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能量之地」的新地標:撒部.噶照豐濱海岸公共藝術新作及其意涵

「能量之地」的新地標:撒部.噶照豐濱海岸公共藝術新作及其意涵

港口部落乃至東海岸代表性藝術家之一的撒部.噶照(Sapud Kacaw)為位於台11線60.5公里處的石門班哨角休憩區,創作了一件全新的公共藝術作品《能量之地》,取代過去近十年來的打卡熱點、卻受地震、風蝕等而坍塌的「石門雙心」石雕裝置。

受花蓮縣豐濱鄉公所之邀,港口部落的阿美族藝術家撒部.噶照(Sapud Kacaw)為位於台11線60.5公里處的石門班哨角休憩區,創作了一件全新的公共藝術作品《能量之地》,取代過去近十年來的打卡熱點、卻受地震、風蝕等而坍塌的「石門雙心」石雕裝置。

撒部.噶照(Sapud Kacaw)創作發想多與部落故事有關,以生活周遭可見的土壤、漂流木等天然媒材融入建築工法為其作品特色,本次新創作品-Karanaman的形象深化與在地人文連結,藉此作品回顧這路段曾經的記憶。(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石門班哨角所在地被當地人稱為「Karanaman」(阿美語「吃早餐的地方」之意),因交通不便的古早時期,出門北上的阿美族人清晨從港口部落步行五公里,約莫日出時分在此歇腳,享用隨身攜帶的早餐,補充體力後繼續上路。「Karanaman」為《能量之地》注入靈魂,而這件新作的整個企畫與設置過程,也代表著近年來地方行政單位在通常為觀光而設的公共藝術專案中,日益明確的在地意識與想像。與十年前隨海岸工程而設立公共裝置「石門雙心」時相比,與在地生活與文化密切關聯的故事性成為直接轉譯在作品中的重點。

「就是這裡了,吃早餐吧!」在過去,徒步還是主要交通方式的年代,港口部落阿美族人,若欲前往豐濱村行政中心或花蓮,往往ㄧ大清早出發,由南向北,走至此處,時間大約就是早餐時分,族人們會說聲”karanaman”,意思是「就是這裡了,吃早餐吧!」這一方地,是族人們迎著太平洋的微風朝陽,身心暫歇,補足能量,繼續前進之所。(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如今已是港口部落乃至東海岸代表性藝術家之一的撒部.噶照,曾於青年時期背井離鄉前往北部務工,返鄉後在部落傳統與故事、與文化與自然地景相結合的媒材與精神之接合處深耕,其富含故事性與部落生活元素的作品,不僅見諸藝術展演,更屢屢作為花東地區地標性公共藝術而廣為人知。撒部.噶照在地理與精神意義上的雙重返鄉使之成為某種當代部落的象徵,也是他此次受邀的原因之一。

作品位於台11線60.5公里處-石門班哨角休憩區,是一處可360度環顧海景的地方。(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撒部.噶照(Sapud Kacaw)利用鋼筋、水泥、田土等媒材創作「能量之地(Karanaman)」(阿美族語:吃早餐的地方),這是花蓮縣豐濱鄉公所首次邀請在地藝術家共同策劃之作。(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為創作《能量之地》,撒部將部落傳統、環境觀念以及物質和象徵性元素納入考量。最初曾計劃以自然材質、表現阿美族民間以林投葉包裹的傳統飯包形象,但在耐用性的顧慮下,擅長戶外裝置創作的撒部改以田土、水泥結合鋼筋、鐵網,來塑造放大的米粒以及生生不息的發芽意象。除了高度象徵性的造形手法,撒部也期待隨著時間推移,其中的土壤成分在外部自然條件下,會滋養出青苔或爬藤植物,整件作品更與環境融為一體,也比單純的工業材質更適合臨海的氣候。這樣的材料組合既出自藝術家長期累積的創作經驗,也是他將部落生活帶來的精神養分內化後的結晶,《能量之地》也將成為一件與時間、與自然共構的作品。與撒部幾年前以寶特瓶等海洋廢棄物為主要材料創作的裝置作品《垃浪來襲》(2018)相比,《能量之地》的環境思考顯得更為內斂而深沉,作品本身的意涵層次也更加豐富。

撒部.噶照(Sapud Kacaw)《能量之地》作品線條勾勒飽滿的稻米形狀。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撒部.噶照(Sapud Kacaw)《能量之地》局部。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撒部.噶照(Sapud Kacaw)《能量之地》局部。花蓮縣豐濱鄉公所提供)

隨著這件新作於這個秋天設置於石門班哨角所,往來此地的部落族人與外來客在駐足賞景之時,也有了一個重新認識與品味部落文化、也對環境有所意識的契機。與此同時,這或許也將是台灣風景區公共裝置逐步擺脫與在地無關的「空降式」符號、更加重視地域性文化連結的一個新時期的代表作。

(花蓮縣豐濱鄉公所廣告)

嚴瀟瀟(Yan Xiao-Xiao)( 212篇 )

影像研究出身,關注藝術創作、展演機制範疇內的各方面生態,以及藝術與哲學、科學、社會學、神秘學等跨域連結議題。嗜以藝術為入口,踏上不斷開闢新視野的認知旅程。曾任Blouin Artinfo中文站資深編輯、《典藏•今藝術》資深採訪編輯、《典藏•今藝術&投資》總編輯,現任典藏雜誌社(《典藏•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總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