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相遇的通道:洋藝術「際遇中的交融」中的東亞戰後藝術史

相遇的通道:洋藝術「際遇中的交融」中的東亞戰後藝術史

洋藝術最新聯展「際遇中的交融」從一貫地東亞戰後藝術史為出發點,集結不同的時空的藝術家,在相異的背景之下,尋找某些相似的概念、技法與思考方式。策展人楊善筑匯集多位藝術家,橫跨數十年的創作長河,他們不同的際遇,在展場中交會。

YANG ARTS最新聯展「際遇中的交融」(Fusion in Serendipity)從一貫地東亞戰後藝術史為出發點,從兩位主理人 Robin 和 Roger Chang 的收藏中找尋不同的時空的藝術家,如何在相異的背景之下,有著某些相似的概念、技法與思考方式。策展人楊善筑匯集三島喜美代(Kimiyo Mishima)、赤瀨川原平(Genpei Akasegawa)、大澤巴瑠(Hal Osawa)、靉嘔(Ay-O)、元永定正(Sadamasa Motonaga)、堂本尚郎(Hisao Domoto)、黃銳(Huang Rui)、艾未未、朴栖甫(Park Seo-Bo)、關根伸夫(Nobuo Sekine)、菅木志雄(Kishio Suga)、理查德.阿爾德里奇(Richard Aldrich)、大久保紗也(Saya Okubo)、石川順惠(Yukie Ishikawa)等多位藝術家,橫跨數十年的創作長河,他們不同的際遇,在展場中交會。

大澤巴瑠作品《Cat》(2022)。(YANG ARTS提供)
赤瀨川原平作品《大日本零円札》(1967)。(YANG ARTS提供)
森村泰昌作品《高く、赤い、中心の行為:「中」11》(2018)。(YANG ARTS提供)
堂本尚郎作品《連續的溶解》(1969)。(YANG ARTS提供)

走進展間第一眼所見的是三島喜美代的《No. 80》 以轉印的方式將報紙、海報等文件印到陶瓷上,結何了大眾文化及媒材特性。而大澤巴瑠也透過轉印,改變作品的比例及線條型態,成為變形的圖像。赤瀨川原平及森村泰昌同為日本二戰後重要的藝術家,他們分別以製作假紙鈔的《大日本零圓札》和《高く、赤い、中心の行為:「中」11》等行為藝術為日本社會高速的發展提出反動的觀點,激進地批判使世人提高對政治經濟議題的關注。

色彩實驗亦是戰後東亞藝術的發展重心,包括具體派成員元永定正以日本傳統繪畫的「Tarashikomi」滴流技法,藉由顏料自然地流動、施展,創造了偶發的色彩實驗,形成具有光澤感又富有層次的質地。堂本尚郎受不定型藝術(Art Informel)的影響創作了《連續的溶解》,以黑色及紅色系為主向外擴散,除了達成視覺深度,也在幾何抽象之中又有東方的抒情。

黃銳作品《紅色空間2號》(1993)。(YANG ARTS提供)
朴栖甫作品《描法5-78號》(1978)。(YANG ARTS提供)
關根伸夫作品《Inlaid Pyramid》(1980)。(YANG ARTS提供)
菅木志雄作品《Untitled タイトル 不明》(1981)。(YANG ARTS提供)

中國藝術家黃銳是前衛畫派星星畫會及北京798藝術區的發起人,受到蒙德里安的啟發而創作抽象繪畫,其作品《紅色空間2號》以三種顏色架構整個空間,在顏色間的相互關係中、動態的筆觸與刷痕中發展出創作者個人的精神性表現。與之相呼應的是韓國單色畫之父朴栖甫的作品《描法5-78號》以灰色為基調,加以不停重覆的筆觸構成,除了營造了平靜的觀畫感受,也利用媒材的實驗結合韓國文化精神,建立獨特的單色畫風格。物派藝術家關根伸夫的作品《Inlaid Pyramid》以青銅箔、金箔拼貼出山的形象,基本的色彩堆疊中,創造極簡卻有具有造形的表現。

同為物派的菅木志雄,將木板、石頭與鍍鋅鐵相互結合,構成了實與虛的空間,如同窗景一般創造切面,形成多層次的觀看。在元素與元素間,達成自然媒材與人造痕跡的衝突與對話。而內藤樂子將和紙捲成柱狀並拼成畫面,堆疊出柱狀如紙雕的畫面,打破日本傳統繪畫的平面性。河口龍夫兩件作品《Relation-Plant/ Dandelion of Hiroshima》以鉛將蒲公英封存在面板上,凝結了生命與時間。而展場中央桑田卓郎以金屬製成的茶碗與艾未未的茶磚相互呼應。

YANG ARTS「際遇中的交融」展覽現場。(YANG ARTS提供,攝影/張國耀)
YANG ARTS「際遇中的交融」展覽現場。(YANG ARTS提供,攝影/張國耀)
「際遇中的交融」展覽作品關係圖。(YANG ARTS 提供,製圖/楊善筑)

策展人於展覽手冊最末繪製了作品關係圖,分別從媒材、製作方法、藝術流派及作品概念四大方向,連結作品之間的關係。誠然,如同策展人所言這張圖僅是分享作品的交匯點,但也確實能從中看見思路、看見不同時空的藝術家如何跨越差異、尋找連結,如蟲洞般有了相遇的通道。

林芷筠( 2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