediapart 專訪,提到對藝術文化的宏觀與羅浮宮的願景:「藝術要言之,就是對於其他人,在他們的國家不常有機會去欣賞、珍惜及沉思人類在歷史上所成就世上最美及偉大的作品。事實上,羅浮宮博物館的角色,是致力於實踐法國啟蒙時代以來知名的座右銘:自由,平等,博愛。」大英博物館前館長尼爾.麥格雷戈 (Neil MacGregor)於2020年由上海博物館舉辦的「國際博物館人雲上對話,探討疫情下博物館的力量」提到:「博物館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它讓我們與千年以前的人對話。我們可以在時間中穿梭。」
前面提及在全球參觀人次排行前20名的博物館中,創立於18世紀的有3個,19世紀的有6個,近半成皆有兩至三百年的歷史。筆者整理及撰寫此文,期望公眾在欣賞博物館的典藏或參與博物館的活動時,不論是進入實體博物館,或是透過虛擬展廳導覽,以及網際網路的多元平台,勿忘探索各博物館背後與大時代變遷的歷史關連,如此方能從根本面,深入體現國際博物館協會所關注博物館定義的實質意涵。
陸仲雁( 2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