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文心藝所「羅尼‧霍恩」首個展,與葉曉甄談創作的詩意與感受

文心藝所「羅尼‧霍恩」首個展,與葉曉甄談創作的詩意與感受

Roni Horn Solo Exhibition at Winsing Art Place, A Conversation with Yeh Shiao-Jen on Art’s Poetic Qualities and Feelings

不論是在文學、影像、雕塑,羅尼‧霍恩都嘗試著透過細微的差異,引導觀者發揮敏銳觀察力,從中找到差異所造成的全新視角。就像成對鳥系列攝影《Untitled, No.14》,兩個影像中的鳥乍看相似,但每一根羽毛其實都不一樣,都是對於差異、獨特和可變性的痕跡,而不將事物定義在某個既定想像也實踐在她個人對於身分認同的想法。

藝術家羅尼‧霍恩(Roni Horn)於1970年代開始便時常前往冰島,她回憶道在那邊閉上眼睛騎摩托車,光是伸出舌頭都可以感受到這裡的風景,景色不是用視覺、用理性去理解,而是整體的氛圍與體驗,這是大自然給她的意涵,也成為她創作中重要的養分,她作品總是以簡潔的語彙作為視覺特徵,並從中映照出對於文學、環境、氣候、身分認同的關懷。幸運的是,這位重量級的藝術家在今年(2023)4月,於文心藝所帶來她在台灣的首次個展。

這次個展主要展出羅尼‧霍恩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雕塑及攝影,展覽作品可大致分為五個部分,分別是兩件玻璃雕塑《Black Yes》(2000)和《Untitled(“At night her head, heavy with unappeased cravings, sat on her shoulders, like a coconut with its nat of monkey like hair growing freakishly inside the shell”)》(2018-2020)、兩件長條形雕塑《White Dickinson》(2006-2007)、兩件人像攝影連作《Untitled(Weather)》(2010-2011)、泰晤士河的攝影連作《Still Water(The River Thames, for Example)》(1999),以及成對鳥系列攝影《Untitled, No.14》(1998/2007)、《Untitled, No.16》(2018)。

羅尼‧霍恩,《Untitled(“At night her head, heavy with unappeased cravings, sat on her shoulders, like a coconut with its nat of monkey like hair growing freakishly inside the shell”)》(2018-2020),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文心藝所在展覽開幕當天(4月15日)也特別舉辦了文心藝術基金會執行長葉曉甄與藝術家羅尼‧霍恩的對談講座。從這場展覽的布展、觀看、感受、創作等面向來討論,不用艱澀難懂的詞彙阻隔在一般觀者與藝術作品之間,選擇以淺顯易懂的對話,引領觀者一同走入一個由感受、感知、朝向內在連結的當代藝術認識路徑。

文心藝所「羅尼‧霍恩」個展展覽現場,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展覽是創造一個整體體驗

講座一開始,葉曉甄首先感謝藝術家羅尼‧霍恩願意來文心藝所舉辦她在台灣的第一個個展,這對文心藝所有著重大的意義,代表這個場域是受到藝術家認可的。這次不管是展出的作品、還是布展的過程,羅尼‧霍恩都親力親為,可說是把關了這個展覽所有的細節,足以展現藝術家對於這個展覽的重視。羅尼‧霍恩也表示對她來說展覽重要的不只是展示物件,而是整體體驗,要塑造這個體驗必須有一個很懂作品的人來細細打造。

葉曉甄接著說明這次展覽的緣起,她與羅尼‧霍恩的玻璃雕塑作品開始結緣是在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當時看到灑落在展場的玻璃碎片非常感動,玻璃雕塑似乎呼應了她的內心——在看似堅強的外表下,其實有著非常柔弱的一面。之後文心藝所便購藏了一件羅尼‧霍恩的淡粉色霧面玻璃雕塑《Untitled(“At night her head, heavy with unappeased cravings, sat on her shoulders, like a coconut with its nat of monkey like hair growing freakishly inside the shell”)》。這次展覽也展出了這件玻璃雕塑作品,特別的是,羅尼‧霍恩為了呼應這件雕塑,直覺式地挑選了另一件較粗糙的黑色的玻璃雕塑《Black Yes》,兩者一深一淺、一光滑一粗糙的質地在展場內洽好呈現出某種對話關係,而《Black Yes》也是藝術家自己的收藏,更是首度在公共場合展示。

延伸閱讀|優商而藝.厚藏則展:葉曉甄「文心藝所」結善緣

羅尼‧霍恩,《Black Yes》(2000),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我無法跟不喜歡水的人相處

葉曉甄接著點出羅尼‧霍恩的作品時常呈現「水」不同的質地,像是玻璃雕塑外觀上看起來像是一墰清澈透明的水,這次展出的《Still Water(The River Thames, for Example)》亦是一系列泰晤士河水波的攝影平版畫。從作品我們可以看到縱使只是一個小的影像局部,河水紋理與顏色卻有極大的變化,羅尼‧霍恩會在水的影像上標示數字,數字會對應到畫面下方關於文學、電影、詩句的引用,像是一種對影像的註腳,不過卻破除文體中註腳既定的邏輯連動,帶給觀者像是蒙太奇般無限又私密的對應連結。另一攝影連作《Untitled(Weather)》羅尼‧霍恩拍攝一名女人在冰島各地溫泉與泳池的情景,影像呈現水波與光影的細緻變化,這系列攝影的六張照片乍看之下會誤以為是重複的影像,但仔細觀察後,發現光影與模特兒的神情皆有細緻差異,影像捕捉的是不同階段的時間,也反映了周圍不停流動的環境。

羅尼‧霍恩,《Untitled(Weather)》(2010-2011),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葉曉甄好奇提問那「水」對於羅尼‧霍恩是不是有什麼重要的影響與連結關係?羅尼‧霍恩笑著坦率回答「老實說,我對水並沒有特別有連結,但我只覺得我無法跟不喜歡水的人相處。我跟水的關係很一般,水隨處都有,不過水的確像一面鏡子,也會創造一些像是蒸氣、水滴的不同感覺,特別是現在氣候變遷也導致水有極大的變化。」從回答可以看出羅尼‧霍恩對於水這個元素並沒有既定的定義,將之視為一種具有不同狀態的媒介,這似乎也顯現她對創作的思考並非是為了找到單一認識路徑,而是為了挖掘更多可能性,而這個思考也在接下來的對談中得到應證。

文心藝所「羅尼‧霍恩」個展展覽現場,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語言具有千變萬化的可能

另一值得我們關注的是,葉曉甄表示羅尼‧霍恩私底下曾說她來自一個猶太家庭,其中影響她最深遠的是文學與藝術。從這次展覽展出的系列攝影《Still Water(The River Thames, for Example)》與長條形雕塑《White Dickinson》中也可以看出她對文學的高度興趣。羅尼‧霍恩接著說明她認為文學對她來說是旅行的一種方式,它是一種可以去了解不同文化的媒介,她很早便開始閱讀不同的書籍、小說、報章雜誌等,閱讀帶給她一個非常安靜的空間,她坦言非常喜歡獨自一人的感覺,她的生活幾乎90%都是與自己獨處,這個安靜的空間反而讓她跟整個人類群體的關係變得更好。

羅尼‧霍恩,《White Dickinson》(2006-2007),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至於在《White Dickinson》上的文字,其實是來自於美國詩人艾蜜莉‧狄克森(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的詩集和公開信件的片段。在不同的角度下,《White Dickinson》上的字母會解構成白色幾何方塊,從具有具體辨讀意義的文字成為了僅具節奏感的色塊。羅尼‧霍恩解釋這也代表著語言有著比我們想像的更多、更千變萬化的可能,尤其是顯現在「詩」的特性上。

羅尼‧霍恩,《White Dickinson》(2006-2007)局部,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另外,她選擇狄克森的詩集的原因還包括,她是美國19世紀非常重要的詩人,從小就住在父母親的家,直到長大都沒有離開過這個小小的地方,但是卻可以透過文字以細膩的觀察來洞悉世界運作的方式,寫作對象一點都不特別,珍貴的是她卻願意寫出來,讓一個平凡的事物延伸出許多不同意義與體驗,帶領我們去重新探索這個世界。羅尼‧霍恩也特別提到另一吸引人之處,是她的寫作並不是為了出版,不是為了跟想像中的觀眾對話,而是與自己、與家人朋友間的密語。

差異所造成的全新視角

羅尼‧霍恩與艾蜜莉‧狄克森似乎具有共同看待世界的方式——欲對世界既定的認知找到一個新的角度去詮釋,不論是在文學、影像、雕塑,羅尼‧霍恩都嘗試著透過細微的差異,引導觀者發揮敏銳觀察力,從中找到差異所造成的全新視角。就像成對鳥系列攝影《Untitled, No.14》,兩個影像中的鳥乍看相似,但每一根羽毛其實都不一樣,都是對於差異、獨特和可變性的痕跡,而不將事物定義在某個既定想像也實踐在她個人對於身分認同的想法。

羅尼.霍恩,《Untitled, No. 14》(1998-2007),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當講座中葉曉甄好奇詢問羅尼‧霍恩有關身分認同的看法時,羅尼‧霍恩回答身分、識別的概念對她來說是一個錯誤的標籤,「為什麼我們要給每一樣東西身分?的確我們現在需要知道他叫什麼名字?但為什麼去區別頭銜或男生女生?在我的作品中我會特別去描述雌雄同體的概念,這個概念對我來說是為了讓界線模糊,我們應該要去融合、而非區隔,要可以在光譜中選擇任何一個適合的點,這是我對身分的表述,也是我自己的認同,更是創作中不停思考的問題。」

講座最後,葉曉甄感謝今日來參與的所有人,也謝謝一路上支持她的工作夥伴,一個好的展覽是需要集結大家的力量共同完成。她也提到今天並不是一個適合看這個展覽的日子,因為來參加開幕的人潮眾多,會影響到觀看時的心境,再加上是雨天,照射進展場的陽光並不充足。她邀請大家,可以另外找個有陽光灑落並且人少的日子,再次走進這個展場,打開自己的心與思緒,以非語言的方式去和作品進行對談,如同羅尼‧霍恩在冰島一般,用整個身體的感知去享受空間、光線、作品所帶來的氛圍體驗。

延伸閱讀|文心藝所台灣首個展:如水般流動,羅尼.霍恩作品中的詩意隱喻

文心藝所主理人葉曉甄(左)與藝術家羅尼‧霍恩(右)合影。文心藝術基金會提供。

羅尼・霍恩(Roni Horn)個展

日期|2023年4月15日-7月16日
時間|星期三 – 星期一 10:30-18:30 (星期二公休)
地點|文心藝所(內湖區寶湖里13鄰民權東路六段180巷10弄6號1樓)

陳思宇(Sih-Yu Chen)( 93篇 )

藝術研究者。主要關注計畫型藝術創作、表演藝術、電影與當代影像,以及其他任何好玩的事。文章散見於日本媒體《artscape》、《典藏ARTouch》、《藝術觀點ACT》等,現任典藏雜誌社編輯及Podcast《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E-mail: sihyu0322@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