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家楊金池在台北當代藝術館重要個展"Kill Me or Change, Taipei 2016 / 殺了我或改變,第一埸表演「殺了我或改變」及開幕是4月15日。
台籍美國藝術家及表演者楊金池將於台北當代藝術館舉行重要個展,名為【垃圾王族】,本回顧展內容涵蓋互動行為藝術作品、12英呎乘12英呎的鋁片編織壁飾作品、藝術家國際藝術演出的圖像及影像紀錄,運用回收鋁罐壓製成的方塊打造、一組五件且高達15英呎的戶外雕塑裝置,其間則穿插擺置了大型冰塊製成的坐椅,展覽的二個月期間,楊金池亦將於台北市不同地點,為觀眾呈現其互動行為藝術作品。
在這個創作內容多元的展覽中,最核心的作品是楊金池的〈殺死我或改變〉一作,亦是他至今最重要的一件創作,將於2016年4月22日地球日及隔日演出二場。楊金池2012年首次於紐約市演出此作,此次於故鄉演出的台灣版〈殺死我或改變〉,將會是另一次直指人心的經驗,呈現汙染造成的窒息效應。藝術家將耗時數月在台北收集三萬個廢棄鋁罐(每個人平均一生消耗的鋁罐數量),同時號召志願義工一同加入協助清理、編號並簽寫每個鋁罐;前置作業完成後,建築吊車會開至當代館廣場前,將所有鋁罐集中吊掛空中,構成一個巨型鋁球;首場演出後,觀眾會受邀參與回收現場鋁罐並回填至鋁球之中,以完成最後一場演出的準備工作;二場演出後,鋁球會於展覽期間再度吊掛於空中。〈殺死我或改變〉一作中,楊金池呼籲人們檢視個人的消費習慣,觀眾可按這裡觀賞作品首演的二分鐘短片紀錄。
楊金池,殺了我或改變!,互動表演, The Queens Museum of Art,NY,2012,Photo by Jason Böckli。
〈殺死我或改變〉的二場演出後,台北當代藝術館將於2016年4月24日舉行表演/對話座談,藝術家將與富蘭克林熔爐文獻庫(Franklin Furnace Archive, FFA)的藝術家創辦人兼總監 瑪莎?威爾森女士合作演出。此前衛藝術機構目前座落於紐約布魯克林的普拉特藝院學院(Pratt Institute)校園內。演出後,他們將和與會觀眾進行關於行為藝術的座談討論,探討「何謂行為藝術?如何於藝術史的脈胳中觀看行為藝術?」等問題。此座談將由台北當代藝術館代表主持,參與座談貴賓包括威爾森博士、前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董事長 黃明川導演,同時,由黃明川導演製作的紀錄片亦將於同日播放。
楊金池出生於台灣,不過至今居住於紐約市的時間已多於在故鄉的日子。這位多才多藝的藝術家畢業於曼哈頓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藝術學士,1986年),並於1992年取得布魯克林的普拉特藝術學院的科學碩士學位。2009年《紐約時報》藝評中,藝評人何蘭德?寇特(Holland Cotter)以「神奇」一詞形容楊金池的創作。他曾獲紐約州藝術基金會(New York State Council on the Arts)、紐約藝術基金會(The New York Foundation for the Arts)和富蘭克林熔爐文獻庫(Franklin Furnace Archive)等機構的獎助,亦曾多次參與國際駐村計劃,他曾演講於普林司頓和哥倫比亞大學,更曾獲紐約WCBS 廣播頻道和BBC世界新聞等媒體主題報導,創作亦可見於《華爾街日報》、《紐約時報》、《台北時報》、《Art Asia Pacific》藝術雜誌和《The Village Voice》週報和其他重要媒體藝評專欄。楊金池的目標是要運用藝術探討環境和社會問題,並發起長期且正面的改變,他以自身的行動演出挑戰每個人,因其深信透過眾人團結一心來克服阻礙,我們將能改善這個地球及自身。
楊金池,殺了我或改變!,互動表演, The Queens Museum of Art,NY,2012,Photo by Jason Böckli。
台北當代藝術館(MoCA Taipei)地址為103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開放時間為週二至週日早上10點到下午6點,美術館建築為建造於1921的地標古蹟,也曾是台北市政府辦公室,當代館於2001年開幕,致力於在這座歷史古蹟中,為公眾呈現當代藝術與文化展覽。
本展覽有台灣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紐約藝術基金會,富蘭克林熔爐文獻庫,台灣美國藝術委員會等支助。
楊金池,殺了我或改變!,互動表演, The Queens Museum of Art,NY,2012,Photo by Jason Böckli。
殺了我或改變,台北2016
展期:105.04.01-105.06.01
地點:台北當代藝術館
地址:台北市大同區長安西路39號
電話:(02)2552-3721
台北當代藝術館( 1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