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除了近年定期舉辦的「兩岸漢字藝術節」之外,鮮少看到關於文字創作的展覽。尤其當「漢字」一詞提出之後,作品的特性便集中在中文文字的結構上,或者廣義大中華文化之下的書畫精神,展覽的深層寓意則在不斷的重複書寫時悄悄地轉向他處……。
除了觀看文字本身之外,身處網路時代的我們每天不自覺地在各種媒體間接受大量的訊息,不論是否有立即的功用或者只是一串垃圾訊息,都不由得令我思考,對於觀看者而言,在文字、聲音和影像的衝擊之下,真的有所謂的「閱讀」這樣的自覺嗎?當所有意識型態隱藏在同一個載體之內,我們能夠分辨出來嗎?或者就像利用潛意識銷售手法的廣告一般,讓人離開電影院的時候感到特別口渴?
「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展場一景。(攝影/劉耀中)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的「形.動-國際文字影像藝術展」由德國卡爾斯魯爾ZKM藝術與媒體技術中心發想及製作,與英國FACT藝術與創意科技中心及德國xm:lab實驗室合作,並獲德國聯邦文化基金會支持。展覽聚焦於電影、錄像、新媒體作品,是台灣首次聚焦文字與動態影像的展覽。策展人史登澤(Christine Stenzer)、澤勒(Soenke Zehle)和國美館偕同策展人林曉瑜,三人透過16個字題將文字在動態影像中的發展脈絡做了詳細的解析,並邀請12件台灣作品共同展出,對照中西文化與文字的異同。現場多以影像作品為主,展覽現場像極了賣場中的電視部門,看到許多電視台同時撥放數個不同影像,聲音在空間中相互對話,也意外的另人體驗到「媒體轟炸」的字面意義。
阿洛克斯Francois Alaux、克雷西Herve de Crecy、烏普蘭Ludovic│商標的世界H5 影像定格翻拍 2009 攝影/劉耀中
展出作品幾乎與電影的發展一同進化,從早期無聲電影、前衛電影等等,從文字取代聲音在影片中出現,再到其他各種形式。其中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文字做為符號之外更被視為一種物件來觀看,雖然不是革新性的觀念,卻至關重要。通過物件的形式,符號的象徵意義與存在便更具一種實體感,再延伸到例如展覽中的音樂錄影的裝飾性格。通過文字物件化與影像並置的過程中也能夠令人意識到畫面中其他的元素是否也扮演著原本文字般的能指角色,引導人進入基本的圖像學觀看方式。這正是置身訊息的汪洋中的我們最應該訓練的部分,非沉溺於溫暖的洋流隨之漂浮。
看展時發生了一個小插曲,但我相信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發生:在「敘事動畫」展區內,當時播放的影片中,一群人抬著紅色字母N,接著不小心字母翻滾了起來(像是納粹或著佛教的符號)接著N橫躺下來便成了Z……。與我一同在播放室內還有另一個家庭,小孩看完了覺得有趣,回頭跟父親說好好玩,語畢一家人離開暗室前往觀看下一件作品……。
劉耀中( 3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