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間的歲月
如風般自己來去中山堂
看戲 聽歌 用餐 理髮 開會
那是物質匱乏精神卻美好的年代
記憶裡的中山堂
每個角落都閃耀著光芒
—隱地,〈中山堂記憶〉
「向大師致敬」於中山堂的光復廳展示,將台灣前輩與近代雕塑家的作品置入光復廳的歷史建物中,互相有著時代感、風格的輝映交錯折射著。(攝影/張玉音)
該緊張的是被遺忘的文化風采
今年5月高雄趙姓收藏家收藏的陳澄波名畫《鼓浪嶼之二》等四幅藝術品失竊,當時播報此失竊新聞的主播一句「陳澄波本人也是相當緊張」,引發民眾對於記者文化素養的批評,除違反新聞倫理沒有採訪陳澄波,怎能報導他本人相當緊張?另一質疑則是認識台灣藝術史重要畫家陳澄波應該是「常識」,怎麼可能會播報錯誤?但這一部分也反映台灣藝術與文化教育,過去過於偏重中國歷史、地理篇幅,台灣的史地,甚至重要的文化界人物著墨甚淺,當踏著這塊土地卻對於這塊土地的過去不甚理解,這是荒謬與可悲的情景,如同當時律師呂秋遠就發文表示「或許,陳澄波緊張的,不是他的畫遭竊,而是他的子孫們,根本忘記曾經有這位畫家,在52歲那一年,被鐵絲貫穿手掌,由軍隊帶著遊街,最後在嘉義火車站前未經合法審判就地槍決。」
而今年剛好是一位與陳澄波同樣於1895年出生的雕塑家:黃土水120歲的誕辰,台北市政府文化局、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共同主辦「向大師致敬-臺灣前輩雕塑11家大展」(簡稱「向大師致敬」),即是一在補足這塊懸缺文化知識的展示。中山堂保有一件已被認定為台灣國寶—黃土水最後遺作《水牛群像》的原作,而此作品與中山堂的淵源則要追溯到85年前。
黃土水|犢 銅 30x42x20cm 1930 東之畫廊提供
南國,蕉葉下牛群的緩緩步聲
中山堂原是清代欽差行台,日據之後,一度做為台灣總督府,1919年新的總督府落成,此地遂稱之為「舊廳舍」。1930年,黃土水以36歲英年辭世,而他的遺作展,就在舊廳舍舉辦。而後再改建為中山堂前身的台北公會堂,黃土水遺孀即將其最後遺作《水牛群像》(原名《南國》)捐贈給公會堂,設置在大廳梯間二樓到三樓的壁面上,目前中山堂已與此作品共存共榮79個年頭。
「向大師致敬」一方面有回到歷史原點的紀念黃土水企圖;另一方面更脈絡呈現除黃土水以外,十位台灣雕塑家的美學成就與高度,展場包括做為歷史重要景點的光復廳(中日簽訂停戰協議的所在),以及戶外扇形的廣場,是近年來少數針對台灣雕塑藝術史脈絡專業的展示呈現。
黃土水|水牛群像 石膏 250x555cm 1930 台北市中山堂管理所提供
而做為借展單位的東之畫廊更提供原為《水牛群像》浮雕製作參照的立體小型雕塑《犢》,雕塑的下方有提供浮雕工程圖使用中心線的繪製,和《水牛群像》的浮雕比對,很明顯即是浮雕中小牛犢的原型。畫廊負責人劉煥獻表示以水牛與台灣南國場景為主題的浮雕,凸顯了黃土水對於家鄉故土的深情,其雕刻語彙也在歷經不同主題回歸到以自身家鄉為題的表現,《水牛群像》刻意表現出台灣田野、牧歌的情調,將台灣夏季日常的南國田園景致的象徵性,凝結至藝術作品的經典中。劉煥獻也另外補充黃土水在製作以水牛為題的作品時,甚至真的牽一隻水牛養在工作室做為姿態、皮膚質感的參照,另一《母與子》的浮雕即展現其觀察的生動感,母牛慈愛的眼神,小牛輕碰母牛後腿表示有跟上母親的步伐,謝里法曾針對此件作品感性地描述似乎聽聞牛隻的腳步聲,「作品的確有一種前人帶著後人,亦步亦趨,生動的形體、姿態讓觀者彷彿聽聞牛隻的步行聲。」劉先生補充著。《犢》和《母與子》原預計安置在《水牛群像》下方,雖因保險範圍而無法實現,然黃土水對於鄉土注入的思念,以及其標誌出台灣藝術史的高度,仍在展示間無形的顯露。
王水河|裸女群像A 玻璃纖維 227x140x115cm 1992 藝術家家屬提供
在歷史建物中細數經典
「向大師致敬」於中山堂的光復廳展示,此廳屬歷史建物完成於1930年代,由日本建築師井手薰(Kaoru Ide)操刀設計,此廳上緣有造型優雅的拱形彩光窗,二樓看台護牆上的馬賽克裝飾帶,帶有伊斯蘭建築的細節,建築師將世界多元的文化融入建築中,也體現當時建築設計年代對於文化、世界積極吸收長處的野心。而將台灣前輩與近代雕塑家的作品置入光復廳的歷史建物中,時代感、風格的輝映也互相交錯折射著,讓觀者除感受雕塑品的歷史與美感意義外,在空間上也能體會這類歷史時空疊合錯位的空間審美經驗。
展示現場除黃土水作品外,更聚合其他十位台灣美術史上具代表性的雕塑家,包括出身於嘉義的蒲添生,於日本求學期間,感受到學院對於社會、人文關懷的教學風格,對於其作品濃厚的人性價值具深厚的影響,他的創作生涯以寫實的造型風格,捕捉歷史人物的氣質神髓,對於社會有正向的教化作用,晚年作品《林靖娟老師紀念像》更展現人性的光輝之美。而丘雲曾於台灣藝術學院體系教授雕塑30多年,是台灣雕塑教育的奠基者之一,現場展出的原住民銅雕,表現客觀、風格寫實與精準,無論在藝術教育與民俗風情上都具有細膩的意義。陳庭詩晚年受到畢卡索(Pablo Picasso)《牛頭》以自行車把手與坐墊雕塑物件的啟發,使用造船工業廢棄用的鐵製零件,拼貼出兼具詩情與人文思維的現代雕塑。而陳夏雨的雕塑不僅滿足於神似,總在思索如何超越寫實,他以純真與本真性濃厚的形體,創造出屬於其的造型語彙。闕明德的造型語彙具有現代主義的痕跡,如受到立體派啟發的負空間的使用,簡潔、迷人,饒富想像。何明績於現場展出「禪宗六祖」系列,將梵相特質加以具體化、生活化,並以細膩的造型深入地詮釋各達摩的人格特質。陳英傑的創作在寫實風格以及創立實驗的造型語彙間擺盪,企圖跨越寫實與造型技法、形式上的侷限。王水河的作品具有典雅、厚實的恬靜感,特別注重在人像雕刻的肌理上多所著墨,將技法與生命緻美的質地合而為一。楊英風是多數人所熟悉台灣重要的雕塑家,其創作能量豐沛,實踐多種迥異的造型語彙,而其創作生涯最具代表性的「現代雕塑」階段,是台灣雕塑典範移轉的重要關鍵。在台灣早期以寫實人像雕塑為主的時代,李再鈐是少數積極處理純粹幾何造型的創作者之一,他的堅持為台灣雕塑形式的光譜保有更多元的可能。
李再鈐|無限延續 不鏽鋼烤漆 80x70x70cm 1992 尊彩藝術中心提供
細膩的承辦包裝
中山堂過去的專業並非擅長此種藝術品的專業展示,因此在展覽行政承辦上由尊彩藝術中心來統籌,總經理陳菁瑩肯定此展對於台灣美術史的意義,非常多雕塑家已被民眾遺忘,而台灣其實有非常多優秀的雕塑藝術家,但這歷史的缺塊並不為一般民眾所了解,藉由這次展覽,等於是整理歷史與藝術史的工程,畫廊走訪許多雕塑家的故居、工作室,有些作品需要重新系統性的整理進圖錄,無不希望民眾非僅是認識市場上熟知的幾個台灣雕塑家,而是有機會能夠理解這個台灣藝術史斷面的精采度。而她也肯定中山堂本身地利的普及性,望帶來教育意義的能見度,「台灣不缺展覽,但是很缺觀眾」,展覽也有設定文創商品的配合,希望拉近與年輕觀眾的距離,因此尊彩試圖在展覽視覺及相關的呈現上展露年輕化與國際化的特質。
歷經三個月密集的展覽工作實踐,從藝術家資料的整理、拍照、搬運的安全評估、保險與公共安全,畫廊透過這次經驗重新建立私人單位與公家單位合作承辦展覽的經驗與範例,然她笑著說「僅能在過程中不斷勉勵員工,保持熱誠為社會服務與貢獻。」
楊英風|鳳翔 不鏽鋼 109x94x53cm 1986 楊英風美術館提供
等待,屬於福爾摩沙的女神
展覽策展人蕭瓊瑞表示,黃土水過去在中山堂前身舉辦遺作展時,有將近60至70件作品同時展出,然《水牛群像》當時還未從日本運回,僅能以寫真的型態在現場展出,而此次聚集黃土水其他經典作品與《水牛群像》,回到遺作展的歷史原點,具有一定的意義。而截至記者會開始時,黃土水另一受人矚目的作品《甘露水》,雖暫時沒有出現在展場中,但展場懸掛著一寫上「等待,甘露水」的布條,作品以一東方女性的身形為主體,姿態上毫無遮掩、坦然、臉龐微微上揚,象徵著純潔與自信的化身,「黃土水和陳澄波同一年出生,他不像陳積極投入文化組織的工作,但他有自己藝術史的高度,他一直希望能塑造出屬於台灣這塊島嶼的藝術繆思。」蕭將《甘露水》譬喻為未偷嚐善惡果的夏娃,也標誌著台灣人文時代的來臨,脫離過去雕塑領域神佛造像的功能性,以一裸身的女子,特別是東方女子的身形,象徵著藝術家對自我族群、社會未來無限的期盼,散發著靜謐、安詳、莊嚴的宗教氣息。
蕭瓊瑞強調,這場展覽「不應僅是美術活動,而是城市記憶的再造」,並同時追問當我們回到歷史原點,我們該如何看待過去那段跨入新時代的藝術與歷史?
陳庭詩|驚夢 鐵 152x86x53cm 1998 陳庭詩現代藝術基金會提供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追蹤作者
現為恆成紙業內容品牌野点(nodate)總監,從藝文網路媒體再度回返紙質與內容生產的實驗。熟悉台灣藝文生態產業結構,並關注跨文化圈的共通困境,致力編輯感官內容的閱讀體驗。近期埋首爬梳台灣刺青產業歷史,前中年的興趣是步行、茶道和花藝。
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曾任「典藏ARTouch」總編輯、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