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掌握故事的耳朵:「赤崁當代記.續章—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中的臺南城市想像

掌握故事的耳朵:「赤崁當代記.續章—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中的臺南城市想像

在「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展覽中,移動和對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呈現出深刻的意義。展覽將四個展場分散於適合徒步的範圍,我們在欣賞影像的同時,必須進行身體上的移動,這不僅是對城市影像的體驗,也是現實中的互動體驗。這種移動不只局限在影像中的空間轉換,更是我們與展覽之間的互動,觀眾擺脫被動的角色,成為了參與者之一,透過分散四處的展場,體驗到身體和感知的雙重移動。

「掌控故事的不是聲音,而是耳朵。」——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

在臺南創立發展超過二十年的南方影展,2023年底延續2021年的「赤崁當代記—南方影像中的地誌學」,擴大策劃「赤崁當代記.續章—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一展。展覽以當代藝術家和常民所拍攝的影像作品所構成,透過真實和虛構的城市描述,帶領我們在影像中(重新)認識一個名為臺南、同時也可能不只是臺南的城市。

「赤崁當代記」,顧名思義引用西川滿的經典文學作品《赤嵌記》(1940),描述一位神秘的陳姓少年,引領一名日本作家來臺南進行小說取材,探索府城的奇妙經歷,並透過地景和史料建構鄭氏家族在臺南的故事。隨著時空轉換至當代,這位年輕的陳姓少年轉變為當代藝術家或常民,以臺南的人文史地為創作靈感,開啟對這座城市的地方描述和再現。

描述一座城市:不同視角下的臺南

本次續章「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先以位在吳園「你是哪裡人?我們都是『臺南人』」的自問自答子題拉開序幕,藉由藝術家黎宇文、陳怡如、蔡咅璟、陳冠彰、李立中的作品,經原居者、移民者、外來者、非人的視角詮釋,撿拾這片土地的自史前到現今的記憶碎片,呈現出各個階段的歷史切片。當中藉由藝術家洪鈞元的影像中主角凝視相片、玻璃碎裂的動作,除了隱喻記憶回看過程的狀態,似乎也同時抒發了某些城市或個體在殖民歷史中無奈的生命狀態。

展覽經原居者、移民者、外來者、非人的視角詮釋,撿拾這片土地的自史前到現今的記憶碎片,呈現出各個階段的歷史切片。圖為吳園公會堂展場,陳冠彰《回返 渡海神話》(2014)。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接著,於節點展出的「能久親王、東武天皇檨仔林的七十二變」、「近未來考古—先知、神靈與毅力號」二個子題則進一步聚焦在某段歷史或無關歷史的地景變化,從陳飛豪、林哲志、走路草/農藝團、林家鴻、梁廷毓、丁昶文對於臺南地景的漫遊、踏查與想像,描繪出橫跨過去式或未來式的多則時空敘事及想像。另外,位於胖地的子題「複調卡拉OK:記憶裡的聲音」則以一種帶入互動、略顯輕鬆的作品形式,道出城市中不可或缺,卻常被忽略的個體景觀,透過新住民女性、拾荒者、外籍勞工、流浪漢等市井小民的生命狀態,加深歷史大敘事下的個體離散和停泊。

節點的兩個展覽聚焦在某段歷史或無關歷史的地景變化。圖為節點展場,梁廷毓《斷層、龍脈與蜘蛛穴》、《黑水、海吼與珍珠穴》(2022)。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最後,「常民–共享;影像–南方」則直接從常民影像裡,看見個體如何身處臺南的土地上,如何身為「臺南人」的生命探問。「常民–共享;影像–南方」劃分出三個子題:「小敘事.座標」從個人、家庭與社區的個體小敘事切入,家庭影像承載了地方的人的生活情感,以個體生命經驗的視角為如何觀看城市的時代和歷史變化立下座標;「此曾在.曾在此」以勾勒地方的過去式人文地景拼組而成,多面向的顯現歷史洪流中人事物的變動,影像的紀實性帶領我們重返歷史現場;「綿延.生成中的南方」以現下地方的人文地產景,呈現當下的地方信仰、地方產業、地方技藝,重新梳理出過去如何生成現在、現在如何延續未來。

「常民–共享;影像–南方」則直接從常民影像裡,看見個體如何身處臺南的土地上,如何身為「臺南人」的生命探問。圖為原臺南合同廳舍,14部常民影像選件輪播。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在城市中對話和移動:影像內容和現實感知的疊合與重構

「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相較於前年的「南方影像中的地誌學」,在展出場域上有顯著的改變,不再以單一地點展映為主,將展場擴展成吳園公會堂、節點、胖地、原臺南合同廳舍四個展場。這四個展場位置環繞在民生綠園圓環周邊,形成一個適合觀者步行的範圍,我們在觀展的過程中,除了在影像中的移動外,亦需在現實中進行身體上的移動。這樣的設計,賦予了「城市影像」雙重的意義——影像中的城市和城市中的影像。並透過不同活動形式的舉辦,增加觀者的移動和對話,使得觀者在雙重的「城市影像」體驗中重構臺南。

像是南方影展特別在展期前至新營舉辦三場前導講座,地點包括曬書店×新營市民學堂、持酒書室映像館、南瀛綠都心公園,讓影展透過講座活動擴展到溪北地區、增加對話。三場前導講座分別以日常生活、歷史場域和自然環境為主題,邀請導演侯人瑀、藝術家丁昶文、蔡咅璟、陳怡如分享作品內容與拍攝歷程。

另外,在展期間則邀請藝術團體走路草/農藝團擔任領路人,以其在節點展出的《樹的回憶-檨仔林》的影像為起點。隨後,領路人帶領我們沿著永福路,陸續探訪吉慶聯彩布莊親臨師傅的題字現場,臺南市美術館前由藝術家四年前種下的芒果樹,以及途經的石碑、告示牌上被遺留下「檨仔林」痕跡。最終,我們抵達超過三百年歷史的祀典武廟,夕陽西下後,一同在廟埕前欣賞藝術家在這條歷史路徑中所發展出的另一件作品《惡地謝土》。一個下午的走讀體驗,使我們經由身體的步行,直接感知曾經的「檨仔林歷史」路徑,共同想像臺南在不同時空中的樣貌。

圖為南瀛綠都心公園103教室,《我們居住在海洋之上》放映分享會。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圖為節點展場,走路草/農藝團《樹的回憶-檨仔林》(2021)。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此外,南方影展積極與臺南市民接軌,透過常民影像系列鼓勵大眾參與影片拍攝,並與臺南市消防局合作規劃走讀活動,從展出作品《流失—生命裡的橡皮擦八八水災》延伸,探討災害時的生命經驗與創傷記憶。這些常民影像成為城市重要的記憶,南方影展邀請了不同領域的專家,從影像素材、檔案研究到民眾參與等多個角度,談論常民影像的紀錄與價值。藉由不同專業角度的觀點,得以深入探討災難和生命的多樣性。市民透過影像重新審視災難事件,能夠看到來自不同角度的生命故事,透過這些影像如何促進社會的連結和共同理解。

南方影展與臺南市消防局合作規劃走讀活動,深入探討災難和生命的多樣性。圖為原臺南合同廳舍,「走讀消防,重返創傷記憶:那些在天災裡守護市民的故事」。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在「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展覽中,移動和對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呈現出深刻的意義。展覽將四個展場分散於適合徒步的範圍,我們在欣賞影像的同時,必須進行身體上的移動,這不僅是對城市影像的體驗,也是現實中的互動體驗。這種移動不只局限在影像中的空間轉換,更是我們與展覽之間的互動,觀眾擺脫被動的角色,成為了參與者之一,透過分散四處的展場,體驗到身體和感知的雙重移動。

同時,分散展場的移動和各式活動的舉辦,也促使許多對話得以發生,當我們在移動觀展和參與活動時,與他人分享觀感、想法的對話過程,無形間成為了展覽的一部分。藉由不同參與者之間的對話,交織出對於臺南這座城市的多重想像。綜合上述,這次南方影展藉由移動及對話來豐富了觀眾的感官體驗,同時並深化不同個體對城市影像和多元敘事的理解,打破了傳統展覽的靜態呈現,展現出一場充滿活力和互動性的藝術體驗。

延伸閱讀|就這樣,台南被繪製成圖 從《赤崁記》到「赤崁當代記」的南方影像地誌學

屬於你的故事:在觀展後創造自己的臺南

對我而言,「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具有的獨特意義,不僅僅是呈現臺南城市的多樣面貌,更是如同本文開頭的引言「掌控故事的不是聲音,而是耳朵。」——身為觀者的我們在參與展覽的過程中,如何從自身的經驗和感知中解讀影像,進而重新構建、想像屬於自己的臺南。整體展覽透過講座、影像、走讀等多種活動形式的串連,讓觀者不只是聽故事的人,而是在作品中找到自己渴望的聲音,從自己的感官和思考中對應、深入展出的影像內容和細節,成為故事的創作者。

最後,在我的觀看經驗裡對於「南方影像中的多重宇宙」其實是有二個小小的遺憾。一是本次展覽將藝術家創作和常民影像分開展示,似乎導致了減少二者影像語彙互動交流的可能性,同時也縮減了常民影像中具有的藝術創作性質的討論,這些說故事少年的身分或他們的影像是否真的有如展區劃分明確般分界線?二則是雖然展覽是以影像為主體,但影像作品在展出形式上卻略顯受限,影像除了是投放出的屏幕內容外,在這個影展中單純的一張繪畫、一件物品或是一棟建築是否也能被賦予影像的意義,進而開啟更多觀看和討論的可能性?

影像除了是投放出的屏幕內容外,在這個影展中單純的一張繪畫、一件物品或是一棟建築是否也能被賦予影像的意義,進而開啟更多觀看和討論的可能性?圖為原臺南合同廳舍,「赤崁當代記」展覽相關檔案展示。台灣南方影像學會提供

但遺憾是能化為期待的,在「赤崁當代記」的策展論述中得知「南方影像三部曲」的架構,期望未來的第三部曲計劃,無論是在展出者的性別、身分,或是對展出的形式能探索更多非黑即白的可能性。期待未來影展除了以多元的影像內容、活動形式呈現臺南故事的多樣性之外,能更強烈地直接藉由策展技術展示、形成不同身分之間的對話和連結。

延伸閱讀|【高千惠專欄】地景說話5:睹─物質與記憶的超驗連結

王瑀( 4篇 )

不願離開南部的彰化人,目前以文字工作為主要收入,與當代藝術努力保持關 係。書寫地域以臺灣南部為重心,關注非官方藝文展演空間。思考「地方」相 關之創作展覽,當藝術家將個人記憶、經驗作為某種創作材料時,分析創作路 徑,及其創作與城市歷史、文化間認同生產之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