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上)

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上)

圖1 展廳入口。攝影|林逸欣 歷經18個月的漫長整修與裝潢,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嶄…
圖1 展廳入口。攝影|林逸欣
歷經18個月的漫長整修與裝潢,倫敦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的嶄新中國展廳已於2017年12月14日對外開放(圖1)。受到何鴻卿爵士(Sir Joseph Hotung)的慷慨贊助與大力支持,館方不僅重新調整展品陳列方式,也同時升級展櫃與照明等基本設備,更新增書畫、絲綢和現當代工藝,闡明中國藝術的多元傳統與持續創新(圖2)。新展廳的內容共分為16個單元,其中不以物件種類來區別,而是按照時間順序展現不同朝代的作品。策展團隊亦在每個專櫃中央呈現焦點精品,藉此衍生相關的詮釋議題和名作群組,讓觀眾能夠近距離地欣賞文物而產生歷史時代感(圖3)。依著陳設展品如石器、玉件、青銅、陶瓷、雕塑、漆作、繪畫和文玩等,深度探索中華文明的時序演變。
圖2 展廳全景。攝影|林逸欣
圖3 主題展區。攝影|林逸欣
跟隨文物旅行,穿梭時空現場
館方策畫的中國歷史旅程是從新石器時代開始,尤以地下發掘出來的飲食陶器和祭祀玉器為重心。至今發現中國最早的陶製品,約出現於公元前1萬6000年的南方地帶,之後在數個群族部落中,當地居民採用不同種類的泥土原料,製作成豐富多樣的日常器物。例如一組製作在6000年前、出土於黃河流域半坡遺址的陶罐和陶碗(圖4),其表面平滑、造型精良,揭示當時工匠出色的陶冶技術。而在玉石器方面,中國亦展示出獨特的磨治工藝和思想理念。譬如館藏高度近半公尺的大型玉琮(圖5),乃是來自良渚文化的菁英階層人士墓葬,象徵著社會權力和階級地位。這些史前時代的食器和祭品,可說是奠定中國物質文化發展基礎的關鍵項目。
圖4 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陶罐與陶碗。攝影|林逸欣
圖5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玉琮。攝影|林逸欣
無論是考察歷史文獻或者考古紀錄,吾人都可發現大約在公元前2000年時,中國社會格局經歷巨大變化,進而出現早期國家的原型與徵兆,像是中原地區黃河流域的二里頭文化便是一例。從該遺址出土的城邑建築、居住區和墓葬區,以及道路與工坊的存在,皆可說明其複雜的群居結構。繼之而起的商代,其建都於現今河南省的中部與北方一帶。在出土後以存世的甲骨片和青銅文物上,都留下了明確的文字史料。此時的早期中原商王朝,也與鄰近的歐亞大陸在金工上有所交流。他們曾向中亞草原民族學習武器和馬車的製作樣式,同時也創發出特有的分範鑄造科學技術,因此得以在青銅器上呈現富麗的裝飾圖案。商代王室和貴族成員都相當重視禮器的使用(圖6),延續著古代祭祀和喪葬傳統。
圖6 商代青銅器組。
公元前1046年,居於渭水河濱的周人擊敗殷商,建立起延續長達800餘年的周王朝。期間以從今日西安遷都洛陽為分界,可劃分為西周(公元前1046~771年)與東周(公元前770~221年)兩階段。周代向來被後世視為盛世的典範,尤其在社會禮儀與政治倫理等道德制度上備受推崇。周王開始以「天子」自居,領受「天命」而統治「天下」。這種王道治理國家的觀念,被日後的各朝君主所遵循演繹。而由西周初期重要貴族暨大臣周公提倡的「制禮作樂」理念,亦對往後的藝文思想影響甚鉅。譬如出土於山西侯馬的展品〈青銅鎛鐘〉(圖7),屬於東周春秋時代晉國文物,突顯時人對禮儀和奏音樂的重視。此外工匠利用新的模板技術,在鎛鐘表面上製作出相同重複紋飾,不僅增添器物的裝飾性,也為批量生產需求提供解決之道。
圖7 周代〈青銅鎛鐘〉。攝影|林逸欣
周代後期經過近500年的戰亂時局,秦代於公元前221年統一中土。雖然秦王朝的國祚僅有短暫15年,但其使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的政策方針,卻讓中國至此成為中央集權的帝制國家,標誌歷史社會上的一個根本轉折點。很多在秦代草創的制度,到了兩漢時期逐漸成熟完善。對內,以儒家意識形態為主的官僚體系,積極地運籌帷幄、處理政事;對外,帝國強大的軍武部隊和企圖心,也讓其與外地異文化的互動不斷增加。就在社會安定、經濟富庶的氛圍下,人們對於永恆來世有著更加熱切的期待與想像。來自漢代富裕家族墓室的陶製墓柱(圖8),說明當時社會「視死如生」的喪葬觀念。其奇異的人面造型與梁柱紋飾,或許呈現了避邪驅魔的象徵意涵。
圖8 漢代陶製墓柱。攝影|林逸欣
漢代滅亡(220)之後的400年間為魏晉南北朝,中土政權動盪不安,各方勢力相繼崛起,使得黃河流域平原成為兵家必爭之地。其中參與爭奪的族群不僅有漢裔人士,更包括來自邊疆草原的不同的異民族(圖9),例如匈奴、拓跋、鮮卑與羌等。由於異族持續統治北方,讓原來居住於中原的漢人大量南遷而進入長江下游,促進當地區域的經濟發展。另一方面,主導北方的異族君王與貴族世家,也透過絲路貿易途徑,把中亞與西亞的習俗、思想觀念與生活物品引入中原社會。當中最重要的文化影響,莫屬於佛教的崛起和傳播。展品〈砂岩佛菩薩像石碑〉(圖10)製作於東魏時期(534~550),其上層有一對飛天神祇,中央為一佛二菩薩,下方則是供養人的題記銘文,說明當時民眾對於佛教信仰的虔誠。
圖9 南北朝時代墓葬陶俑:異族官員、士兵與騎士。攝影|林逸欣
相關報導
璀璨的華夏文明 大英博物館中國展廳整修18月重現風華(下)
圖10 東魏〈砂岩佛菩薩像石碑〉。攝影|林逸欣
林逸欣( 7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