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客家敘事」的再探與翻新——「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

「客家敘事」的再探與翻新——「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

Reexploring and Renewing the Hakka Narrative “Striving Toward Our Beautiful Homeland: Hakka Diversity in Taiwan”

「拼.靚」展的企劃,是在前置籌備中邀請專業人士加以擴充和運用的產物,讓專業人士、大學相關系所、文史工作者等皆可以研究、策展等不同形式運用,催生多元觀點。展覽串聯起大量公立、民間機構團體及個人,透過內容、策略上的多層次展開,在臺灣客家、海外客家、族群關係等線索間,探討族群之間在不同類型的連動之下如何交會與展現,同時也流露出族群之間互為主體的觀念和觀看方法。

「小氣、小炒、花布、桐花編織成當代臺灣客家刻板印象,然而真相就只有這樣嗎?」—這是目前正在位於苗栗銅鑼的臺灣客家文化館舉辦的「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以下簡稱「拼.靚」展)中,入口處「總說」論述牆上的開篇,一針見血勾勒出在面向大眾的主流論述與表達中,針對客家文化的展現不夠全面的現象。這一提問也成為這次展覽的一個切入點:透過多元的敘事角度與展示內容種類,展覽呈現種種過去鮮見的客家文化物件,或是觀看客家文化的脈絡與角度,具相當程度的文化自覺與客觀性,為客家文化的多元普及有著新的推進意義。

展覽以「拼.靚」為題,提煉出的雖然仍是客家文化的精神與美學,然而從展示內容的選擇和架構上來看,「徙saiˋ」、「靚jiangˊ」、「敬gin」、「拚biang」、「變bien」、「尋qimˇ」六個子題交織了客家文化在臺灣史脈絡中的政治、經濟、民俗、信仰、美學、文藝等方面的內容。雖然六大子題在不同族群歷史文化中都存在,但特別以客家語標註,強化對客家族群身分的聚焦。誠如客家委員會主委楊長鎮所指出的,此次展覽的重點之一是讓人理解「臺灣文化中的客家不是客家人的客家,而是臺灣人的客家」,凸顯透過更大的社會歷史脈絡去理解客家文化發展中的獨特性。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覽現場一景:「徙:族群流動從未停歇」。(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自2021年開始整理建置的「客家文物聯合目錄」成為本次策展參考的運用基礎,160件展出文物或複製件除來自客發中心典藏之外,其中有許多來自包括國立故宮博物院(以下簡稱故宮)、國立臺灣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博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國立臺灣圖書館、國立臺灣美術館、高雄市立美術館、順益台灣美術館、苗栗陶瓷博物館等公立機構,北港朝天宮、竹田義民亭等民間機構,以及多位民間重要藏家的私藏。客發中心主任何金樑形容「拼.靚」展是「完全用客家的文物來說故事」,也是首度以如此規模連結外部的公、私力量而最終形塑的展覽。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覽現場一景。陳列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之《 鹿洲全集》(下)及其他展品的展示區。(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策展意識與敘事角度的翻新

本次展覽在大規模跨館舍合作、公私藏品合璧的同時,值得一提的是對「策展」觀念的重視,且在學術性與面向公眾的展示性之間尋找到平衡。觀展動線循六大子題而展開,線索明確,同時也關照到展品選擇上,無論就類型、還是視覺與文本閱讀經驗的形式、還是美學鑒賞和知識傳遞而言,都提供一定程度的多樣和變化。

擔任此次展覽策展人的陽明交大客家學院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羅烈師對人類學、客家社會與文化有長期研究,他認為客家文化無法與漢人文化、臺灣文化切割看待。而臺灣歷史文化大事件中,客家人也未有缺席。換言之,臺灣的客家人與客家庄、乃至整個臺灣客家文化,都隨這座島嶼的歷史脈絡而不斷改變,也在與其他族群不斷互動中發展,因而其面貌並非固定,也難以明確界定其「特質」。一方面客家人在大歷史中的聲音卻時常被忽略,另一方面,所謂客家身分也值得在梳理辯證過程中被重新認識。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靚:花布以外的美麗安居」。(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這一思路貫穿了整個展覽的成型過程,包括從一開始就確定與包括故宮在內的其他公立館舍合作的意向,便著眼於將客家文化與大範圍的社會文化與歷史的關聯而設立敘事框架。而在選件邏輯上,策展人提出的「同心圓」概念成為重要的因循方法。「同心圓」包含從「核心」、到「相關」、再到「脈絡」這樣的三圈結構:位居「核心」者,即如語言這樣無可否認具備身分意涵之物。「相關」者,即未必專屬該族群所有、但卻在該族群文化中有一定程度特殊表現者,羅烈師舉例,媽祖信仰雖是更大的漢文化、尤其是閩南族群的重要信仰,但客家族群在其自身的媽祖信仰中,在祭祀等方面也發展出獨特的傳統;類似的還有也在本次展覽中有所展現的,苗栗公館陶藝與客家生活的緊密結合。最外圈的「脈絡」,則指涉更大範疇的歷史與文化,因而此次展覽中納入來自故宮、臺史博等大型博物館的文獻與文物典藏,以呈現客家文化所棲居而發展的大環境。

客家文化發展中心典藏之佳冬蕭屋紅織金囍字紋大襟衫。(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多元物件與新的敘事架構

在此「同心圓」層次下,展覽中多以大歷史與客家族群獨特性之間互有交織、又各有不同側重的方式,構成整體觀看動線上的節奏感。開篇的「徙saiˋ」以時間脈絡呈現族群間的互動與融合,以故宮所藏的幾件書畫為始,例如乾隆年間《清謝遂職貢圖》中所表達的「臺灣自古不通中國,至清代才納入版圖」、以及漢人開始大量移居臺灣的歷史背景,到「當客家遇上平埔」,再至「島內流動」等一系列側重點。展品間的關係時常透露出策展團隊的敘事意圖,例如從臺博館所藏《康熙臺灣輿圖》中佔大多數的、代表原住民族聚落的「社」,到《乾隆臺灣輿圖》中愈來愈多代表漢人聚落的「庄」,可一窺時代流轉之下族群之間的互動。再如18世紀平埔巴率族岸裡社的「番頭家」租地給來到中臺灣的客家人耕種時的收租執照;「番頭家」為水權而立合議字,暗藏平埔族受漢人影響而訂立書面合約的線索。不一而足,表現平埔族逐漸受漢人影響的生活方式,既有合作、也有衝突,於農耕、水利、商業、治安,締約與聯姻等多方面的綿密連結。

隨後的子題「靚」聚焦花布以外的生活美學製品,從客發中心典藏的南臺灣佳冬蕭家的華麗嫁衣,到來自私人收藏(陳達明、葉國平等)的精湛刺繡及家飾工藝品,家飾美學中也可窺見族群互動的日常,視角也從大歷史轉入族群內部。展品選件明顯依敘事主軸而展開,例如同時對照展出了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提供的東部阿美族上衣「tkpaan」,從材質和剪裁、圖紋設計樣式等窺見當時比鄰而居的客家人與原民族群之間的互動往來。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覽現場一景:「靚:花布以外的美麗安居」。(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文與武的穿插呼應,共同構成展覽所欲描繪的「臺灣客家人」之樣貌。「敬」之主題中表現的傳統信仰文物及其工藝,是客家文化大眾推廣中少有鋪陳的一個面向,此次展覽觸及臺灣客庄包含媽祖、三山國王、恩主公在內的傳統信仰,囊括一些難得一見的展品,例如若干面由北港朝天宮所藏的進香旗,其中有一面清代道光年間的北港朝天宮進香旗為雲林縣定古物,是目前國內經文資法定登錄現存已知年代最早的進香旗,也是第一次公開展出,從中可見新竹地區客庄人士,在清領時期就已跋涉至遠及百公里以上的雲林北港朝天宮進香。真正的族群遷移也有所體現,如黑色旗面的花蓮縣富里鄉竹田村義民亭香旗,為計畫性拓墾東臺灣的日治時期,桃竹苗等地的客家人攜帶義民爺香火移居東部的歷史見證。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覽現場一景,呈現客家族群民間信仰。(本刊資料室)

武藝則展現客家族群團結而自我守護的一面,從客庄自保、到後發展為信仰的清代義民、再到抵禦殖民統治的抗爭,集結於「拚」的主題下。相當醒目的展品包括高屏地區自康熙年間逐漸形成的客庄自衛組織「六堆」,其第四任大總理賴熊飛所使用的長刃大刀,見證客家義軍參與抵抗日本殖民統治抗爭的「臺灣民主國」藍地黃虎旗,以及1973年世界客屬總會第二次懇親大會時發行的、印有被視為抗日典範的丘逢甲肖像之中華民國郵票,跨越策展「同心圓」的不同層次。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出六堆第四任大總理賴熊飛所使用的長刃大刀。(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出國立故宮博物院所藏之故宮宮中檔:上諭檔乾隆52年冬(仿製品)。(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客庄特色的樟腦、奇雕木藝、銜接常民生活與藝術創作的陶以及茶業,位居「變」之主題區,講述因應時代而發展變化的客庄經貿與文化。光就「陶」而言,就涉及客家文化的不同面向:如展示多件民間私人收藏的苗栗陶師林榮飛、吳開興作品而展現的創造性與民間生活,以及透過若干卡通形象的裝飾陶器回溯1970至1990年代興盛一時的陶瓷代工產業。

展覽最後一區以「尋」為題,藉由林海音、鍾理和等具多重背景、或身分意識的文學家、知識分子的作品,引申出身分與精神原鄉的追尋,同時也藉鄧南光於北埔拍攝的攝影作品、謝孝德等客家藝術家的繪畫作品,讓對於客庄、對於自身的深層觀看潛入對自然與人文風景的凝視。至此,展覽經由描繪漢人遷居來臺、墾地謀生、原漢碰撞與互滲的大歷史,挖掘客家文化在時代流轉中的層層表現,進一步昇華至對精神原鄉與人之根本的深刻體驗。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覽現場一景:「尋:誰是客家?」。(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客家敘事的多向串聯

「拼.靚」一展所具開創性意義,除了敘事角度的翻新之外,在材料的多向串聯上也達新規模。據客發中心的何主任介紹,臺灣客家文化館2012年啟用後以數位典藏先行,2016年後逐漸進入實體典藏建制,目前已有具文物重要價值的典藏品約918件、其餘具推廣教育價值的館藏品15,000件左右的規模,其中既有重要歷史物件的購藏,也包含重要人物和家族的捐贈,更進一步重視資料庫整理研究和相關建制。臺灣客家文化館作為一個客家研究平臺,在典藏品拓展、學術性對話和文物的多元運用上,藉策展、田野調查、學術研討等形式,讓館所典藏的生命力與能量愈來愈豐富;也與海外客家相關團體建立更多連結,在館所合作上也正從國內拓展至海外,近期與日本大阪的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日本東京都立大學分別訂立了展覽與學術交流的合作規劃。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 客家文物聯展展覽現場一景之客家陶藝。(客家委員會客家文化發展中心提供)

「拼.靚」展的企劃,是在前置籌備中邀請專業人士加以擴充和運用的產物,讓專業人士、大學相關系所、文史工作者等皆可以研究、策展等不同形式運用,催生多元觀點。展覽串聯起大量公立、民間機構團體及個人,透過內容、策略上的多層次展開,在臺灣客家、海外客家、族群關係等線索間,探討族群之間在不同類型的連動之下如何交會與展現,同時也流露出族群之間互為主體的觀念和觀看方法。在本次展覽之外,同時展開的還有客發中心與國立傳統藝術中心、臺灣文學館合作,分別策劃的「野仙的珊瑚居-HAKKA人與HAKKA樂展」與「相遇.花樹下-客家文學行動展」。緊密的串聯策略與規模,或將對於博物館界典藏乃至學術研究帶來新的族群視野,對於朝向國際進一步的論述與展演,也邁出力量集結的重要一步。

*廣告

「拼.靚:臺灣客家多重面貌特展」

展期:2023.07.31-2024.07.31
地點:臺灣客家文化館 第四特展室

今藝術&投資編輯部( 21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