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本刊資料室
1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方璽〉
PIERRE BERGÉ & ASSOCIÉS(巴黎德魯奧中心)∙2109萬3100歐元
印璽呈方形,以壽山石製成,多數色呈紅棕色,鈕處略呈淺棕色。印身四周淺浮雕有幾何式夔龍紋;由上方俯視,印鈕部分為九龍搶珠紋飾,寶珠位於印鈕中央,九龍翻騰於祥雲間,氣勢撼人。印面刻有「乾隆御筆之寶」印文。清代皇帝印璽數量頗豐,其中又以乾隆印璽尤多,據學者考據乾隆印璽多達1800方以上,且材質多樣,除常見的玉質,也見有銅、壽山石等質地,此一拍品即為一例。此拍品於法國巴黎德魯奧中心PIERRE BERGÉ & ASSOCIÉS拍賣行上拍,預估價僅80萬~120萬歐元,然現場競價竟長達15分鐘,最後成交價2109萬3100歐元。
又是一件人民幣破億的拍品,各方紛紛打聽買主是誰,起初只知道是位中國買家,後得知為古董收藏家杜聖博。杜氏並未親赴巴黎,而是由助理代為競標。消息傳出後,中國各大社群軟體大力盛讚杜氏有魄力,讓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得以歸國。但在2016年底、2017年初之際,上海古董大收藏家劉益謙卻跳出來指稱杜氏已與拍賣公司失聯三天,文物可能交割無望。媒體爭相報導,也將杜氏推上了浪尖。幸而有驚無險,杜氏於2017年1月13日至法國提貨,以行動駁斥「落跑買家」之傳言。
圖︱本刊資料室
2〈紫檀照壁〉
南京正大.人民幣1億5000萬元
照壁,又稱影壁,為中國古代建築構件之一,作用與屏風類似,皆是用於遮蔽視線,在建築群中又有擋風、風水講究等功能,依擺放位置於大門內或外而分稱為內照壁和外照壁。照壁多為一字形或八字形,造形上下方多承須彌座,上方則有中國傳統建築之飛簷,照壁中央為照壁心。照壁見有琉璃、磚、石、木等材質,常裝飾有吉祥紋飾。存世照壁不少,其中以北京故宮寧壽宮前作於乾隆三十八年(1773)之〈九龍照壁〉最為知名,長達20.4公尺。
作為建築構件的照壁幾乎不曾見於拍賣場上,然於2016年春拍一件長18公尺的〈紫檀照壁〉於南京正大上拍,挾帶著紫檀材質難得、體積又大等優勢,硬是成為全場目光,拍賣過程中由中國買家與外國買家相互比拼,最後由中國買家一舉拿下,據傳買方為中國民間企業家組合。這件〈紫檀照壁〉雕刻有八仙、八寶、福壽圖、雙獅繡球、龍鳳、麒麟等祥瑞紋飾,雕刻細緻。
圖︱本刊資料室
3 遼11世紀〈鎏金銅大日如來坐像〉
巴黎佳士得.1357萬500歐元
歲末的巴黎好消息一樁接著一樁,除風光奪冠的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方璽〉,巴黎佳士得同日也以1357.05萬歐元拍出一件遼11世紀〈鎏金銅大日如來坐像〉,逾預估價67倍餘,拍賣現場熱血沸騰,據傳最後由兩位「說中文」的電話買家爭奪此物,可猜得買家應是亞洲人。這件拍品也刷新了佳士得在法國亞洲藝術拍賣的紀錄,讓巴黎佳士得該季完美收官。
此一拍品為荷蘭私人藏家Mr. Bisseling舊藏,他於1941年購入,後由其家族傳藏至今,拍賣圖錄上尚見有Mr. Bisseling於1941年親筆所寫的收藏卡片,上面速寫有此件拍品之外觀。同時,也曾出版於H. A. van Oort《The Iconography of Chinese Buddhism in Traditional China, volume II:Sung to Ch’ing(傳統中國漢傳佛教造像)》第二冊宋至清,Leiden:E. J. Brill,1986。遼代的鎏金銅佛留存至今者少見,此件拍品又是當中保存相對完整者。佛像面容圓潤,神情莊嚴,頭戴大寶冠,身著中式褒衣,衣紋皺褶刻劃明顯,跏趺坐於蓮花高台座上,雙手結智拳印。拍品內部鑄有「左巡院驗記官檢」款。
圖︱本刊資料室
4 明〈銅鍍金道教水將像〉
北京東正.人民幣8970萬元
水將像呈站姿,面容圓寬、廣額豎眉、顴骨高挺,雙眼圓睜有神,臉部表情誇張,以顯水將威武之氣勢。造像臉部於兩鬢及下巴處留有濃密的鬍鬚,梳有高髮髻並戴通天冠。身著鎧甲,腰間束帶,周身皆有甲片保護,內裡又著罩衫,外披大帔帛,衣襬雕刻層層有序,帛帶翻飛於兩側。雙手置於胸前右側,緊握旌旗。此造像通體鍍金、保存完好外,高逾2公尺的身軀更甚以往所見的宗教造像。作品曾於1988年於台北故宮「金銅佛造像特展」展出並出版於圖錄中。
台北故宮出版《金銅佛造像特展》中將這件作品定名為「青銅鍍金護法神像」,上拍前經北京首都博物館研究員黃春和考證,認為此一造像與現存於武當山金頂萬聖閣殿內水將像相似,故重新定名為水將像。以人民幣5000萬元起拍,在多位買家競投下,最後以人民幣8970萬元成交。
圖︱本刊資料室
5 清康熙〈康熙帝御寶檀香木異獸鈕方璽〉,印文「敬天勤民」
香港蘇富比.9260萬港元,刷新康熙印璽世界拍賣紀錄
「中國歷來在位時間最長、最強大的君主」的一方方璽,被譽為是蘇富比「拍賣史上最具歷史價值之中國珍寶」,清康熙〈康熙帝御寶檀香木異獸鈕方璽〉印文「敬天勤民」,在2016年香港春拍搶盡鎂光燈焦點。清代帝王用印一直以來都是收藏家追逐的對象,一旦買進也很少再次出現在市場上,清盛期三代帝王中又以康熙皇帝用印流傳不多,更顯此一拍品珍貴。
據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仇國仕介紹,此一方印由西方藏家收藏多年,過去百年間應都是傳藏於歐洲。方印的特殊之處在於其為《康熙印藪》所載119方印中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一枚印,印文「敬天勤民」象徵了康熙皇帝的為君原則外,此一印文更是盛清三帝王皆使用之唯一一例。這件拍品為檀香木質,鈕為異獸形,獸四肢蹲踞於四角,細眼、喙部突出,雙耳緊貼於頭部兩側,刻劃簡單素雅,印文陽文,原應收存於紫禁城乾清宮西暖閣中。現場起拍價為5000萬港元,以9260萬港元作收。
圖︱本刊資料室
6 清乾隆〈乾隆帝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印文「太上皇帝之寶」
香港蘇富比.9148萬港元
乾隆皇帝為有清一朝製印最多的皇帝,目前近半數保留在兩岸故宮及公私立博物館,但據統計仍大概有700餘枚下落不明。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郭福祥在其《明清帝后寶璽》專書中曾描述「乾隆時期每遇重要的國事家事,都要刻製寶璽以為紀念……如果把它們按年代先後排列起來,乾隆一朝重大的國事家事便可一目了然。」乾隆皇帝為清代唯一一位太上皇帝,85歲傳位嘉慶,同時他也為了往後的太上皇帝生活做了很多準備,如興建寧壽宮等。傳位於子,從皇帝到太上皇帝的身分轉變,可說是乾隆人生中諸多轉折之一,以這樣的概念來看這方〈乾隆帝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印文「太上皇帝之寶」,剛好展現作品的重要。
此一方印以新疆和闐青玉製成,交龍鈕,體積甚大,為實際鈐印用的太上皇帝之寶者最大一方。曾於2003年香港蘇富比上拍,此次拍賣現場以6500萬港元起拍,現場競爭激烈,最後以9148萬港元成交,為2016年香港蘇富比春拍古董品項最高價者。
圖︱本刊資料室
7 〈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
香港佳士得.8524萬港元,刷新田黃世界拍賣紀錄
2016年香港佳士得春拍一件〈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上拍,頓時在壽山石收藏圈內掀起一波譁然,因為這件對章的照片已在圈內流傳多年,被大家封為「天下第一對章」。此一對印為田黃質,石質極佳,油潤光澤,也可見田黃的特殊紋理,各淺浮雕刻龍、鳳紋,龍章印文為「皇六子和碩恭親王」,邊款「東風簾卷小紅樓,三月梨花喚錦鳩。曾記玉人將鳳管,隔花低按小梁州。已亥重九後二日,鹿原林佶。」鳳紋章印文為「御賜為國藩輔」,邊款「夕雲歛餘暉,稍稍歸鳥集。清磬林際浮,樵歌峰外急。懷人南斗邊,露下銀漢濕。瑤草春復生,深山共誰拾。紫微內史。」
這個天下第一得來有自,壽山石產於福建,按不同產地又可分為田坑、水坑、山坑等,其中又以田坑出產的田黃為壽山石之極品;另外,此件對章原石品質甚好,經雕刻後對章都各有200公克以上,體積甚大,價值自然不言可喻。此外,兩印皆留有「滄門」款,為康熙年間福建巧匠董漢禹(字滄門)所製。傳聞董漢禹善於製硯及篆刻,存世作品甚少,此拍品雕工極為精妙,為其代表作。另外,印文表明了拍品最初的主人為清末政治要角恭親王奕訢(1833~1898),推測為咸豐皇帝賞賜給胞弟之物。以8524 萬港元成交,實至名歸,據傳為台灣藏家購得。
圖︱本刊資料室
8 清〈翡翠觀音〉
北京匡時.人民幣7475萬元
翡翠屬玉石珠寶類中相當受到買家關注並喜愛的一種品類,今日鑑賞時通常從翡翠料的水頭是否足、顏色變化等方面著手,水頭足且呈深綠無雜質者價值最高,而帶有綠、紫、紅呈色的三色翡翠也備受追捧,拍賣場上可見之清代老翡翠多為手鐲、髮簪等配飾,陳設器不多。由於市場上充斥了許多抽色、抽雜質、添色等作偽技法,導致買家出手意願普遍低落。
此件拍品雕刻成站立觀音姿態,頭頂螺髮,面容細長,著曳地襦裙,衣襬飄逸,右手持佛珠,左手持寶瓶,灑甘露於人間。於2007年在美國第一次上拍,成交價為24萬美金(約為人民幣180.6萬元)。2008年北京匡時上拍,成交價為人民幣1814萬元,翻身十倍。此次上拍再次大爆冷門,以人民幣7475萬元成交,漲幅驚人。
圖︱本刊資料室
9 蒙古17世紀〈銅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爾〉
中國嘉德.人民幣7303萬元
中國嘉德於2016秋拍共推出三場佛教藝術相關專場,並祭出「無底價」策略,吸引大批抱持著「撿漏」心情的買家入場競投,現場人氣和買氣都十分熱絡,多數無底價拍品成交金額十分亮麗,反而少數有底價拍品卻淪於流拍,除說明無底價策略奏效,買家能挹注的資金有限,義無反顧投入高價拍品的情況已是過去式。當中,「哲布尊丹巴─扎那巴扎爾」專拍的唯一一件拍品蒙古17世紀〈銅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爾〉為該季中國嘉德古董器物品項最高價者。
因品相完整且稀罕,原先預估有人民幣破億呼聲的蒙古17世紀〈銅鎏金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爾〉,卻僅以人民幣7303萬元成交,不免有人惋惜;但在如此不景氣的市場中,表現仍是十分可圈可點。這件拍品為現今已知蒙古風格造像中體積最大的一件,高有52公分,為一世哲布尊丹巴像.扎那巴扎爾製作之祖師像。通體鎏金,保存完美,臉呈滿月面,五官端正,眼神柔和雋朗,皆為扎那巴扎爾造像風格特徵;祖師頭戴通人冠,盤腿坐於蓮花座上,雙手交叉置於胸前,各持一金剛杵,衣紋線條流暢,盡顯扎那巴扎爾造像風格之精美典雅。
圖︱本刊資料室
10 清乾隆〈御製「湘江秋碧」琴〉
香港蘇富比.5564萬港元,刷新中國清代樂器世界拍賣紀錄
琴為四藝之一,文人習琴,悠揚樂聲響徹於中國藝術文化上百年。2003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將中國古琴藝術列入「人類口頭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促使世人更加關注琴藝技法及古琴收藏等。古琴拍賣也於2010年前後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峰,唐宋明清古琴盡出,一時間市場好不熱鬧。
出自日本山中商會、後為西藏先鋒探險家F. Bailey Vanderhoef Jr.收藏,並曾於1976年在聖塔芭芭拉美術館展出,清乾隆〈御製「湘江秋碧」琴〉成了2016年香港蘇富比秋季拍賣場上的焦點。連珠式、髹朱漆,漆色完好,通體仿刻梅花斷紋,局部另飾祥雲閒鶴紋,岳山、琴軫等部分為玉製。於龍池納音處有墨書銘,對照御製詩確知為〈四琴詩〉中的「湘江秋碧」。此琴同時為目前乾隆朝有明確文獻記載製作過程的四把御製琴之一,按《清宮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載,此琴做於乾隆十至十一年間,製作過程甚為講究且繁複,足見乾隆皇帝之重視。
春寒料峭,新年開市的鞭炮響徹雲霄,各行各業都在祈求開紅盤。要問2016年拍賣市場好不好過?谷底盤旋,綁緊褲頭怎樣也得過。市場盤整再盤整,理性把持,買家兜裡的錢攢得緊,難有戲劇性表現。一覽工藝品十大排行榜,仍以「明清宮廷」及「佛教藝術」當道,各搶下近半席次,破人民幣億元拍品為兩件,略勝2015年,且十大進榜最低門檻也從2015年的人民幣3622.5萬元提昇至人民幣5008萬元,成績似乎略有起色。
正當2016年秋拍接近尾聲,拍賣界即將進入「農閒」時期,花都巴黎傳來驚人捷報。一件壽山石製的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方璽〉以近人民幣1.6億元的價格落槌,買方為著名的溫州商人杜聖博,消息一出,狂洗中國微博、微信圈。人稱「豆芽哥」的杜聖博以印刷業起家,十多年前一頭栽進古玩圈,目前於北京、杭州等地經營有博琴堂、文榮軒等古玩店。雖然在2017年伊始傳出杜聖博與拍賣公司失聯,此拍品可能無法順利交割之傳聞,幸好於1月中旬完成提貨,杜聖博更在微信發文重申溫州商人重信譽之相關聲明。
除了榮登工藝品十大榜首的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方璽〉,此次進榜者尚有清康熙〈康熙帝御寶檀香木異獸鈕方璽〉、清乾隆〈乾隆帝御寶青玉交龍鈕方璽〉及〈董滄門刻恭親王龍鳳田黃對章〉,看似印璽類商機無限,材質、印文等都是鑑賞條件,當中皇帝用印堪比國家重器,長久以來備受追捧。自2002年起,市場上接連出現幾件清代皇帝用印,更為工藝品十大常客,其中又以2011年秋拍北京保利以人民幣1.6億元拍出的清乾隆〈「太上皇帝」白玉圓璽〉穩坐皇帝印璽世界拍賣市場紀錄。這一次拍出的清乾隆〈「乾隆御筆之寶」方璽〉雖非普遍認為價值最高的白玉用印,仍拍出破億身價,印璽市場後續是否能常開紅盤,值得關注。
工藝品十大的另一焦點為佛教藝術,在如寒冬般的拍賣市場中,佛教藝術年年殺出自己一條路,此次也分占三、四、九名。市場普遍認為因為佛教藝術有宗教信仰為根基,頗受藏家重視外,增值的空間大也是買家願意出手的原因。但風光無限的背後,有人認為佛教藝術市場面臨高價者恆高、低價者恆低的M型發展,缺乏中間價位拍品,是否會影響往後市場發展仍是隱憂所在。同時此次十大排行榜也見有幾項過去較少入榜者,如排名第二的〈紫檀照壁〉及排名第八的清〈翡翠觀音〉等,足見工藝品類品項多元,而敬陪十大排行末座的為久未入榜的古琴拍品清乾隆〈御製「湘江秋碧」琴〉。
2015年工藝品十大由北京保利搶下近半席次,不少人認為是中國拍賣市場復甦燈號,然此一現象其實源於北京保利時逢十週年之故。2016年工藝品十大由海外拍賣公司奪下過半席次,回到過往的常態分布,而中國拍賣公司僅由中國嘉德、北京匡時、北京東正及南京正大各奪下一席作收。而第一名非由著名國際拍賣公司拿下,或也說明品牌光環非萬靈丹,買家要的是生貨、好貨,各憑本事開發貨源勢在必行。
王怡文( 97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