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延續精神,以「具體」名之 嶋本昭三與他引領的傳承

延續精神,以「具體」名之 嶋本昭三與他引領的傳承

白石畫廊(台北)於9月2日舉辦「嶋本昭三 X AU」展覽開幕。嶋本昭三為日本戰後前衛藝術團體「具體派」的核心創…
白石畫廊(台北)於9月2日舉辦「嶋本昭三 X AU」展覽開幕。嶋本昭三為日本戰後前衛藝術團體「具體派」的核心創始成員,是「具體」之名的發想者,與創始者吉原治良比肩而立。1972年吉原治良溘然逝世,具體派解散後,1976年嶋本昭三獲邀為新銳藝術家團體「AU」之代表領袖,攜領日本各地成員藝術家進行創作發表。展覽將聯合嶋本昭三與其所帶領之藝術團體「AU」,以歷史文獻與藝術創作並呈,聚焦嶋本昭三如何於具體派時期後,以個人之姿,持續推廣具體派創作精神,引領日本新一代創作者,建立日本與國際間的對話交流。
嶋本昭三於1956年具體派第2屆藝術展呈現「擲瓶藝術」。圖/白石畫廊
由太平洋西部列島所組成的日本,作為東亞島國之一,具有地理上的限制,而具體派在戰後於藝術與政治上積極建立日本與他域的對話空間,於創作中不斷挑戰各種形式的可能性,提升日本藝術於國際藝壇中的能見度與話語權。嶋本的藝術本質可以說是「行動的痕跡」,它清晰體現了具體派的精神。其中,以「大砲繪畫」及「擲瓶藝術」深受國際認同,前者利用他自創的大砲機器發射出彩色的球,後者則是將瓶子中裝滿顏料丟擲到畫布上─此一創作不僅引起美國《Life》雜誌記者的垂青探詢,並於1959年獲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採訪拍攝創作過程,更獲邀於1993年第45屆威尼斯雙年展現創作。此外,他也利用「郵件藝術」的形式創作,促成具體派與美國戰後抽象表現巨擘傑克森.波洛克(Jackson Pollock)以及美國「郵件藝術」之父雷.瓊森(Ray Johnson)的對話與交流。
嶋本昭三《無題SHIM-124》.壓克力、漆、於畫布.160.1×196.3 cm.1965。圖/白石畫廊
AU原以「Artist Union」之名成立於1975年,為日本新達達主義創始人吉村益信號召成立,並於1980年正式更名「Art Unidentified」,積極活躍於國際藝壇。身為《具體誌》發行人的嶋本昭三,於1976年接掌AU後,引入國際交流的信念與行動,推動AU成為國際「郵件藝術」的重要成員之一。1978年至1984年間,AU除發行獨立刊物《AU誌》作為青年藝術家之發表平台外,至2006年共計發行164期。1960年代西方前衛藝術激流派(Fluxus)之父喬治.馬修納斯(George Maciunas)所出版雜誌《FLUXUS》,常可見其引用《AU誌》內容。此外,AU更積極向各地創作者徵詢作品,於1978年末開辦日本首屆郵件藝術展覽,共有來自15國共380件作品聯合展出。投件作品陸續集結出版成《Japan AU》、《Mail Art Book》兩冊,成為日本郵件藝術先鋒代表。
嶋本昭三《無題SHIM-118》.壓克力、底片、畫布.107×103.7 cm.2010。圖/白石畫廊
嶋本昭三於戰後以自身力量突破藝術疆界,同時不忘帶領後輩拓寬眼界、關懷社會,其開創之精神與熱忱透過「AU」得以延續。9月2日開幕當天,3位AU藝術家:神野翼、Ms&Mrシュウ與東清亜紀,將蒞臨現場演出,親自向嶋本昭三致敬。
葉珊( 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