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做時間》:謝德慶與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對談

《做時間》:謝德慶與亞德里安.希斯菲爾對談

2017年「第57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首次公開分享展覽籌劃 在《做時間》開幕前夕,北美…
2017年「第57屆威尼斯國際美術雙年展」台灣館—首次公開分享展覽籌劃
在《做時間》開幕前夕,北美館邀約超過百名藝術圈具影響力人士以及雅好藝文的大眾,特別於第五屆巴塞爾藝術展香港展會期間,發表展覽籌劃的細節。會中,謝德慶分享了自己於1978到1999的生命作品 — 五件〈一年行為藝術〉和一件〈十三年計畫〉,播放了〈一年行為表演1980-1981〉(「打卡」)珍貴影像節錄,影片紀錄了該年藝術家每小時、準點打卡的時光。計畫期間,藝術家每次打卡皆使用一臺16釐米攝影機捕捉一張於打卡鐘旁的靜態影像。長時間睡眠不足,與完成任務必需達成的站立姿勢和可視位置,形成強烈對壘;身體與精神所承受的苦楚,孕生了這件異常出眾的行為創作。伴隨作品產生的物件 ── 一支長度六分鐘的影像紀錄:紀錄了謝德慶顫抖的身體,強撐漂浮於令人昏眩的打卡鐘旁,受龐大時間潮流侵襲的身影。
Tehching Hsieh 謝德慶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謝德慶對於自由與約束的執著,在另一件預計於《做時間》展出的〈一年行為表演1981-1982〉(「戶外」)中同樣清晰可見。謝為期一年於紐約曼哈頓的街道上生活,不進入任何遮蔽處;伴隨這樣全然自由而生的,則是作為代價的自身軀體殘敗、身體與精神孱弱、以及對於法治的破壞。執行此件「戶外」計劃期間的多件物品將會被展出,包含記錄了謝每日遊走軌跡、細瑣至極的街道地圖,以及捕捉了旅宿於街,生命孤獨的鮮明攝影影像。
《做時間》作為至今謝德慶最大規模的綜合性展覽,將以縝密繁複的展呈結合上述兩件〈一年行為藝術〉(「打卡」及「戶外」)。今日(24)對談亦公布《做時間》將會呈現謝德慶三件未曾公開的作品:移居美國前1973年創作於臺北的行為表演與攝影。並預告展覽將以〈重返過去之外〉(Outside Again)紀錄片作結,觀眾可以看到藝術家於65歲時舊地重遊回到當年在七十、八十年代在臺北與紐約的創作所在,回顧審視這些極具先見的作品所引發的共鳴。
會中,謝德慶表達了自己如何將生命時間轉為藝術行為的思考脈絡,他表示:「藝術是一種生活形式,給予存在一種能量、力量。(Art is one way to live, an energy or power that gives you a way to be)」,對藝術家而言,時間的本質是流動,文件檔案與物件都僅是過去的遺留物,將作品、檔案、物件重新置入前所未見的展呈環境,期望於《做時間》一展開啟了解作品的多元層次。
Tehching Hsieh in conversation with Adrian Heathfield at HKAC ©Taipei Fine Arts Museum
亞德里安.希斯菲爾於對談中多次強調謝德慶作品中充滿近於激烈的創作能量,這種激進狀態激發出獨有的即興存在和形式,表示:「我很高興臺灣能夠『邀請並尋回』這位長久出走/自我放逐、突破常規的異徒。(I am so delighted that Taiwan has decided to ‘re-claim’ its long lost black sheep.)」希斯菲爾認為《做時間》在「全球黑暗低潮,充斥對於移民極端怨恨、對於地球冷漠毀滅」的時代,對策展人而言,本次展覽透過謝德慶的作品肯定了「那些無處為家、飄零、一無所有之人的價值,強化了那些不以自身利益為出發之人的勞動;同時肯定了那些於艱鉅的藝術行為中完成一生,與洪荒原初生存樣態交融、一生固著於邊緣、域外姿態的人們。」
策展人亦提及,《做時間》一展預計出版關於藝術家作品的展覽手冊以及評論,集結頂尖國際學者,於展覽期間舉辦論壇活動回應謝德慶的作品。
展覽時間:2017年5月13日至11月26日
展覽地點: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邸(Palazzo delle Prigioni)
今藝術編輯部( 24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