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重要的宗教信仰之一──佛教,不但在歷史上、甚至在21世紀的今天仍深深地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在佛教的眾多神祇之中,受到廣大信徒們崇拜及愛戴的,莫過於代表著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Bodhisattva Avalokiteśvara)。觀世音,是梵文Avalokiteśvara的意譯,意為「遍觀世間音聲者」。在中國唐代因避太宗李世民(生卒年為598~649,626~649在位)名諱,略去「世」字,簡稱「觀音」。在佛教的三大淨土世界中,即以藥師琉璃光如來(藥師佛)為教主的東方淨琉璃淨土世界、以彌勒佛為教主的兜率天淨土世界,和以阿彌陀佛為教主的西方極樂淨土世界,影響最大、廣受東亞信徒崇拜的還屬西方極樂世界。做為西方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左脅侍,且是慈悲之化身的觀世音菩薩,其名氣和影響極大,特別是在大乘佛教淨土宗廣為流行的中國,以及受其影響的日本和韓國所共同構成的東亞文化圈中,阿彌陀佛信仰與觀音信仰相輔相成,可以說阿彌陀佛信仰影響著觀世音崇拜,而觀世音崇拜也促進了阿彌陀佛信仰,二者深入民間,造就了「人人念彌陀、戶戶拜觀音」的盛況。而觀音的形象,也因為其信仰的廣大流傳,在藝術史上歷經了不同的變化,產生了許多不同的形象。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東亞觀音菩薩「女神」的形象,然而這位菩薩在印度、尼泊爾、西藏、斯里蘭卡以及東南亞卻從未曾被當作「女神」所信仰;觀音從「男神」變為「女神」似乎是中國或者受其影響的東亞文化圈中特有的現象。
圖1 尼泊爾14至15世紀〈銅鎏金寶石鑲嵌蓮花手觀音像〉,29.2×8.8×5.4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MAK-1298。圖∣王靜靈
圖2 中國北魏512年〈銅鎏金觀音像〉,17.7×7.5×4.5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RAK-1989-2。圖∣王靜靈
觀音菩薩在印度的造像始於貴霜王朝(30~375),此時期的觀音經常被再現為「蓮花手觀音」(Padmapāni),即手持蓮花者。蓮花是佛國淨土與佛教諸神心性本淨的象徵,作為救度六道眾生的菩薩,多以持蓮花做為標誌。然而,僅從手持蓮花這個特徵並不足以辨識該菩薩就是觀音,其最明顯的特徵是所戴的寶冠正中有一尊阿彌陀佛像,根據《觀無量壽經》和《觀世音菩薩授記經》的記載,觀世音菩薩將是阿彌陀佛入滅以後繼承祂而成佛的。「蓮花手觀音」造像的傳統在南亞以及東南亞的佛教造像傳統中一直被沿用,如展出的一件14至15世紀的尼泊爾〈銅鎏金寶石鑲嵌蓮花手觀音造像〉(圖1),雖然手中的蓮花已佚,但根據觀音的左手拇指和食指接觸的姿態可判斷,原來的造像應為手持蓮花的「蓮花手觀音」。早期中國的佛教造像也受印度造像的影響,如展出的一件紀年512年的北魏〈銅鎏金觀音像〉(圖2),除了手中所持的蓮花,在風格上造像平行的衣紋線條也顯示來自笈多王朝時期(320~540)造像的因素。
圖3 中國唐〈銅鎏金觀音像〉,16×6×4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MAK-78。圖∣王靜靈
唐代以後,觀音的造像改為以手持楊柳、淨瓶取代手持蓮花的造型(圖3),或稱「楊柳觀音」,一手持楊枝,一手持淨瓶,表示觀音以楊柳沾取淨瓶中的甘露水,佛法灑淨人間,消除眾生的垢濁煩惱,以「楊枝淨水」除病消災。此時期也是觀音造像在中國歷經「本土化」的關鍵時期。各種不同的觀音圖像透過工匠與藝術家之手被創造出來。「水月觀音像」相傳是唐代畫家周昉(約730~800)所創,其「筆法柔麗、形象端嚴」的觀音妙像,為後世繪畫與雕塑爭相仿效。展出的一件遼或金時代的12世紀〈木雕水月觀音像〉,體態優美、神形備俱、法相莊嚴,堪稱同類型作品中的最高傑作(圖4-1)。此件作品於1939年購於美國紐約,原來外層被明清時期的彩繪漆層覆蓋,經博物館的修復師在1960年代研究,發現表面彩繪漆層之下還留有原來的彩繪,於是將表面彩繪漆層剝除,最後終於顯露出水月觀音的原貌。除了在造型風格上堪稱傑作,此件觀音造像衣著上還留有原來的「截金」裝飾圖案,截金技術廣泛應用於日本漆器、佛畫以及木雕造像上,相傳此一技術傳自中國,然而在現存的中國作例中卻十分罕見。故此件〈木雕水月觀音像〉做為早期中國截金技術的遺留例證,在中國美術史上的地位極為重要。
圖4-1 中國遼或金〈木雕水月觀音像〉,117×111×74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MAK-84。圖∣王靜靈
「白衣觀音」的圖像就已廣泛流行。後來「白衣觀音」和「送子觀音」兩者的圖像甚至相互借用融合。白代表純淨,又代表菩提,凡絕斷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通稱菩提,而菩提之心即菩薩之心。「白衣觀音」除了以繪畫的形式來表現外,中國福建德化窯所燒的瓷色晶瑩潔白,用來再現「白衣觀音」可說是再適切不過,活動於嘉靖年間,明代著名的瓷塑家何朝宗(1522~1600)所塑的〈渡海觀音〉(圖5),衣紋流暢、形象逼真,以德化瓷細膩的質地和獨特的象牙白來展現觀音樸素典雅的風韻。與德化白瓷為對照,景德鎮燒造的素三彩觀音像則以素三彩裝飾布滿觀音的衣袍,身體、面部卻留白(圖6),兩者並置,在視覺上形成強烈的對比。
圖5 中國明代德化窯何朝宗〈渡海觀音〉,高51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MAK-594。圖∣王靜靈
圖6 中國清代景德鎮〈素三彩觀音像〉,高19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RBK-15870。圖∣王靜靈
中國民間傳說觀音菩薩有許多的化身,「魚籃觀音」就是其中之一。有關「魚籃觀音」化現的故事,宋濂〈魚籃觀音像讚序〉曰:「予按《觀音感應傳》,唐元和十二年,陝右金沙灘上,有一美豔女子,挈籃鬻魚,人競欲室之。女曰:『妾能授經。一夕能誦《普品者》,事焉。』黎明能者二十。女辭曰:『一身豈堪配眾夫耶?請易《金剛經》。』如前期。能者復居其半。女又辭,請易《法華經》,期以三日。唯馬氏子能。女令具禮成婚。入門,女即死。死即麋爛立盡。遽瘞之。他日有僧同馬氏子,啟塚觀之。唯黃金鎖子骨存焉。僧曰:此觀音示現,以化汝耳。言訖,飛而去。自是陝西多誦經者。」故「魚籃觀音」又稱「馬郎婦觀音」。展出的一件碑拓,描繪的就是「魚籃觀音」的形象,上有「慈聖宣文明肅貞壽端獻皇太后之寶」印及贊文:「大士應跡,普濟眾生。串錦就市,飄然浪行。聖心廣運勒石流通,以綿國祚億萬斯齡。」說明此碑為明神宗之母,慈聖皇太后(1542~1614)所贊助(圖7)。孝定皇太后篤信佛教,北京市阜城門外八里,有慈壽寺,即慈聖皇太后出資,於萬曆四年(1578)二月開始修建,萬曆六年秋竣工。慈聖皇太后在修建的慈壽寺中,還建了一座九蓮閣,閣中供奉九蓮菩薩,時人更附會皇太后為九蓮菩薩轉生。據《明史.悼靈王傳》記載:「悼靈王慈煥,莊烈帝第五子。生五歲而病,帝視之,忽云:『九蓮菩薩言,帝待外戚薄,將盡殤諸子。』遂薨。九蓮菩薩者,神宗母,孝定李太后也。」
圖7 中國明代〈碑拓魚籃觀音像〉,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RP-P-1962-348。圖∣王靜靈
20世紀初日本漆藝大師白山松哉(1893~1923)所製的蒔繪書箱上,所描繪的觀音係根據近代日本畫之父狩野芳崖(1828~1888)的絕筆〈悲母觀音〉所作,漆匠以金、銀呈現華麗絢爛的強烈視覺魅力(圖8)。值得注意的是,在狩野芳崖的原作中,觀音的面部帶有鬍鬚,是以「男神」來表現,而在白山松哉在他的蒔繪書箱上,卻選擇以「女性」的形象來再現「悲母觀音」。除此之外,展覽還展出若干歐洲仿製的觀音像,例如18世紀上半的一件可能製於德國安斯巴赫(Ansbach)的錫釉陶器,在造型上明顯可辨是以福建德化窯的白瓷觀音像為典範(圖9);而另一件17世紀末至18世紀初由荷蘭德爾夫特(Delft)所製的觀音陶塑(圖10),則是以江蘇宜興的陶塑為典範,兩者皆代表了18世紀歐洲在成功燒造出瓷器之前對中國陶瓷的仿效與追求。
圖8 日本明治時代白山松哉〈蒔繪悲母觀音書箱〉,22.9×18.9×4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AK-C-2012-13。圖∣王靜靈
圖9 德國安斯巴赫約1720~1750年〈錫釉觀音像〉,高65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BK-1955-420。圖∣王靜靈
圖10 荷蘭德爾夫特約1680~1720年〈觀音像〉,17.7×6公分,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藏,BK-1968-126。圖∣王靜靈
即日起至10月17日,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Rijksmuseum Amsterdam)舉辦「觀音—不同面貌的男神與女神(Guanyin:God en godin met verschillende gezichten)」特展,邀請博物館觀眾,透過不同區域(包括中國、日本、尼泊爾、西藏、印尼、歐洲等)以及不同藝術媒材(如陶瓷、金銅佛、木雕、漆器、碑拓、版畫等),一起認識從6到20世紀觀音的豐富多變的形象。
觀音—不同面貌的男神與女神
地點:荷蘭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展期:4/20~10/17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