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書畫藝術在當代:新譯、再造與提問

書畫藝術在當代:新譯、再造與提問

Traditional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in the Contemporary Time: New Interpretation, Recreation, and Asking Questions

如果本屆的議題可以做為一個台灣藝術界對於「書畫」在當代的一個想像與回應的起始點,我們相信筆墨紙硯的傳統在「書畫」藝術的創作上還是重要,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想像一個沒有筆墨紙硯的不同類型書畫創作。希望能夠擴展書畫在當代與未來的創作視野,同時也期待在未來這樣的想法可以持續的發酵,吸引更多的年輕創作者投入此一議題的思考與創作。

書畫的傳統與限制

書法與繪畫藝術,在傳統上簡稱為「書畫」。然而,二次大戰後,書畫藝術在台灣的發展曾歷經1950年代開始的「正統國畫之爭」、「現代水墨的興起」以及日本「前衛書法」的衝擊。傳統與現代、西方與東方之間相互的撞擊與拉扯,幾乎成為台灣藝術史在終戰之後迄今的特殊文化現象。

從材料上來說,「書畫」藝術所使用的「筆墨紙硯」來自於大自然,而其相對應的美學也來自於傳統的農業時代與體制。評論家李渝曾說:「水墨要進入現代,它的農業體系必須解體或蛻變。」同理,書法要進入現代,勢必也必須經過同樣的過程。

遺憾的是,20世紀以來在華人世界,我們並沒有看到有真正革命意義的「水墨現代化」或「書法現代化」的大規模美術運動或美學理論上的主張。固然在台灣1960至80年代,所謂的「現代水墨」現象或是類似像「墨潮」的團體對於書法的現代表現有所追求,但相對於1980年代之後台灣當代藝術的快速發展,書畫這兩個領域,特別是從全國美展與各地方性的展覽的結果來看,還是相對的保守。

書畫藝術的近代變革

書畫藝術的保守個性,或也可以從材料的角度來分析。傳統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的製作材料與作工,其實都根源於前工業時代的經驗。李渝評論所言的「農業體系」,正是這種文人書畫美學所賴以建立的基礎。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西方現代主義建築所需要的三大基本材料:鋼鐵、水泥與玻璃都一應俱全,為20世紀的現代建築發展奠定了材料的基礎。相對而言,20世紀初期中國的「辛亥革命」,或是「五四運動」幾乎並沒有對於「書畫」產生任何積極意義上的變革。

回顧19世紀以來,書畫藝術在中國或台灣,新的美學主張或變革,毫無例外的都來自於外部。例如,嶺南畫派從日本明治維新之後的日本畫(Nihonga)帶回寫生、光影與透視法的表現、徐悲鴻和林風眠等人,從法國帶回了學院的美術教育方式與歐洲的藝術潮流;台灣則是在日治時期(1894-1945)引進了西方的素描、水彩、油畫、現代雕刻與日本畫(膠彩畫),然後劉國松等人在1950年代之後,又從西方引進了現代繪畫的觀念。書法方面,日本在二次戰後的前衛書法也分別影響了1970年代後期台灣的墨潮書會,以及1980年代開放改革後的中國書法界。

書畫與白盒子空間的時代

1980年代之後,台灣進入到了美術館時代。白盒子空間(如臺北市立美術館)的展示形式迥異於之前的中山堂與社教館。1995年台灣首次以國家館的名義參加了威尼斯雙年展之後,各種類型的雙年展與文件展的資訊接踵而至。尷尬的是,書畫藝術在這種的文化潮流下,似乎又再次顯得無力回應。

書畫在當代,如果主動的進行自我的定位調整、改變傳統的思維與價值,會不會造成既有觀念的鬆動挪移,從而在當代取得一個新的戰略位置?2022年「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正是在上述的考量下,藉由「書畫藝術在當代:新譯、再造與提問」為議題,期待年輕創作者能夠超越媒材分類的固有思考,而從本質、觀念、技術、媒材等不同的面向來回應「書畫」在我們這個時代的意義。

「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展覽現場。(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入圍作品分析

本屆「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歷經兩輪的評審,最終選出包括金銀銅前三名共計22件的優秀作品。從創作的形式上來區分,包括有平面繪畫(件數最多)、機械裝置、錄像、立體裝置、複合媒材;此外,有三件作品是利用AI的軟體來進行創作。本屆評審所選出的金賞是楊寓寧的《觀葉植物》。這件181×192公分的大型水墨作品,雖然貌似傳統的水墨花卉,但其植物的組合,卻以芭蕉葉、姑婆芋等適合臺灣室內栽種的觀葉植物為主。在用墨上作者用到了宿墨與大筆觸的筆刷。配合了裱板的單純裝裱方式,楊寓寧的作品展現了恢弘的氣勢與新的視覺語彙,非常適合陳列於現代的展示空間。

楊寓寧,《觀葉植物》,木板、紙本、墨,181×192×4.5 cm,2022。(藝術家及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洪瑄的《合格》是一件立體裝置的作品。在材料上,作者運用到了磁磚、益膠泥、紅磚與木頭─這些都超乎傳統書畫藝術所能想像的範疇。在創作理念上,洪瑄在評論(或調侃)的是傳統書法練習或國語文競賽時寫字項目所「指定」採用的制式書寫紙張。工業材料的使用,使得洪瑄在當代書畫的創作上跨越了眾人所理解的「筆墨紙硯」。曾建穎的《菜渣譜:花籃圖》則是獲得了本屆的銅賞。曾建穎的作品從眾人所認為是「廚餘」的菜渣中,觀察到事物的另一面。他進而利用宋畫裡曾出現的花籃圖的概念,把他日常生活中所見到的菜渣給予了角色的轉換。曾建穎故意慎重其事的把菜渣的圖像處理加以美化,並利用傳統花卉的表現手法,美化了會被多數人所棄置的廚餘。

洪瑄,《合格》,磁磚、益膠泥、紅磚、木頭,每件84.7×44.7×3.2 cm,2022。(藝術家及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曾建穎,《菜渣譜:花籃圖》,紙本設色、墨、礦物顏料,77.5×142×3 cm,2022。(藝術家及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除了金銀銅賞的前三名之外,本次入圍的作品中也有特別值得關注的亮眼之作。2022年美國科羅拉多州的美術競賽,獲得頭獎是Jason M. Allen利用AI軟體Midjourney所生成的圖像《Théâtre d’opéra spatial》開啟了藝術界對於利用AI來進行創作的思考。本次集保當代藝術賞的入圍作品中,也有三件是利用AI,或是與AI所生成的圖像互動的作品。例如,張明曜的《臨 Stable Diffusion 生成之山水畫作》是以關鍵詞輸入AI軟體,然後再以筆墨去臨摹AI所生成的「山水」圖像;張嘉哲的《記憶鏈流》以近似的手法,透過收集群眾的筆跡,複寫在陶片上成為機器學習的數據,然後形成各種隨機圖像的組合。黃至正的《聖傷19》則也是以關鍵詞透過AI產生系列圖像,在經過後續的轉印、繪製與燙金,從而提問「AI生圖程式產製圖像的過程是否可視為一種對話、書寫與描繪?」此外,謝斐的「孤高詩」系列,是本屆入圍作品唯一以文學形式出現;作者以廣東話輸入Google,並透過「人工智能學習大數據,(產生的)作品文字反映作者離開香港前後的思緒」。

此外,兩件錄像的作品也相當值得關注:陳柏源的《虛擬屏風上的颱風山水》,以身處於747客機上的視點,演繹魏晉時代宗炳在《畫山水序》中對於「臥以遊之」的當代想像,同時作者利用古代屏風的形式來展現錄像的投影,也為這件作品添加了古今對話的另一層意涵。段沐的《影答形》則是以電腦動畫的技術,透過陶淵明的詩句來探討精神身體在虛擬空間之中穿梭、追逐的運動迴圈;這件作品在處理水墨的議題上,比較接近形而上的哲學冥想與思辨。

「2022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展覽現場。(臺灣美術基金會提供)

整體而言,本屆「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總共從162件中挑選出22件作品。最後經過縝密的投票與討論,以評分的高低決定了前三名的獎項與八件優選的作品。如果本屆的議題可以做為一個台灣藝術界對於「書畫」在當代的一個想像與回應的起始點,我們相信筆墨紙硯的傳統在「書畫」藝術的創作上還是重要,但是我們同時也可以想像一個沒有筆墨紙硯的不同類型書畫創作。本屆「集保結算所當代藝術賞」針對「書畫藝術在當代」所做的議題式引導,是希望能夠擴展書畫在當代與未來的創作視野,同時也期待在未來這樣的想法可以持續的發酵,吸引更多的年輕創作者投入此一議題的思考與創作。

吳超然( 1篇 )

東海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