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

【Spotlight on New Network of Creative Communities in Hualien and Taitung】Sampling and Current Status of Arts and Cultural Spaces in Hualien and Taitung (2016-2023)

約莫在2016年之後,花東各地逐漸誕生零星的藝術空間。從純藝術、當代工藝、駐村空間、劇場到不同於博物館展示範疇的文物館,在這個沒有美術館作為藝文生態網絡中心的環境裡,這些空間多元的使命與意圖,反映了這個環境想像藝術文化時的非單一性。在本篇文章中,我們訪問了六個在2015年後,於花東經營實體藝文空間的單位,除此之外,在本文的視覺排版中,亦列出目前團隊關注的藝文場館。
【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的其他專題文章詳見:導言:聚焦花東創作社群新網絡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上)社群創生藝術:部落、創作營、藝術節、藝術村、劇場、工寮、實驗場(下)花東藝文空間,抽樣與現況 (2016-2023)重航海洋的文化行動——造船作為一種方法園區流標了,然後呢?文化中介組織如何救花創? 約莫在2016年之後,花東各地逐漸誕生零星的藝術空間...


您已經是會員?
典藏
免費加入會員,閱讀專屬藝文報導
繼續閱讀此篇文章 加入會員


陳晞(Sid Chen)( 122篇 )

藝評書寫與研究者,現為典藏雜誌社(《今藝術&投資》、《典藏ARTouch》)社群暨企劃主編、國際藝評人協會台灣分會(AICA Taiwan)理事。目前關注異質性的創作與勞動,長期研究繪畫性與敘事性等命題,對於另類文化和視覺語言的迷因混種亦深感興趣。文章散見於《典藏ARTouch》、《CLABO實驗波》、《端傳媒》、《非池中藝術網》、《Fliper》、《ARTSPIRE》、《500輯》、《藝術認證》、《歷史文物》、《新北美誌》等。

sid@artouch.com

盧宏文( 3篇 )

現居於花蓮,因在原住民族創作者及其生活態度上深受啟發,開始長期關注其創作環境、概念和作品,並以此作為2017年國藝會「表演藝術評論人專案」之書寫主題。相關訪問文章或劇評,多散見於《Pulima Link》網站、《表演藝術評論台》,及《葫蘆樂園:劇場發聲報》。

李京樺(Jing-Hua, Lee)( 27篇 )

藝術研究與觀察者,現任典藏・今藝術&投資執行編輯。關注展覽策畫、當代圖像、視覺文化與其現象。來稿可洽:jing @artou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