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拉烏爾.德.凱澤:追求繪畫過程中的不可預見性

拉烏爾.德.凱澤:追求繪畫過程中的不可預見性

Pursuing the Unpredictable Process of Painting Raoul De Keyser

2012年10月,比利時畫家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過世時,同樣出身法蘭德斯地區(Flanders)的知名策展人揚.荷特(Jan Hoet)讚揚他是「比利時半世紀以來最好的畫家之一」。

藝術家憑藉他深靜的心襟,發現宇宙間深沉的境地。
—宗白華

2012年10月,比利時畫家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過世時,同樣出身法蘭德斯地區(Flanders)的知名策展人揚.荷特(Jan Hoet)讚揚他是「比利時半世紀以來最好的畫家之一」;美國《紐約時報》、英國《衛報》、《藝術論壇》等西方主流媒體也紛紛刊登訃聞致意,對其生平和藝術貢獻做出總結和評述。

拉烏爾.德.凱澤肖像,攝於2007年。(攝影/Stephan Peleman)

雖然德.凱澤1992年曾獲選參加當代藝術界最具權威性的卡塞爾文件展,並且自此和當今比利時最具影響力的畫家圖伊曼斯(Luc Tuymans)成了比利時繪畫在國際上的兩大代表人物,展覽足跡遍佈西歐各國; 2001年加入紐約頂級畫廊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2007年參加威尼斯雙年展並且獲得一整個展廳展示的殊榮後,作品更是定期進入美國和國際藏家和觀眾的視野,但他從來不是一位在國際舞台上叱吒風雲或被聚光燈照耀的藝術家。

畫家中的畫家

德.凱澤一生安居於比利時小城代因澤(Deinze), 離最近大城根特約40公里,今天人口也不過四萬多,典型法蘭德斯小鎮的田園風光。以著簡樸、真誠、開闊的獨特畫風,貫穿現實的抽象繪畫,受到包括揚.荷特、前德國路德維奇美術館館長卡斯帕.柯尼希(Kasper König)等重要美術館館長和策展人的堅定支持。令人詫異的是,許多藝術家也坦承對他繪畫的喜愛,甚至受其影響—早在1985年,比利時策展人(現任安特衛普當代美術館館長)德.巴赫(Bart de Baere)即寫道:「當你問藝術家們他們欣賞的藝術家時,(德.凱澤)是經常被提到的名字。」 圖伊曼斯就曾多次公開推崇他是「畫家中的畫家」。

德.凱澤的繪畫生涯起步很晚,儘管自小嶄露繪畫天賦,十多歲即在母親經營的小酒館辦了展覽,但1963年,33歲的他才正式學畫。他在代因澤的藝術學院和畫家羅傑.拉維爾(Roger Raveel)學了幾個月的畫後,開始規律地大量作畫,甚至在家附近找了一處農舍充當畫室。值得一提的是,儘管開始了專業畫家創作、展覽的步調,他始終保持公務員兼為地方報擔任藝評和運動記者—以及三個兒子的父親—的多重身分,直到1990年從根特大學行政職務退休。

1960年代,他創作初期受硬邊、極限、波普、觀念、過程等不同國際藝術思潮影響,尤其深受美國抽象畫家艾爾.赫爾德(Al Held)的啟發。他參與了由拉維爾發起創立的「新視野」(Niewe Visie)運動;「新視野」強調以日常現實為創作起點,圖像簡單,顏色明亮,富幽默趣味的取景和敘事等波普繪畫特徵,成為當時比利時藝壇一道鮮麗的風景。作為「新視野」運動的主要成員之一,他在比利時、荷蘭、瑞士、英國各地舉行個展;以法蘭德斯藝術家、「新視野」運動、比利時藝術家等為名的群展也始終未曾斷過。1971年,德.凱澤和「新視野」另外幾位藝術家代表比利時參加了聖保羅雙年展。但他很快就擺脫了拉維爾和「新視野」的影響,發展出獨具個人特色的創作。

拉烏爾.德.凱澤工作室。(攝影/Jef Van Eynde)

毫不留情地作畫

日常生活中所觀看、經歷、體驗的一景一物,構成了他自1960年代以來的繪畫世界。任何平凡無奇的事物皆可入畫,且經常是容易被忽略的細枝末節。他畫客廳一隅、門把、窗戶、百葉窗,畫花園裡的水管、龍頭,畫門前猴謎樹的樹幹、樹梢,畫熱愛的足球運動,從窗戶即可眺望的足球場的綠色草皮、球網、地上用石灰粉畫出來的白線、 角球區四分之一的圓弧線,畫小城裡的利斯河(Lys River)、河畔,獨木舟和舟行水中引起的渦流和條紋,以及許許多多撲朔迷離的圖形——其中不乏出人意料之外的題材,例如自行車手的襪子!從單色畫到用色濃烈、淺淡至透明,大片的色塊,突顯勾勒的輪廓,表現主義意味或含蓄的手勢,或將圖像一直畫到邊框等不同手法,他不斷探索繪畫的基本元素、畫面構圖,以及繪畫和空間的關係。最初仍能辨識出形體的圖案,經過一系列感知的提煉和轉化,輪廓、色塊、線條的不斷簡化,最後達到一種幾乎是抽象的圖像,或者充滿詩意的神秘符號。

2021年拉烏爾.德.凱澤於香港卓納畫廊之同名個展展覽現場。(卓納畫廊提供)

德.凱澤個性低調隱密,曾多次一起參加國際展覽的圖伊曼斯透露,兩人甚至從未參觀過對方的畫室!他在屈指可數的幾次訪談中如此說明自己的創作:「感官上的吸引力對藝術來說很重要,這是精確性的開始。當我創作一幅畫時,重要的是我下的每一筆,畫的每一點都能從感官性、密度和感同身受(sympathy)上獲得驗證。」然而,他也強調不願成為唯美的畫家。他表示「我最終想毫不留情地(ruthlessly)作畫!」他不畏懼使用強烈、尖銳甚至粗鄙的顏色,勇於進行各式各樣的嘗試。「對我來說,繪畫的樂趣很多是在於風險的因素;體驗那些風險。從某方面來說,我是自己的行動者;我為自己設置障礙,以便能征服它們。雖然其中包含某些策略,但絕大多數出於本能。」

德.凱澤經常從事系列創作;在長時間,不同階段,以不同方式窮盡對一個主題或一個圖像模式的實驗和探索。他表示,「這讓創作保持鮮活。對我來說最珍貴的是繪畫過程中產生的不可預見的事,一個動作,出現的一個形狀,突然產生的氛圍。你必須珍惜那些東西,它們很脆弱,如果你施加太多壓力,就會毀了它們。」畫布對他來說,似乎永遠處於未完成的狀態,隨時有可能發生變化,有時甚至把舊作整個覆蓋重畫。他在不斷嘗試新的排列組合和變化轉折中,毫不掩飾地留下污跡和敗筆處。「我很少先畫草圖,所以允許自己犯錯。這是為什麼我保留一些不完美,但對我產生影響的畫;它們教會了我一些事。」圖伊曼斯也看到了畫裡的躊躇、猶疑:「他的繪畫滲透著沉思,有些畫會畫好幾年,在上頭塗顏色重新畫,他的畫裡充滿遲疑和等待。」

飛機在天空留下的痕跡

圖伊曼斯第一次看到德.凱澤的畫作是1986年,在根特舉行的大型比利時藝術國際展;當時,他參加了卡斯帕.柯尼希負責策展的部分。「我立刻意識到我們之間有一些共同點,不只是圖像上的,更多是顏料的觸感(tactility)。」對這位年長他30歲的前輩,圖伊曼斯充滿尊敬和欣賞,認為他是「被嚴重低估了的藝術家」。「鑒於他所處的時代,他自然對波普藝術有自己的評價和判斷,不過他的格局更開闊。他對抽象的掌握和,比方說,美國、甚至德國的抽象畫都完全不同;在某種意義上,他個人對現實或真實的判斷成就了他作為『畫家中的畫家』的地位。如果你問我想到拉烏爾時,腦子會浮現什麼樣的圖像或哪些畫,不一定是克里夫特.斯迪爾(Clyfford Still,美國抽象表現主義領軍人物之一)那樣的畫,而是像阿爾伯特.馬爾凱(Albert Marquet,法國風景畫大師 )那樣的畫。」

拉烏爾.德.凱澤《結構模型》(Maquette for Construct),布面油畫,30×40cm,2007。(© 拉烏爾.德.凱澤/紐約藝術家維權協會(ARS)/比利時SABAM)

德.凱澤終其一生在比利時法蘭德斯小城作畫,但他的畫語言精煉,畫面質感豐富微妙,傳達了一種超越時間和地域的共通情感和體驗。幾片色彩,幾抹線條,就構成了一幅風景;似曾相識,卻又說不清是哪兒,只因為那是人內心中的一處風景,或者說,對某處風景的記憶。自1960年代中期一直跟進他發展的策展人揚.荷特如此形容,他的畫「有如飛機在天空留下痕跡,或彷彿他是從窗簾垂放下的窗戶向外望去。」畫家本人則很少談自己的作品,彷彿害怕因此破壞作品的神秘感,或衍生一些不必要的自傳色彩和故事,而寧願讓圖像游弋於曖昧、模稜兩可之間,除了一些含蓄的暗示,其他任憑觀者想像、揣測和詮釋。

德.凱澤的畫蘊含一股泰然自若的深沉力量,經得起長時間凝視和反覆觀看與琢磨。他的畫簡樸而謙遜,沒有許多現當代藝術強加於作品的思想、理論、哲學、觀念。在深思細慮的安排下,畫家創造出細節豐富微妙,層次綿密生動,充滿底蘊和張力的畫面。他的畫體現了一種即刻性和必要性,他也立刻明白了它的力量。毋庸置疑,一切都自然天成,他的畫是出於必要產生的,這點你可以看得出來,它不是在擺姿態,而是一個真實的存在,是拉烏爾生命的一部分。」談及德.凱澤的繪畫的魅力和力量,圖伊曼斯有著細膩入微的觀察。「就留痕(mark-making)來說,拉烏爾大量使用痕跡的概念。我的意思不是指書寫的筆跡,而是他的留痕看似簡單輕鬆,實際上技藝出神入化,細膩微妙,同時多少赤裸可見。我認為這個誠實和真實的特質,不僅具吸引力,也能挑起某些東西。他的畫,你必須親眼去看,親身去體驗。」

拉烏爾.德.凱澤《穿越》(Across),布面油畫,49.8×70.2cm,2000/2009。( © 拉烏爾.德.凱澤/紐約藝術家維權協會(ARS)/比利時SABAM)

德.凱澤是藝術史上難以被歸類的畫家,自1960年代以來見證了國際藝術潮流的交替更迭,在繪畫被多次宣告死亡又復活下,始終堅持繪畫創作,以不同方式窮盡繪畫的本質。他去世後,對其一生創作的梳理和研究並未放緩腳步,今年更將首次在大中華地區受到大規模的介紹,除了紐約頂級畫廊卓納畫廊在香港空間舉行個展外,北京木木美術館也訂於三月推出德.凱澤大型個展《感應》(見另文專訪),邀請2018至2019年比利時根特市立當代藝術博物館(S.M.A.K., Municipal Museum of Contemporary Art)和慕尼黑現代藝術陳列館(Pinakothek der Moderne)聯合舉辦的德.凱澤回顧展策展人馬丁.格曼(Martin Germann)策劃,除了通過繪畫和紙上作品梳理藝術家五十年繪畫生涯中的不同時期,最特別的莫過於專設一間展廳來呈現比利時畫家和館藏中國古代文物的對話,「以凸顯德.凱澤的藝術理念和有關時間與變易的亞洲哲學思想之間的相近之處」。

余小蕙( 30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