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以抽象重估現實:卓納畫廊拉烏爾.德.凱澤展覽直擊

以抽象重估現實:卓納畫廊拉烏爾.德.凱澤展覽直擊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的香港藝術空間現正舉行知名比利時裔藝術大師,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的同名個展。

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的香港藝術空間現正舉行知名比利時裔藝術大師,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的同名個展。緊接於上年度12月份圓滿結束的呂克.圖伊曼斯(Luc Tuymans)展覽「好運」,德.凱澤個展進一步延續有關比利時當代藝術家的敘述,並呈現兩位大師的創作脈絡所衍生的對話與銜接點。是次展覽是德.凱澤在大中華地區的首場個人展覽,不但概觀藝術家半世紀繪畫生涯中後半部的各種創作實踐,更展示出德.凱澤的創作巧思與其個人專屬的抽象藝術語彙。


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旅程》,2010年,布面油畫,34.3 x 44.1 cm。(© 拉烏爾.德.凱澤 / 紐約藝術家維權協會(ARS)/ 比利時SABAM,圖片拉烏爾.德.凱澤家族及卓納畫廊提供)

拉烏爾.德.凱澤生於1930年比利時東北部城市代因澤(Deinze)。作為一位生長於二次大戰後的比利時青年,德.凱澤自少年時代便開始對繪畫創作萌生興趣,並在1963至64年於代因澤美術學院修讀藝術課程。德.凱澤在其後一直孜孜不倦地潛心創作,直至2012年,這位被《紐約時報》譽為其所處時代最受尊敬的畫家,於家鄉代因澤逝世,享年82歲。在繪畫生涯的初期,德.凱澤主要使用丙烯顏料,其後於1970年代中期切換至以油彩創作抽象繪畫。德.凱澤的畫作多以極簡的幾何元素、零散的圖形和不同彩度的色塊,拼湊出充滿變化的畫面結構。作品中顏色、圖形、線條與邊界之間的銜接和呼應,表現出不同的視覺韻律和節奏,充份展示德.凱澤純粹而屬於自己的抽象風格。

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前方》,1992年,布面油畫,164.8 x 122.9 cm。(© 拉烏爾.德.凱澤 / 紐約藝術家維權協會(ARS)/ 比利時SABAM,圖片拉烏爾.德.凱澤家族及卓納畫廊提供)

這場個展中的作品可以追溯到1990年代,而這個年代也與藝術家崛起的關鍵時刻相吻合。德.凱澤於1992年獲選參展由根特市立當代藝術博物館(Stedelijk Museum voor Actuele Kunst)館長簡.胡特(Jan Hoet)策展的第9屆「卡塞爾文獻展」(Documenta IX),而在此之前,德·凱澤的作品主要在他的祖國比利時展出。畫廊藝術空間中包含德·凱澤1990年代最具標誌性的畫作,例如《前方》(Front)。德.凱澤刻意為畫面背景作出模糊處理,讓淡胭脂、橘紅等色調仿似被霧化,呈現出一種沉靜平和的意象。德·凱澤的細膩用色與筆觸,形成朦朧至鮮明的彩度變化,配合畫面上以深色顏料繪成的零星斑點,併發出明顯的視覺刺激和衝突感,吸引觀者忖量作品在材質與形體表達上的獨特美學。

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風中的三個稻草人》,2006年,布面油畫,90 x 125 cm。(© 拉烏爾.德.凱澤 / 紐約藝術家維權協會(ARS)/ 比利時SABAM,圖片拉烏爾.德.凱澤家族及卓納畫廊提供)

畫廊藝術空間中的另一件作品《旅程》(Passage)中所使用的繪畫工具和技法縱然有限,但所產生的視覺效果與想像空間卻極為豐富。德.凱澤以鈷藍、群青、普魯士藍等不同色調作背景,設置了一系列反覆交疊的色塊圖層,並結合各種充滿富象徵性的微觀細節。乍看之下,德.凱澤的色彩運用和配置仿似充滿不確定性,實則精心繪成,畫面上各個圖層之間相互連結交融、渾然一體,鋪陳出一種緊密的內在動勢。德.凱澤的作品蘊含著藝術家的特殊美學觀念,探討著純粹的圖像要素及超越物質形態的藝術形式。德.凱澤對自身環境有着敏銳的洞察力,而他的畫作更彰顯出他對世俗生活的熱愛。《風中的三個稻草人》(Three Scarecrows in a Gale)的色彩絢爛濃烈,畫面上層由象徵晴空的蔚藍色所佔據,與下半部份的焦黃色塊相互襯托,當中三個稻草人以猩紅色幾何圖形展示,使畫作在具象和抽象之間不斷轉換。德.凱澤的畫作呈現藝術家與外部事物的聯繫,並融合了日常環境中的各種痕跡,而作品建立在真實物件的基礎上,兼具一種特有的粗獷和自然質感。也許誠如德.凱澤在2002年接受採訪時所說的一樣:「我並不想做一個『漂亮』的畫家,反倒是希望能粗糙且無所顧忌地創作。」

拉烏爾.德.凱澤(Raoul De Keyser)個展

展期:2021.01.15-2021.03.06
地點:卓納畫廊(David Zwirner)香港藝術空間(香港中環皇后大道中80號H Queen’s 5-6樓)

陳承焜( 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