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在美源美術館「回歸山水」 三位渡海藝術家的水墨寄情

在美源美術館「回歸山水」 三位渡海藝術家的水墨寄情

開幕當天的座談會由台師大教授白適銘擔任主持人,與台藝大助理教授趙宇脩以及副教授吳繼濤進行深度對談,三位學者針對…
開幕當天的座談會由台師大教授白適銘擔任主持人,與台藝大助理教授趙宇脩以及副教授吳繼濤進行深度對談,三位學者針對參展藝術家所處的時空背景與其生平經歷、創作面貌等層面做出深入淺出的精闢見解與剖析。吳繼濤在「文人書畫.山水家園」一文中指出:「廿世紀中期,偏安退避台灣的文藝青年,曾在經歷40年的輾轉反側中,牽掛出無可名狀的精神感懷,其中最動人的就屬余承堯、張光賓、江兆申的山水家園;換言之,若非1949年兩岸生死別離的時空背景,恐難在他們的藝術中折射出離散鄉愁。」白適銘也表示,創作對他們而言更具有療癒的效果。
江兆申《讀書秋山下》.彩墨、紙.61×98.4cm.1984。(美源美術館提供)
異於渡海三家在大陸時期已經極富名望,此三位藝術家皆是在來台之後、中晚年之際始在不同的機緣下進行創作。自學的余承堯在56歲開始學畫,筆下縝密積疊的奇峻山川之姿是前半生軍旅生涯所見的江山以及對家鄉故土的想望。張光賓於54歲退役後轉任故宮書畫研究與創作並進,於80高齡以後所創的焦墨散點皴、焦墨排點皴以禿筆細密點聚的山石紋理,渾厚蒼莽。趙宇脩認為,張光賓可說是風格最晚成熟的藝術家,到91歲才成熟,直至98歲還不斷在變化。而江兆申為溥心畬的門生,詩文書畫皆絕、亦善篆刻,水墨創作清雅秀潤。此外,張光賓與江兆申在故宮任職的經歷,更讓他們親炙歷代名畫之薰陶,汲取各家之長而內化於心。三位藝術家雖然以傳統文化為根柢,更進一步地解構了水墨畫的制式化構圖與筆墨運行,將沉澱後的情思與山水進行交融,開創出獨樹一格而耐人尋味的嶄新風貌。
張光賓《扇畫》.水墨、紙扇.扇面20×62 cm、扇柄33 cm.2002。攝影/楊椀茹
本次展覽從學術角度切入,併陳三位藝術家在相似的時空際遇之下,以殊異創作手法所詮釋的山水,在承繼傳統的同時亦達到融古而創新的境界,並藉由筆墨的抒懷進行歷史、鄉土與現實的自我探索與回歸,在戰後的水墨新格局中各據山頭。
展覽開幕座談講者合影,左起: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白適銘教授、美源美術館王采玉館長、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學院助理教授趙宇脩以及副教授吳繼濤。(美源美術館提供)
10月14日,美源美術館隆重推出「回歸山水 渡海後的水墨先聲:余承堯、張光賓、江兆申作品展」,即使當日大雨滂沱也澆不熄水墨愛好者的熱情,參與開幕的人潮將展場擠得水洩不通。
這是家畫廊自去年轉型為美術館經營模式之後的第二檔展覽,致力延續與推廣創辦人王賜勇的藝術理念,並以余承堯與林壽宇為主要研究對象。因此,在本次展覽以余承堯(1898-1993)所處的時代性、創作背景為切入點,結合同時期的張光賓(1915-2016)與江兆申(1925-1996)的水墨創作共同進行參照,展出山水畫作與書法對聯。館長王采玉表示,「我一直在思考,對我來說什麼是真正的文人,他們都有符合嫻熟詩書畫的條件,而且這三位也都是我父親生前相當重視的書畫家。」
余承堯書畫作品,左為:「栽培心上地 涵養性中天」對聯.131×32.8 cm×2;右為:《長谷急流》.彩墨、紙.117.5×43.1 cm。攝影/楊椀茹
楊椀茹 (Yang, Wan-Ju)( 137篇 )

典藏ARTouch採訪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