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上課囉!歡慶森美術館開館20週年的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

上課囉!歡慶森美術館開館20週年的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

School is in Session! Mori Art Museum 20th Anniversary Exhibition “WORLD CLASSROOM” Presents Contemporary Art through School Subject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Mathematics, Science, Social Studies, and More

若人生有80年,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在我們的人生比例則佔近五分之一。縱使有許多知識已還給老師,但更多早內化成最基礎版的我們。時逢森美術館開館20週年,館方推出由54組藝術家、150件作品構成的「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展。館長片岡真実表示:「本次展覽不僅回顧森美術館20年的脈絡,更將美術館詮釋成『學習世界的教室』,符合開館以來,致力將國際現代藝術普及於世的宗旨。」

若人生有80年,國語、數學、社會、自然在我們的人生比例則佔近五分之一。縱使有許多知識已還給老師,但更多早內化成最基礎版的我們。時逢森美術館開館20週年,館方推出由54組藝術家、150件作品構成的「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展。

展覽海報。(圖片源自:森美術館官網)

館長片岡真実表示:「本次展覽不僅回顧森美術館20年的脈絡,更將美術館詮釋成『學習世界的教室』,符合開館以來,致力將國際現代藝術普及於世的宗旨。」這也是首度六成出展作品為此館館藏,並聚焦在1990年以後的日本與亞洲,可見片岡真実繼任館長以後,對亞洲連結的重視。20年間,館方延攬多達1600組國際藝術家參展,共計1874萬人來館,計157688人參與1828場關聯活動——美術館持續提供理解世界的多元方式,再再證明影響思想、改變社會,美術館也做得到。

森美術館20週年大展,現場展版。(攝影/鄭禹彤)

以往的館藏展室、活動企劃室與媒體室也被列為特展範圍,超越1800平方公尺的展示空間,體現知識之浩瀚、學海之無涯。展場架構以科目分成:國語、社會、哲學、算數、理科、音樂、體育、綜合。其中,佔整場空間最大的是介紹多處地域故事的社會科,將多位女性藝術家作品參展於理科,全以影像作品構成音樂與體育,以日本人親近的李禹煥、宮島達男與奈良美智表現乍看難懂的哲學…諸多安排巧思使展覽更具邏輯與人性。藉由清水建設的贊助,舉辦僅開放在校學生入場的一日學校日,十分引人入勝。

國語

相較造字以來的歷史,館方這次將文字與藝術頻繁交涉的起點落腳在1960年代概念藝術家約瑟夫・科蘇斯(Joseph Kosuth),透過實物的鏟子、被攝影的鏟子與文字定義的鏟子陳列,反問我們思考:鏟子究竟為何物?鏟子的本質又為何?顯示概念解釋比藝術品表象更重要的可能。

作為本展主視覺,王慶松《Follow Me》製作於2008年北京奧運的隔年。主題名稱源自於1982年著名的中國節目,不僅教授英語,也加入許多歐洲社會樣貌。畫面中藝術家裝扮成老師,板書上寫著「讓中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國」的口號,桌上也擺著可口可樂,表現西洋對中國的影響與中國急速現代化的縮影。

王慶松,《Follow Me》,2003, 60×150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米田知子則是以文化人的眼鏡與文章聚焦呈現系列主題「看得見的物體與看不見的物體之間」,比如谷崎潤一郎的眼鏡置於寫給妻子的書信上、科比意的眼鏡中看「近代居住」的演講稿⋯⋯等。令人產出文學面的柔軟共鳴,也同時販售於6月份的東京現代藝術博覽會。

米田知子,《the series “Between Visible and Invisible”》,1999-2003,120×120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社會

承接剛才概念影響藝術的軸線,影響概念的則是每位藝術家的生命經驗與所處文化,也造就了最多面向的社會科展區。在此以20世紀最具影響力之一的「社會雕刻」提倡者約瑟夫・博伊斯(Joseph Beuys)為開端,引進他於1984年在東京藝術大學留下關於世界政經史的黑板板書,至今影響多位日本藝術家與策展人。

艾未未,《Dropping a Han Dynasty Urn》, 1995/2009,180×162公分(每件),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森村泰昌,《Portrait (Futago)》,1989,210×300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旁邊則是艾未未親自將兩千年前文物摔下的一連串攝影《落下漢代壺》,以此講述隨權力更迭潮起潮落的藝文價值。他勇於開創的風格,也使館方2009年舉他的個展時,得以順利開放全面攝影。另外,以扮演西洋名畫角色著名的森村泰昌,則是注重性別與種族的換位思考。以此反思視為理所當然的歷史事實,從破壞與再造中定位自己的作品。

相對地,順應歷史也能使攝影創扣人心弦。居於臺北的柬埔寨藝術家Vandy Rattana記錄越戰後多處美麗田園底下的潛藏地雷;居於倫敦的藝術家Hriar Sarkissian記錄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出生地敘利亞各處的種族屠殺行刑場,亦是駭然而真實存在的世界一隅。另外,2005年曾在此館辦過個展的越南藝術家Dinh Q.Le,採訪越戰期間北越地區的戰地藝術家,並展示上百幅戰地手繪。那些作品沒有過度悲壯,反而流露藝術家戰士,或僅是生而為人與時局存亡的真摯片刻。

Vandy Rattana,《from the series “Bomb Ponds”》,2009,90×150 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Hrair Sarkissian,《Execution Squares》,2008,60. 5×77. 4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Dinh Q.Le,《Light and Belief: Sketches of Life from the Vietnam War》,2012,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哲學

直視人間之後,我們將經緯擴展到上蒼與彼岸,藉由作品內求心理、信仰與生死觀上的安適。看完方才那些無奈現實的你,是否能從奈良美智《月光小姐》的安祥闔眼,感受一絲寧靜呢?

奈良美智,《Miss Moonlight》,2020,245×222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再看到李禹煥的《關係項》與《對話》,瞬息萬變的世間對比石頭、玻璃、繪畫的物質守恆,直視物體的我們或許能從中推演生存於世的意義,從兩物間找尋本我與他者的張力關係。宮島達男《Innumerable Life/Buddha CCI CC -01》,以LED計算器顯示一至九的無限跑馬,輝映著佛教中的生死輪迴。三位藝術家都曾出展2020年國際級現代藝術巨擘STARS展,體現聚焦內省與無常的日本歷史文化,延續至現代藝術開花結果的樣貌。

後:李禹煥,《Dialogue》,2017, 218.8×291.2×5.5公分,森美術館藏;前:李禹煥《Relatum》,1968 / 2019,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宮島達男,《Innumerable Life/Buddha CCI CC – 01》,2018,LED燈,251.7×251.7×15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館長片岡真実也對臺灣藝術家蔡佳葳的作品《在豆腐上寫經》甚為喜愛,藉由在蓮葉、豆腐與橄欖樹皮寫經,記錄非物質的精神落在注定腐朽之物的交互作用。另外,泰國藝術家Araya Rasdjarmrearnsook,則是在宛如教室的遺體安置所,對屍體進行死亡教學,藉由活人與死者的平等對話,也讓我們與對死的恐懼和解。或許生死哲學的答案仍是迷茫,但在看完作品後,或許毫無知覺的我們已用全新的自己再活一遍。

蔡佳葳,《Tofu Mantra》,2005,2分,影音錄像,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Araya Rasdjarmrearnsook,《 The Class》,2005,影音錄像,16分25秒,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算數

杉本博司,《Conceptual Forms》,2004,58.4×47公分 (每件) ,藝術家私人收藏。(攝影/鄭禹彤)

回首埃及、巴比倫、中國、印度、馬雅文明,放諸四海,各自文明皆開發出屬於自己的數學系統,說明數學不亞於其他學科的普遍性。它與藝術多交集於時間的呈現,也與盧卡・帕喬利提出的黃金比例與達文西提出的天文、解剖理論有關。數學發展至19世紀末,杉本博司將代數與微分幾何轉換成數理模型。模型目前被典藏在東京大學綜合研究博物館,並藉由攝影『Surfaces』表現數學作為形體的建築性。另外,數學系專業的藝術家笹本晃,則是透過日常家事中找尋數學定律、圖與圖表,是抽象思考驅動全身肢體的展現。

笹本晃,《Do Nut Diagram》,2018,影音錄像,20分 1 秒,藝術家私人收藏。(攝影/鄭禹彤)

理科

過去藝術家以接觸自然素材,作為靈感的開端。愈趨現在,自然環境問題與全球暖化亦成為藝術家極為關注之議題。展間內近乎等牆大的帆布作品,是來自美國藝術家Sam Falls為虎之門之丘製作的公共藝術。僅是將當地花草與染料放置一晚即產生風吹日曬之感,留下的人類鞋子與貓狗足跡參入其中,頗有自然與人類共存之意。

Sam Falls,《Untitled》,2021, 446×869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瑞士藝術團體Peter Fischli與David Weiss《事情的取決》則是藉由日常物體撞擊、轉動、燃燒與消滅,連動裝置中表現能量傳送,被剪輯成30分鐘的影像,趣味地可視化身邊微小而游移的能量。

Peter Fischli、David Weiss,《The Way Things Go》,1987,影音錄像,30分, 藝術家私人收藏。(攝影/鄭禹彤)
田島美加,《Art d’Ameublement (Araveke and Karena Maihiva)》, 2021, 182.9×137.2×5公分,太宰府天滿宮藏。(攝影/鄭禹彤)

對化學的掌握,也成為藝術家馳騁美學的魔法。日裔美籍藝術家田島美加將壓克力箱裡置入蓄光性材料,作品隨空間明暗變化而變色營造奇幻氛圍。她多以空想地帶作為作品名稱,並以科技技術與現代文明社會為靈感,祈求療癒身心的理想境地。

同樣顯示化學之美的是宮永愛子的新作《Root of Steps》。以六本木的居民、上班族與美術館館員鞋子形體為題材,藉化學元素苯組成雕刻。苯在樹脂與玻璃封存下,於常溫中無限循環著昇華消失與固化形塑。動態變化藏有時間,於是都市的奔波辛苦不再只是無形,而是真實轉化成社會貢獻與自我實踐的能量。原來自己與化學之間,可以寧靜、聖潔、充滿希望。

宮永愛子,《Root of Steps》, 2023, 尺寸可變,藝術家私人收藏。(攝影/鄭禹彤)

音樂

回歸音樂的本質——波來看,放在算数與理科之後,著實合理。先離開主場區、穿越紀念品店來到多媒體放映室,全數以影像展示的音樂與體育科目,讓人產生切換教室的錯覺。本區作品也開放讓人掃QR CODE,於展期間得以於各處輪播,作為展覽資訊量龐大的緩衝。首先是荷蘭藝術家Manon de Boer再度詮釋約翰·凱吉的《4分33秒》,以無聲放大鋼琴與聽者間的關係。另有活躍於阿富汗與比利時的Aziz Hazara,將伊斯蘭教音樂佐以阿富汗夜景;瑞典藝術家Johanna Billing紀錄舊南斯拉夫内戰後出生的孩子演唱「magical world」

體育

自從藝術脫離平面與立體疆界後,回歸於人類身體,並於1960年代出現了表演藝術,作為展覽末段別具動感、延續之意。近年多出展於森美術館與愛知三年展的臺灣藝術家余政達,以體操課程的錄像,表現形容詞被置換成詼諧的肢體語言後,我們的知識理解與身體本能的衝突;活躍於洛杉磯的Martine Sms《關於動作的註釋》將黑人女性的姿體語言洗腦成旋律;德國藝術家Christian Jankowski《重量級的歷史》,請舉重選手抬起民主化後被撤離的共產雕像或猶太歷史石碑,闡述身體政治性的解放,多項體育主題作,藉由藝術表現考察社會後的成果。

綜合

作為展覽的餘白,無法以單一學科界定的內容,都收錄在綜合科目。館方邀請到目前備受矚目的韓國藝術家Yang Haegue為本展製作新作。這次她將繼承、改造京都藝術家大竹富江的雕刻,把它變成顛倒的核能發電廠冷卻塔意象,上面安裝太陽電池與車輪表現代的能量循環。她也實際讓館員施力於握把與腳踏轉輪,使其作為有聲的行為藝術。她也從網路中找尋自然有關的平面與立體圖像做成壁紙,色調採象徵女性、正義與尊嚴的紫色以及自然、希望的綠色,企圖將網路中的自然意象詮釋成宇宙能量循環。

Yang Haegue,《The Sonic Hybrids– Migrating after Ohtake》,251×162×161公分,森美術館藏。(攝影/鄭禹彤)

同為本展製作新作的是活躍於丹麥Jacob Kirkegaard,將現今數位儲存槽的雲端音樂與都市實際看到的雲朵圖像合成裝置,就像是偶而眺望教室窗外的風景,引領我們反芻回味整展的精彩作品。

Jacob Kirkegaard,《Permanent Cloud》,2023,影音錄像,藝術家私人收藏。(攝影/鄭禹彤)

回顧森美術館建館初期,便努力將此機構打造成如紐約MoMA美術館般的世界級景點。連動合作六本木的飲食、消費、夜景觀景臺,只為讓各種機緣下來到六本木的國內外人士在經過時,產生一訪展覽的起心動念。這樣的立意也在展覽主題中有跡可循,從開館十週年紀念展「LOVE展:從藝術中看見愛之形狀―從夏卡爾至草間彌生」至本次「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每檔展覽名稱足以表示對各種族、性別、年齡層的歡迎與誠意,如此態度也奠定了森美術館於世界中的重要性。

本展讓我們反璞歸真的同時,也可以反思現今教育是否著實能讓下一代與社會接軌?畢業後的我們,又是否能從困於日常繁瑣中重啟對世界的好奇心?在疫後國際連結再度蓬勃的當下,有沒有逐步提升同理與包容,面對來自百樣地域的百款人生?倘若能激發這些細微的思考,我想都再再證明都市裡存在美術館的必要性。至於美術館更多自我、國際、社會、環境議題討論的可能,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World Classroom:現代藝術的國語、算數、理科、社會」展

展期|至2023.09.24
地點|日本東京都 森美術館

鄭禹彤( 20篇 )

畢業於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曾實習於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現活躍於日台近現代藝術專文撰寫、旅遊導覽、翻譯經紀。用眼、耳、鼻、舌、身、意感知藝術的血肉笑淚,蛻變成字、普及於世。 合作邀約:chengyutungart@gmail.com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