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下)

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下)

圖12 唐代〈三彩壺罐〉一組。攝影|林逸欣 若從中國中心觀來看,短暫的隋代(581~618)統一亂世、完成大業…
圖12 唐代〈三彩壺罐〉一組。攝影|林逸欣
若從中國中心觀來看,短暫的隋代(581~618)統一亂世、完成大業,而長久的大唐帝國(618~907)則鞏固擴展國家版圖和社會機制,再次創造能與秦漢相比的輝煌盛世。此時的長安城,不但作為唐代的富裕首都,更是國際化的世界都市。來自西域和東亞的商賈、使臣、傳教士與留學生等,無不聚集在此體驗精湛的中華文明。他們透過學習詩歌創作、研究雕版印刷或購買陶瓷器物的方式,把中土的藝術成就和技術發展散播至鄰國。而唐人本身也對異地文物風采展開熱烈追求,誠如展品中的一組唐代〈三彩壺罐〉所示(圖12)。雖然這些作品的原料與技術原為中國所有,但其外觀形制與裝飾花樣,卻源自古代伊朗的玻璃與金工製品,顯示本土居民對於外國珍品的喜好與崇尚。
圖13 出土於敦煌莫高窟第17窟的唐代觀世音菩薩像,圖為局部。攝影|林逸欣
以典藏器物知名於世的大英博物館,本次為了突顯其豐富的平面作品藏品,特地開闢專區,以長期陳設相關作品;內容包括敦煌繪畫、傳統卷軸冊頁與明清版畫。在敦煌發掘的繪畫方面,該館的斯坦因舊藏舉世聞名,作品數量眾多且品質出色,可代表中世紀莫高窟宗教藝術的極致成就(圖13)。至於歷代卷軸畫部分,本期展出的宋代馬和之〈詩經陳風圖〉、元代謝楚芳〈乾坤生意圖〉與明代項聖謨〈秋林讀書圖〉等佳作,則引導觀眾領略中國畫的構圖方式與筆墨手法。此外,針對東西方繪畫的視點表現差異,館方也設立數位解說螢幕,以活潑的動畫影片來解釋箇中巧妙。最後在版畫藏品中,本回展出的清代蘇州丁氏版畫,其用色鮮豔明亮,線條精緻細膩,相當受到觀眾的讚許。
圖14 清代汪立名編輯的《鐘鼎字源》,圖為局部。攝影|林逸欣
延續到展廳的另一側,館方是以「書寫漢字」為主題而展開敘述。作為古代東亞地區共同的書寫文字,漢字對於中、日、韓等國的文化影響力無遠弗屆。讀書人不僅藉此抒發己意著書立言,更能突破方言障礙與地域界限,讓彼此聯繫相互溝通。譬如展品《鐘鼎字源》(圖14),乃是由清代學者汪立名(1679年生)編輯,完成於康熙年間。雖然當中涉及古文字學的描述仍有待詳細考證,但人們依舊可藉此學習古代石鼓文、鐘鼎文和篆書不同的字體造型。另外,關於書寫工具,策展團隊也精心展示數組精良文物,來向觀眾詳細解釋文房四寶筆、墨、紙、硯等的性質與功能。
圖15 宋代官窯梅瓶。攝影|林逸欣
下一個展區主軸則是重回編年史脈絡,聚焦宋代及其鄰邦(如遼、金與西夏)的文化互動與藝術演變。從10~13世紀之間,中國在技術創新、經濟發展和社會變革上皆屬活躍階段。例如指南針、活字印刷和火藥的出現運用,以及瓷器的製作生產,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且因人口發達與城市擴展,亦造成商業都市化與專業分工的新興社會關係。尤其宋代強調以文治國的理念和政策,使得讀書人備受重用,一改前朝對貴族與武將的重視程度。這股追求文風士氣的雅緻美學,也可在宋瓷作品中清晰見到,例如著名的五大名窯──汝、定、鈞、哥、官等窯口(圖15)。若與往昔相較,此時的製瓷業更加多樣複雜,反映不同的品味需求以因應市場。
圖16 元代青花蓮紋盤。攝影|林逸欣
忽必烈(1215~1294)於公元1271年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代,成為首任皇帝。之後蒙元帝國憑藉其強悍的騎兵隊伍而征服歐亞大陸,這些相連的汗國為跨越洲際的行旅和貿易,提供前所未有的便捷契機。而在中國物質文明史上,一個重要的新趨勢也隨之發生,此即是以江西景德鎮瓷窯為中心的製瓷業發展。1278年,蒙元宮廷在景德鎮設立專門燒造官府用瓷的「浮梁瓷局」,為當地的製瓷環境奠定基礎設施。不像日後明清時期官府燒造那般的嚴謹要求與強調標準式樣,這時候陶瓷紋飾的設計自由度高,較多變化與隨興運用(圖16)。業內技藝超群的陶匠畫工,根據市場風向而製作出不同的生動紋樣,包括裝飾性強烈的花卉、植物、祥瑞、飛禽與水族等。
圖17 明宣德〈掐絲琺瑯雲龍紋蓋罐〉。攝影|林逸欣
2014年大英博物館曾對明初文化廣泛研究,其所精心舉辦的「明:盛世皇朝50年(Ming:50 Years That Changed China)」展覽,引起學界與大眾的熱烈討論。因此這次在展廳規劃中,館方遂針對明初的宮廷藝術與商業發展設立專區,藉以突顯策展團隊深耕學術的成果。展品宣德朝〈掐絲琺瑯雲龍紋蓋罐〉(圖17),就頗能彰顯當時政經社會繁華的氣象。明初帝王經常下令訂製此類富麗堂皇的五彩器物,以便用來裝飾宮殿廳堂。此罐外觀出現翱翔於多彩祥雲中的五爪金龍,具體強調至高的皇權威勢;其上還有「御用監」題識,表明此作乃專為皇室製作與使用者,呈現明初掐絲琺瑯製作的高水準。
圖18 晚明〈黑漆嵌螺鈿人物八角盤〉。攝影|林逸欣
另一個經常引起西方觀眾興趣的中國史區段,則是晚明時期(1487~1644)。若要談及此時的主要藝術活動,便必須著眼於城市文化之上。特別是作為魚米之鄉的江南地區,因盛產絲綢而經濟富裕;其中如蘇州、杭州和南京等地皆發展蓬勃。此種高度消費社會的形成,不僅提供當地工藝創作之充分條件,也提高民眾對於生活品質的進階要求。坊間許多書冊,如高濂《遵生八牋》、文震亨《長物誌》或李漁《閒情偶寄》等,都強調經營閒適清賞、品味生活的重要性。無論是山川逸遊、衣飾舟車、居家造景、琴樂書畫或鑑賞文物,無不寄託時人的審美情趣和品格意志。展品〈黑漆嵌螺鈿人物八角盤〉(圖18),其整器精工細膩,流光溢彩、斑斕閃爍,顯示使用者對於雅緻美感的追求與嚮往。
圖19 展場重現清宮「多寶格」陳列架。攝影|林逸欣
清代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因人口迅速擴增、經濟成長卓越,締造了滿清帝國的高峰盛世。在本展區中,展示主題是以盛清時期紫禁城內的飾品收藏為主,尤重宗教和世俗文物。為了強調清宮的收藏系統與陳設布置,策展團隊特地重現「多寶格」的陳列方式(圖19),來展示藏品的多元化和趣味性。透過大小不同空間的組合效果,讓物件之間彼此產生關聯,相互搭配映襯。這種把實用與怡情結合兼顧的展示模式,體現出清室帝王獨特的收藏理念。此外在文物製作方面,透過不斷的實驗與創新、品味分化以至集大成而建立新傳統,清宮院體作品展現了高超技術能力與鮮明風格特色。其不但跟地方創作有所互動,亦與歐洲藝術彼此交流。
圖20 晚清〈猶太女子瓷像〉。攝影|林逸欣
從1644至1830年間,中國一直被西方視為是理想國度。出產自遠東的各類珍玩,不但是當時奢侈品的代名詞,歐洲社會更是對於「中國風(chinoiserie)」的工藝作品評價甚高。另一方面,中國皇室與民眾也開始對「歐洲風(euroiserie)」的新奇事物產生興趣,其涉及範圍包括繪畫、建築、數理、醫學與科技。在這場東西藝文互動的全球舞台上,雙方的商賈、使臣和傳教士等人,無不扮演著關鍵的仲介角色。透過文物的流轉傳遞,而讓彼此的視覺藝術與物質文化更顯豐富。例如展場內的一尊〈猶太女子瓷像〉(圖20),即透露出中國工匠其實是模仿歐洲版畫人物,完成作品之後再外銷至國外。然而,爆發在19世紀中期的「鴉片戰爭」,卻讓西方一舉掀開對中國的想像面紗,而重回現實世界。
清代消亡(1911)之後,也正式宣告中華帝制結束,但館方的中國故事並未停止。近代上海的崛起歷程,可作為中國進入現代化的範例與縮影。在摩登電影、攝影刊物、流行服飾與書籍裝幀上,都可見識到西方現代藝術與設計思潮的深刻痕跡。而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其藝文政策乃是主張力圖破除舊習和菁英權威,並要求發揮積極的政治作用。另外,中國的當代藝術先鋒運動,則從1980年代逐漸拓展,華人藝術家開始積極進入世界視域中。本期展出的作品如徐冰(1955年生)「天書」、展望(1960年生)〈假山石〉、楊泳梁(1980年生)〈蜃市山水〉等,都是挪用傳統藝術形式或主題內容,進而反思身分認同與文化歸屬的作品。
圖21 霍吉淑新著《中國:以物觀史(China: A History in Objects)》書影。
書籍圖錄
這次同時伴隨重整展廳登場的,還有館方出版的導論圖錄《中國:以物觀史(China:A History in Objects)》(圖21)。本書是由該館中國部主任霍吉淑(Jessica Harrison-Hall)撰寫,精要介紹大英博物館的中國文物收藏。內容以編年方式分為六章,包括早期中國、帝國崛起、君王、文士與商人、蒙元和朱明、滿清與現代中國。有別於一般的單一宏論,作者以聚焦館藏作品為基點,從而聯繫其社會背景中的人、事、時、地等條件因素,試圖詮釋中華文化的歷史脈絡與藝術面向。尤其書中收錄彩圖超過600餘幅,當中不少作品都是首次發布。數百年以來,大英博物館對中國文物的積極徵集與費心收藏,已達百科全書式的規模體系。今日呈現於大眾面前的全新展廳與圖錄,則又為其開啟了另一精采篇章。
相關報導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上)
圖11 東漢至南北朝時代木製建築梁柱。新疆地區出土。攝影|林逸欣
近年來,中國主導的「一帶一路」的政經倡議漫天價響,收藏不少絲路文物精品的大英博物館,也特別成立展示專區,著重於公元100年至1000年間的西域藝術文物。透過繁忙的絲路網絡往來交通,中亞與西亞地區的多元異族文化,得以進入中國與遠東地區。當中尤以馬匹和絲綢貿易最盛,其他物品諸如香料、玻璃和金銀器亦為大宗。在宗教信仰方面,除了佛教,祆教與摩尼教也隨著絲路而沿途散播。這些來自外地異鄉的物件、知識和觀念,都對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與風俗習慣產生衝擊。館方在此所展示呈現的一組木製建築梁柱(圖11),原為斯坦因(Marc Aurel Stein,1862~1943)的新疆考古探險所得。其外觀形式與表面裝飾的設計,都與漢式風格有所差異,透露出中亞犍陀羅、薩珊和地中海文化的造型因素。
林逸欣( 7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