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生生不息——與環境共榮的公共藝術,談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

生生不息——與環境共榮的公共藝術,談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

Endless Life —— Public Art that Prospers with the Environment Shuinan Trade and Economic Park Public Art

水湳經貿園區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及北屯區交界,原為臺中水湳機場範圍,總開發面積達254公頃,全區以「智慧、低碳、創新」為發展核心,中央公園蜿蜒全區、貫穿南北,提供市民及遊客從事休閒、遊憩、運動、藝文活動,並重新復育為具有多樣化地景和生物棲息地的都市綠洲,伴隨著相關工程設置的公共藝術,也成為園區的一大亮點。

水湳經貿園區位於臺中市西屯區及北屯區交界,原為臺中水湳機場範圍,總開發面積達254公頃,全區以「智慧、低碳、創新」為發展核心,中央公園蜿蜒全區、貫穿南北,提供市民及遊客從事休閒、遊憩、運動、藝文活動,並重新復育為具有多樣化地景和生物棲息地的都市綠洲,伴隨著相關工程設置的公共藝術,也成為園區的一大亮點。

臺中市政府文化局局長陳佳君表示,為了藉由藝術家團隊的創造力,為園區量身創作公共藝術作品,特別以「水湳展新顏」為核心主題,辦理水湳經貿園區公共藝術設置計畫,全案採分案辦理,分為甲乙丙三案,其中,甲案採邀請比件,由喜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獲得優勝,負責策畫9件國內外公共藝術作品;乙案則採公開徵選,徵選出形意藝術空間、紅聲數位設計顧問、何理互動設計、相樣創藝及物件美好設計有限公司創作5件作品,目前已進入設置階段;丙案則採邀請比件,希望藝術家能利用AR擴增實境,創作出有別於甲乙案實體作品,讓民眾於虛實並進中讓藝術融入生活,期待透過藝術家的創作能量,讓水湳經貿園區成為充滿驚奇的自然環境藝廊,也讓民眾透過公共藝術,與環境展開對話與交流,加深對於園區的印象及認識,並從中了解水湳的歷史變遷及發展。

有用主張工作室作品《光洵環》。(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與環境互動

自推行公共藝術以來,政府與民間團隊、藝術家等皆積極地投入此領域,而隨著觀念與著重議題之變化,近年環境永續的概念成為眾人關注的核心,本次水湳經貿園的公共藝術,即將環境、生態、共生等主張融入公共藝術的創作及執行當中,將創作加入前瞻性及突破性的思維,呈現多元且活潑的公共藝術樣貌。

以水湳經貿園區陸續完成的甲案作品為例,邀請紐西蘭藝術家菲爾.普瑞斯(Phil Price)、物件美好團隊、荷蘭新材質科技團隊(The New Raw)、澳門藝術家高德亮、有用主張工作室、美國藝術家史黛西.李維(Stacy Levy)、藝術家李昀珊、噪咖藝術團隊共八組藝術家團隊所創作,以環境共生、促進共生及循環共生為方向,利用3D列印、風動裝置、光學裝置等不同媒材,共設置9件作品,希望透過表現公共藝術,與水湳經貿園區多元的環境進行對話。

菲爾.普瑞斯作品《浮遊之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紐西蘭藝術家菲爾.普瑞斯(Phil Price)所創作的《浮遊之花》,是一件由柔和曲線構成的花朵風動裝置,駐立於滯洪池中,隨著風動態轉動。風是無形的,但卻因為裝置隨風而動、回應了風的動態,使觀眾能感受到風之形象。藝術家普瑞斯以自然世界的法則為依歸,設計出花瓣的線條,除了機械上的限制,創作時更著重於「喜悅」氛圍的營造,透過喜悅之呈現,能夠讓不同教育程度、不同文化背景的觀眾,都感受到愉悅的心情,能夠化解分歧達到共榮。普瑞斯認為公共藝術與畫廊面對的群眾非常不同,公共藝術是設置在戶外,群眾各式各樣,讓所有的人都從花瓣的轉動中感到正向能量,是他創作自始至終的目標。

物件美好團隊作品《逐光掠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藝術團隊物件美好的作品《逐光掠影》,則是衍伸並再現園區曾作為軍用機場的功能,以臺灣首架自產自造的飛行器「介壽號」教練機為原型,創作了3件不鏽鋼起落架來呼應場域歷史。當觀者站在較高處,可看見地面上芝麻石舖面形成的飛機剪影,呼應基地正是首架國家飛行器的生產地。夜晚地埋燈的排列如機場的跑道指引燈,一同點亮場址過去的歷史。

新材質科技團隊作品《水湳客廳.環生座椅》。(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新材質科技團隊作品《水湳客廳.環生座椅》。(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來自荷蘭的新材質科技團隊(The New Raw)創作的《水湳客廳.環生座椅》,使用3D列印技術,以回收塑膠為媒材,創造出一組8件、具優雅流線的街道家具,藝術家將中央公園視為臺中市民的公共客廳,而這件作品如沙發般是客廳的中心,邀請民眾輕鬆地坐下、談天,實際體驗。而對於設置在戶外空間、具大量塊體的椅子,如何面對嚴酷的天氣條件、刮風下雨等情況,將是一個很大的考驗。新材質科技團隊卻能完全地克服技術上的限制,讓作品不只與自然、與群眾共存,卻能夠簡易且妥善地被維護,真正地成為群眾的客廳。

高德亮作品《座標系列—螢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高德亮作品《座標系列—螢花》。(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視覺 · 再生

藝術家高德亮的《座標系列—螢花》從光線出發,讓藝術與自然達到共生的狀態。藝術家設計了紅色雷射燈光在夜間照亮樹葉,並挑選園區內一棵生長旺盛的苦楝樹,配合蟲鳴的環境音,形成具動態感與魔幻感的奇妙視覺效果。當光線在樹葉與枝芽上移動,彷彿與植物一起舞動,彼此投注各自的生命力,接合成動人舞作,而紅色光束的波長在特定條件下能夠促進植物增加葉綠素,幫助植物的生長,讓公共藝術與自然可以共存。

高德亮作品《時光琉彩》。(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高德亮的另一件作品《時光琉彩》,則設置於中央公園生物廊道橋體上,利用白天作品的霓虹光線光學偏色膜,透過太陽光的照射,在草地上形成多彩的圖畫。到了晚上,則折射出與白天不同的光彩,一個個以粉色為基調漸變的色塊,如同跳動的音符般形成一條流動的樂音。因為作品的媒材特性,會隨著觀眾流動的視角而變化出不同的色彩,作品的樣貌也因為環境、視角及光線而幻化出無盡的變化。

有用主張工作室作品《光洵環》。(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有用主張工作室作品《光洵環》。(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位於中央公園遊客服務中心旁的《光洵環》,則由有用主張工作室創作,概念發想來自於「水」,流動的水與靜止的水,工作團隊透過兩個圓圈裝置,將空間化分為「裡」與「外」,分別呈現「動」與「靜」。圓圈外框為鏡面材質,能映照著天空,藍天白雲在鏡面中如同是另一個空間。而動態的內部,則是以光與影像表現出動態感,在光影之間變化出許多的形象。

史黛西.李維作品《雀鳥園藝師》。(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光、影、水 及生態系

美國藝術家史黛西.李維(Stacy Levy)的作品《雀鳥園藝師》,是一組8件的樹木形狀金屬雕塑,設置於草地上,如同公園中的樹木,有著不同的形象與姿態。特別的是,藝術家在樹梢設置造型豆莢,並在其中放了泥土與葉子,希望能吸引鳥類前來活動,進而形成新的生態。而在作品設置後不久,鳥類在作品附近的活動痕跡,正是作品促進環境共生的絕佳證明。

李昀珊作品《水湳種籽花園》(示意圖)。(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藝術家李昀珊的作品《水湳種籽花園》,在草地上創造出「花園」。藝術家以陶瓷雕塑製作數個大型的圓形造形球,以及花朵形狀的雕塑,由於陶瓷的媒材特性,藝術家製作時對於花形、釉彩及燒製的每個環節,都十分注重,期待能透過花朵姿態的擬仿,在草地上創造出新的世界,與自然界中真實的花朵相互呼應。陶瓷雕塑所提供的遮蔽處也能給生物新的棲息地,並且形成另一個生態空間。

噪咖藝術作品《活水漫波》。(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噪咖藝術作品《活水漫波》。(臺中市政府文化局提供)

噪咖藝術的作品《活水漫波》是「循環共生」的案例之一,作品位於中央公園抹茶湖,創作團隊設計腳踏車造型的物件,當民眾踏著腳踏車時,提供的動力會趨動水下的水管裝置,並噴出水花來。透過踩踏產生氣體壓力帶動水的流動,使池塘的水能夠生生不息地流動,並促進水中生物、微生物的活動力。這件作品與民眾互動的特性,也使公共藝術不再只是大型靜態雕塑,而能夠為經貿園區帶來許多的生氣。

公共藝術與環境永續

除了公共藝術設置外,民眾參與也是公共藝術重要的一環,策畫團隊辦理尋找材料的記憶—PLA探索與PCL應用工作坊、公園就是我的畫布—美感教育與自然觀察手作工作坊、一起去追風—風力仿生獸工作坊三場工作坊,提取自公共藝術的概念,延伸成實作的主題。帶領小朋友透過手作,來了解風力趨動裝置、3D列印技術與原理以及與自然共生之環境教育等面向的知識,從做中學習了環境、永續及共生的重要概念。

水湳經貿園區甲案作品具有高度互動性,並呼應環境與人文的脈絡,無論是噪咖藝術團隊的《活水漫波》或是新材質科技團隊的《水湳客廳.環生座椅》,都能與民眾互動,並與空間、群眾產生交流。而菲爾.普瑞斯的《浮遊之花》、史黛西.李維的《雀鳥園藝師》、高德亮的《座標系列—螢花》以及李昀珊的《水湳種籽花園》,則是藉由與自然生態互動,讓原先不可見的自然痕跡與動態被突顯,甚至能建立新的生態圈。高德亮的《時光琉彩》及有用主張工作室作品《光洵環》都從光影技術建構出作品的多樣風貌及奇幻風格。而物件美好團隊的《逐光掠影》則扣合基地場址的歷史意義,在與人及環境的對話過程中,時時刻刻檢視如何透過公共藝術達成環境永續的目標,此次水湳經貿園區的公共藝術案不只證明了公共藝術介入生活的方式可以多元而柔和,它與環境並不相互抗衡,而是能互相配合、互相依靠,並且一同創造生生不息的共榮空間。

林芷筠( 23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