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市民相聚、感受生活,相約在高雄市立美術館

市民相聚、感受生活,相約在高雄市立美術館

高美館走過1/4個世紀,如何繼續以創新的形象,凝聚大眾對美術館的關注,同時期待高美館作為為飛揚大高雄、城市美好生活而持續努力,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高美館「戶外公共環境(迎賓空間)」示意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修館,不休館,一直是高雄市立美術館(簡稱高美館)館長李玉玲的良苦用心。然而,精彩展覽接踵,高雄市民卻未展現相對的熱情,讓展場冷清,殊為可惜。
眾所皆知,李玉玲館長赴高雄履新以來,嘔心瀝血,不斷引進優質展覽,同時,也付出相當心力,進行高美館內外空間改造,一心希望送給高雄市民,一座更友善的美術館。
所謂的友善美術館,即高美館作為一座市民相聚與感受生活的美術館,能夠成為城市美好生活的存在,而非冷冰冰的白盒子空間,悶著頭孤芳自賞。
29日難得走訪高雄,並留宿一夜,早上起來,約了台北來的朋友,一起到高美館走走,一探究竟。可能是受疫情影響,加上週末假日,到高美館走動的人,實在不多,悵然之情,油然而生。
我們一行人在美術東二路下車,目線所及,就明顯感受到高美館的容顏,變得更明朗開放。對於一個成立於1994年,已經使用1/4個世紀的公立美術館,承襲著許多前人的認知與美學經驗。25年後生活形態、科技能力,大大不同,如何大破大立,與時俱進,成為當務之急。
現年57歲,曾在台灣、日本、美國完成教育,擁有美術史及建築史學系博士學位的李玉玲,在接手第一個法人化美術館之際,立即採取雙軌並進策略,一方面作美術館環境、空間的改造,同時優化高美館展覽跨度與品質,全力以赴。
高美館是在2017年正式地轉型為行政法人,新形態的美術館改造,少不了龐大預算的支持。文化部長鄭麗君十分理解李玉玲的雄心大志,既然願意遠從台北南下高雄長住,掌理高美館的大小事物,在疼惜與支持前線將帥的心情下,透過文化部前瞻基礎建設的大力注資,高雄市政府典藏經費增額挹注,與眾多民間企業的合作,以及國內外藝術家的慷慨捐贈,方能致力於行政系統、典藏策略、美術館園區內外景觀空間的改造與轉型。
台灣當代藝術家梁任宏的雙向公共藝術作品《反ㄧㄥˋ派》,如鹿又像犬,可以運行轉動,讓民眾可以觸摸互動,落實親和空間的概念。(簡秀枝提供)
一踩進高美館偌大庭園,感覺上就是不一樣。視野更寬廣、更遼闊,成排老樹經過整理後,更見俐落。荷花池畔,蜿蜒的人行道沿著四周環繞,成為親子、情侶漫步談心的好去處。
而廣場內,台灣當代藝術家梁任宏的雙向公共藝術作品《反ㄧㄥˋ派》,如鹿又像犬,可以運行轉動,讓民眾可以觸摸互動,落實親和空間的概念,民眾在觀看觸摸中,彷彿與美術館作了直接連結,意義不俗。
高美館「一樓雕塑大廳」示意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進了美術館,更看到李玉玲門廳與展間改造的專業高度,她與團隊喊出「新型態美術館」,一路持續將美術館體質轉型。截至目前,已完成最具指標性的104、105展覽室「光間」改造,獲得諸多國內室內設計獎項正面肯定,並陸續推出美術館自創品牌「高美書屋」及「高美之友」,「多元史觀特藏室」的建置與全新啟用的三樓展覽空間,都令人眼睛為之一亮。
在李玉玲館長任內,高美館舉辦了數檔與國際指標型博物館合作的大型特展,例如「裸:泰德美術館典藏大展」、「太陽雨:1980年代至今的東南亞當代藝術」以及「刺青─身之印」,都是擲地有聲的優質展覽,深受肯定。
2月26日高美館在台北舉行媒體新春茶會,李玉玲館長親自主持,她也特別表達對文化部長鄭麗君以及高雄市政府的感謝,因為透過文化部預算挹注,讓高美館在營運升級、館舍整建、藝術扎根以及典藏南方藝術家關鍵作品等面向,都能夠往前跨一大步;而高雄市政府對典藏經費的增額挹注,也讓高美館首度啟動國外藝術家作品的典藏,例如美國觀念藝術先鋒約瑟夫.科蘇思(Joseph Kosuth)、日本藝術家須田悅弘(Yoshihiro Suda)、橋本雅也(Masaya Hashimoto)、柳美和(Miwa Yanagi),以及來自盧森堡的藝術家謝素梅等人的經典作品,擴延高美館的國際脈絡及典藏格局,在在令人雀躍。
而在空間改造上,高美館也獲得中央的鼎力支持,逐漸上路,為高美館的改頭換面,帶來期待。館前廣場、東側迴廊改造、迎賓空間,藉由設置藝術造型頂棚,使廣場空間更具指向性,迴廊造型也更顯活潑,西側的綠廊道,是未來親子活動的場域,富涵想像空間。
關於園區西側即將新築的區域型典藏庫房的擘劃,李玉玲館長解釋到這是結合專業法人機構的另兩所友館高雄市歷史博物館與電影館,共同以的「跨域築憶,典藏南方」的願景,構築「城市典藏記憶庫」的大美術館計畫。分二期工程,與美術館在園區作串聯,展現了高美館的強烈企圖心。
我們一行人,在高美館行銷小組主任陳茹萍等人熱心引路下,逐層體驗,以眼見為憑,分享高美館一步一腳印,改造蛻變的豐饒成果。
高雄市立美術館「南方作為相遇之所」展覽現場。(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尤其令人興奮的是,在改造工程中,仍持續推出優質展覽。改造過後的美術館三樓展覽室,目前是「大南方多元史觀典藏特展室」,精選高美館館藏1930年代至1960年代的作品,加上文獻、檔案,討論南方概念的形塑和可能性。透過館內典藏作品,扣合南方相關議題規劃常設展覽,讓高雄市民逐步建立認同,並藉由藝術塑造這座南方城市的圖像記憶,令人印象深刻。
值得一提的是,該展覽特別以人文薈萃的50年代南部畫會的交陪情境,以時間軸的觀念、劇場性的沙龍氛圍,牽起張啟華、劉啟祥、莊世和等南部知名藝術家與寫生有關的典藏作品,以此探討現代藝術在南方發展的歷史脈絡。並有張啟華《旗后福聚樓》VR虛擬實境以及另外14件AR擴增實境作品,讓民眾親自體驗。
林玉山創作於1943年的屏風畫作《獻馬圖》,是藝術家早期創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成為高美館重要藏品。(簡秀枝提供)
而台灣國寶級藝術家林玉山,創作於1943年的屏風畫作《獻馬圖》,是藝術家早期創作中最重要的作品之一,也成為高美館重要藏品。根據林玉山兒子、前故宮副院長林柏亭表示,20多年前,父子間曾討論把3件大型屏風作品,捐贈給國內的美術館,當時高美館的館長黃才郎,一聽到消息,捷足先登,一眼看中《獻馬圖》的故事性,就把作品帶回高美館。
然而,《獻馬圖》因大時代的環境,變遷塵封近60年,原本4屏的作品,右半兩屏因蟲蛀及潮濕而損壞。1999年,高齡90多歲的林玉山,在黃才郎館長的請託鼓勵下,憑記憶重畫復原,留下新舊筆痕的寶貴真跡。
可喜的是,現在該遺作,結合了AR擴增實境方式,透過科技應用,還原創作、塵封到面世的歷歷往事,重新呈現在觀眾面前,讓觀眾、作品與時代的糾葛展開對話,非常生動。
而前輩藝術家劉啟祥1939年的作品《畫室》時值新婚,透過擴增實境,緩緩流洩的寧靜樂音下,體驗藝術家當年家庭生活的喜悅與創作的張力。當民眾佇立高美館展廳裡的老作品面前,看到前輩藝術家劉啓祥畫作與科技應用結合,讓時光倒流,如同過往回憶的重現。藝術的永恆性,以科技的展示方式與觀眾「相遇」而完整呈現。
鄭世璠的《三等車內》,也因為科技的運用,把生活故事,說得更鮮活生動,有如台版杜米埃 (Honore Daumier)三等車廂 (The Third-class Carriage),令人感動珍惜。
至於徐永旭的「以光織界」展覽,以及「奔.月—劉國松」大展,都是精彩可期。劉國松展中有借自美國哈佛大學收藏的《寒山雪齋》,與臺灣闊別半世紀,舊作團圓,有如電影劇情,令人動容,都是民眾走訪高美館時所不可錯過。
高美館「戶外圓形廣場」示意圖。(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
高美館走過1/4個世紀,如何繼續以創新的形象,凝聚大眾對美術館的關注,同時期待高美館作為為飛揚大高雄、城市美好生活而持續努力,值得我們拭目以待。
感激李玉玲館長所率領的高美館團隊,孜矻付出,也寄語身在福中的大高雄民眾,多抽點時間,到高美館走走。讓我們把市民相聚、感受生活,都相約在高雄美術館。
高雄能大展鴻圖,也許,就從藝術文化的生根開始!
簡秀枝 (Katy Shiu-Chih Chieh)( 303篇 )

典藏藝術家庭社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