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形「文化資產身分」在正常國家是榮譽、責任。所謂的榮譽是象徵一個地方擁有值得驕傲的文化財,而責任是必須盡力守護這些資產。
台灣國情特殊,有價值的文化建造物屢遭破壞,有「文資身分」是保護傘,可避免強拆;遇到各種災難可依法復原。但是某些時候爭取「文資身分」成為地方政治人物用來爭取選票的噱頭。因此文資身分取得標準及過程也必須被檢驗。其中,鬧得滿城風雨,被民間質疑是「樣品屋」工法的新北投車站即將受文資審議...
您已經是會員?登入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大學擔任兼任助理教授,研究專長為美術史、文化資產。思想受殷海光「是什麼,就說什麼」影響。搶救文資是主要日常,教書、寫文章是餬口。自認文章針砭時弊,一不小心就變成了各地政府頭痛的文化恐怖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