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單色畫水漲船高

單色畫水漲船高

韓國現當代藝術家,近些年除了白南準、金昌烈、李禹煥等,鮮有其他明星活躍。但這兩年在拍賣行的推廣下,崛起於197…
韓國現當代藝術家,近些年除了白南準、金昌烈、李禹煥等,鮮有其他明星活躍。但這兩年在拍賣行的推廣下,崛起於1970年代的抽象風潮「單色畫」(Dansaekhwa),市價卻增長顯著,同代表戰後的日本具體派勢力一起象徵著韓國的現代主義。2015年,市場對單色畫的興趣表露無遺,上舉拍場成績,下推倫敦斐列茲、邁阿密巴塞爾藝博,以及在波里涅克宮(Palazzo Contarini Polignac)舉行的威尼斯雙年展平行展中,聚集了丁昌燮、鄭相和、河鐘賢、金煥基、權寧禹、李禹煥、朴栖甫的作品。低迷的亞洲現當代藝術市場裡,單色畫正搬演著亮麗的風景。
金煥基《19-VII-71 #209》.油彩棉布.253×202 cm.1971。
近兩三年的韓國高價作品不再似過去般倚重內需力量。舉例來說,2011年的前十大榜單中,有7件在韓國拍出。而已2015年表現最佳的韓國當代榜首金煥基的拍賣成績而言,個人前十高價有5件落於今年,且均突破百萬美元大關,4件在香港,1件留在首爾。
年度交易總額方面,金煥基2015年總交易額達2150萬美元,較2014年約1070萬美元上漲一倍。《19-VII-71 #209》(1971)以3100萬港元落槌刷新個人新高紀錄。受到這股拉力影響,稍晚11月底接連在香港舉行的K Auctions與首爾拍賣,各自以《16-Ⅱ-70 #147》(1970)、《On The Way Back》落槌價1350萬港元並居此榜探花。至於最早5月30日激起其價格排行戰的《藍山》(Montagne Bleue,1956)則以稍高的1384萬港元成交,為Top 10榜眼。
至於單色畫中最為台灣藏家熟悉的李禹煥,2015年漲勢未如其他藝術家的翻紅速度,最高價《從點,編號780163》(1978,名列第6)以133萬美元成交,乃個人榜單第九名,並與成交價968萬港元的《從線》(1978,名列第7)、成交價868萬港元的《始於點,編號79056》(1979,名列第9)共同爭下了榜中三席次。同時據巴塞爾官方資料,李禹煥作品是去年參展的所有單色畫中售價最高——洛杉磯畫廊布盧姆與布爾(Blum & Poe)以110萬美元和95萬美元分別售出《從點》(1978)和《從線》(1979)。事實上,紐約占了其市場近兩成,而法國自2000年以來憑藉其拍賣收入份額也有四成,顯然李禹煥的市場主導權不同於單色畫其他成員以韓國為主,而在歐美人士手中。
朴栖甫《描法第65-75號》.油彩、鉛筆、帆布.130×195 cm.1975。
創新紀錄者除金煥基,單色畫另幾位核心成員如朴栖甫、尹亨根、鄭相和也都在2015年拍出新高價作品。尤以朴栖甫成果最為亮眼。朴栖甫崇尚簡潔筆觸,將作品指稱為「描法」(Ecriture),以此命名自1967年以來所有展出作品,且受到西方大型畫廊支持。十年左右,朴栖甫的作品方以不足9千美元的價格在紐約易主,轉眼間在今年突破首個百萬美元門檻。11月28日香港佳士得為《描法第65-75號》(1975)一作,以940萬港元成交,大大超過2014年最高紀錄四倍之多;同時,其年度交易額也翻了十倍有餘,超過1200萬美元了。
金煥基《16-Ⅱ-70 #147》.油彩帆布.208.2×151.5 cm.1970。
不遑多讓的鄭相和,2015年也有一件作品進入榜單—《無題05-3-25》(2005)落槌價750萬港元;同時,個人榜單前五十名僅七件為2014年寫下,一件則是2016年2月在倫敦蘇富比拍出,足見其受藏家們青睞的迴響。鄭相和作品2005年啟拍,油畫成交價僅4200美元,隔年便漲了十倍,在金融風暴影響下雖頹靡一段時日,但自2014年開始價碼連二跳五續七翻,最高價達277.2萬港元。不到一年,如今又漲了兩倍多。
李禹煥《始於點 NO. 79056》.油彩、礦物顏料、畫布.161.9×130.8 cm.1978。
從二十世紀初到戰後抽象藝術潮流中,藝術經全球性的定調而有了新的梳理,作為參與者的亞洲藝術家差不多同時提出了結合自身脈絡卻異於西方的創作路數;以抽象統括風格雖然確實過於簡單也粗魯,卻也激起各界人士對亞洲抽象藝術獨特性的細緻化工作。雖這次《典藏拍賣大典》的韓國榜單中仍見朴壽根藉具象筆調描繪的《端坐的女人》(落槌價1300萬港元,名列第5),但大抵仍由抽象畫稱霸。更重要的是,在各拍賣相關主管都對單色畫發展持續看俏的預測下,後勢可期。而站在展覽與學術的角度,如何以韓國的審美意識與精神價值對西方的現代藝術思潮重新解讀,值得投入心血,因此唯有繼續發掘這批藝術家們被低估的成就與價值,方能補上和復興這項長久被忽視的藝術運動於藝術史的地位。
陳芳玲( 6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