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圖像泛濫的時代, 觀「圖像世代」 之作——香港卓納畫廊謝麗.利文個展「香港多米諾」

在圖像泛濫的時代, 觀「圖像世代」 之作——香港卓納畫廊謝麗.利文個展「香港多米諾」

Artworks by the Pictures Generation in Age of Ubiquitous Pictures: Sherrie Levine Solo Exhibition “Hong Kong Dominoes” at David Zwirner HK

1947年出生於賓夕凡尼亞州的謝麗.利文,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取得純藝術碩士學位。成長於戰後的美國,生活在大眾傳播主導的消費社會,她嘗試以挪用圖像的手法對圖像的大量複製進行批判。移居紐約之後,她在 1977 年參與群展「圖像」(Pictures),持續檢視大眾傳播圖像潛在的意義架構,並挪用圖像賦予批判的新意義,後來被歸類為「圖像世代」的藝術家。

星期五傍晚的香港卓納畫廊,參觀訪客不絕。從業內人士到剛下課的學生,甚或是打扮時髦的網紅,他們來到謝麗.利文(Sherrie Levine)的個展「香港多米諾」都不約而同地掏出手機。這邊拍,那邊拍。在「我拍故我在」的時代,大家都習慣透過拍照存檔來認知世界。手機的相簿,還是社交媒體的資訊流,今時今日的圖像琳瑯滿目到泛濫。拍照上傳,打卡簽到,似是當代觀展的禮儀。不過,這種理所當然放到利文的攝影作品,情況就變得有點弔詭─利文挪用其他攝影師的作品,通過翻拍來創作。當觀眾拍攝利文翻拍的作品時,所拍的既是利文作品,也是利文所拍的作品。翻拍的翻拍、複製的複製,觀眾拍照打卡的行為正好延展利文作為「圖像世代」(The Pictures Generation)藝術家對於影像原創性的詰問。

謝麗.利文個展「香港多米諾」於卓納畫廊香港空間展覽現場。(卓納畫廊提供)

1947年出生於賓夕凡尼亞州的謝麗.利文,畢業於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取得純藝術碩士學位。成長於戰後的美國,生活在大眾傳播主導的消費社會,她嘗試以挪用圖像的手法對圖像的大量複製進行批判。移居紐約之後,她在 1977 年參與群展「圖像」(Pictures),持續檢視大眾傳播圖像潛在的意義架構,並挪用圖像賦予批判的新意義,後來被歸類為「圖像世代」的藝術家。過去近半世紀的創作歷程,她挪用過許多赫赫有名的藝術大師,例如:杜象、庫爾貝、雷諾瓦等,當中不少都是男性創作人,所以也有論者喜歡以「挑戰男性霸權」來形容其作。

這次香港個展是藝術家在卓納的第四次個展,也是藝術家在 2015 年加盟以來首次獲介紹到亞洲。展覽陳列六組作品,包括:攝影作品《仿費寧格:1-11》、繪畫《香港多米諾:1-12》、《仿亨利.馬蒂斯》和《仿雷諾阿裸像的單色畫》,以及鑄銅雕塑《巴西獻祭雕像:1》和《木馬》。個展既然由卓納畫廊主辦,而卓納畫廊又是代理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黛安.阿巴斯(Diane Arbus)等重量級攝影家的機構,不得不由利文的攝影作品說起。

《仿費寧格:1-11》挪用的對象是《生活》雜誌攝影師安德烈亞斯.費寧格(Andreas Feininger)的作品。利文翻拍他一組 11 幅工業建築的相片,反映人類對自然的侵略與掠奪。此作雖然創作於 2021 年,但她採用翻拍的手法可追溯至 1980 年代初。多年來,她通過挪用去呈現原創性的危機,從而挑戰藝術創作的權威。這種創作方式初期不無反響。1981 年,利文在 Metro Pictures 畫廊的展覽,翻拍攝影師沃克.埃文斯(Walker Evans)就曾引起埃文斯遺產管理者提出侵權申訴。事隔四十年,在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s,NFT)盛行的藝術市場,數位藝術品的原創性和擁有權討論再度熱絡起來,彷彿說明「圖像世代」當時提出的詰問至今仍然適用。

作為藝術家進軍亞洲市場的重要一步,這次個展也帶來利文富有地區特色的作品─《香港多米諾:1-12》。曾說過「藝術創作有如一場遊戲」的她,作品不乏對遊戲的挪用。比如參考國際象棋或西洋雙陸棋等棋盤的作品,現收藏於洛杉磯布洛德博物館(The Board)的《Lead Checks and Chevron》。2012 年,利文來港旅遊也留意到本地遊具─「香港多米諾」(又稱「天九」、「牌九」)。她不但買了一副回國,後來更發展出一套12幅的紅木繪畫─《香港多米諾:1-12》。藝術家逐塊人手製作,將顏料塗繪於木板上作畫,模仿香港多米諾的圖樣。作品遠觀雖然看似機械重複,但近看還是能發現人工手製之下微小差異,突出複製與手工的張力。 此作不但富有香港特色,更具有代表性,反映藝術家一貫的題材和手法。

利文所屬的「圖像世代」發源自 1970 年代,距今剛好半世紀。當時,藝術家有感於電視、廣告、雜誌等大眾傳播的圖像鋪天蓋地,通過再創作圖像去進行批判。如今,網絡主導的社交媒體當道,圖像更加無孔不入。在圖像泛濫的時代,參觀利文的個展或許可以從中窺探「圖像世代」帶來的啟發,反思當下。


本文原刊載於《今藝術&投資》2021年10月號349期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更多今藝術&投資最新消息】

Facebook

黎家怡( 3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