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池田亮司近年亞洲最全面大型個展:仲夏沉浸於宇宙時空的音像圖景

池田亮司近年亞洲最全面大型個展:仲夏沉浸於宇宙時空的音像圖景

北美館館長林平介紹池田亮司為持續探索宇宙的音樂家,帶著他具有物理、數學與詩意觀點的個展來到北美館。本次展覽囊括池田亮司創作生涯之重要作品,集數據和符碼語言。策展人蕭淑文與林怡華表示,雖然池田的作品很容易讓人沉浸在音像裝置裡,但他是從音樂本質的探問來創作作品,試圖讓我們反思如何重新看待數位科技媒材、聆聽音樂的感知與慣性。
池田亮司(Ryoji Ikeda)個展8月10日(六)於台北市立美術館(以下簡稱北美館)一樓展區正式開幕,展覽由本館策展人蕭淑文與客座策展人林怡華共同策劃,為藝術家十年來在亞洲最全面性的大型個展,選件涵蓋大型聲音雕塑、視聽裝置、燈箱及平面等作品,部署出跨距微觀與宏觀之際的沉浸式宇宙時空圖景。
池田亮司《符碼─詩》,影音裝置 ,2018。概念、構圖:池田亮司,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北美館館長林平介紹池田亮司為—持續探索宇宙的音樂家,帶著他具有物理、數學與詩意觀點的個展來到北美館,北美館自重新開館後,非常聚焦於國際上活躍的中生代藝術家,積極並樂於將他們引介給台灣觀眾,「北美館近年相當重視當代藝術跨域的概念呈現、方法論,讓藝術重新去探問自身的意義,以及給出藝術定義新的可能性。」美術館積極對於社會觀眾面向尺幅的擴大,近年已經融入表演藝術、音樂、舞蹈等異質的觀眾類型,而池田亮司的個展也完美回應北美館近年的展覽方向。
池田亮司《普朗克世界 「宏觀」 》, 影音裝置,投影機、電腦、喇叭,2015。(©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池田亮司是少數同時以視覺及聲音創作聞名國際的藝術家,其創作路徑涉及數學、量子力學、哲學,混合聲響、音樂、影像、物理現象、數學概念以組構其現場演出及裝置,譜寫出其獨有的創作維度。此次個展也是池田在亞洲最完整呈現他創作歷程的個展,包括他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駐村期間的手稿,能一窺創作的思考過程,以及少數展示的繪畫作品,他本人則經常低調退於作品之後,因為他總認為口語和文字傳達會阻礙人單純以感官體驗作品的感受。
池田亮司《符碼─詩》,影音裝置,2018 。概念、構圖:池田亮司,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池田亮司《符碼─詩》,影音裝置,2018 。概念、構圖:池田亮司,電腦圖形、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這次策展與工作團隊也備受矚目,包括策展人之一林怡華在「映像節2017 Parallax」時,便邀請池田亮司於「中興文化創意園區」展演,並將他導入和美術館接觸,背後也有由台灣新媒體藝術家所組成相當堅實的技術團隊,包括黃湧恩、張暉明、張永達等人,池田也在佈展完成後表達,他對於台灣策展與技術的品質相當驚艷,也展現出不亞於日本的職人精神。
 
囊括池田亮司創作生涯重要作品
本次展覽囊括池田亮司創作生涯之重要作品,集數據和符碼語言,首先進入美術館大廳,座落了五個筒倉造型的揚聲器,同時發出有特定順序、組合的聲音,是為作品《A「連續統」》(A [continuum])。作品以一系列歷史上音樂會使用的標準音高被分配到各個揚聲器,相異的頻率音調交互疊加,形成極其複雜的聲音質地和共鳴音型。
池田亮司《A 「連續統」》, 聲音裝置,5個超級定向揚聲器(Meyer SB-1)、電腦 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2018。概念、構圖:池田亮司,程式設計:Tomonaga Tokuyama。( ©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雙牆面裝置《臨界點》(point of no return)是藝術家自稱其創作中最玄奧的形上學作品,其中一面由單一投影機投射而出、大量訊息密集疊加而成的黑洞;另一面則是色溫近似太陽的白色光源。本作品指涉科學脈絡下有巨大引力扭曲著時空的黑洞,任何事物、甚至是光,一旦進入其中,都無法遁逃。作品中位於兩側的黑洞區域與白光其軌跡相疊合,這個邊界即成為空間和時間臨界點的象徵。
池田亮司《臨界點》,DLP投影機、HMI燈、電腦、揚聲器,尺寸依空間大小而定,2018 。(©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
《普朗克世界「宏觀」》(the plank universe [macro])為一件巨幅的投影裝置作品,從物理學上無限小的計量單位「普朗克長度」(Planck length)的角度探索人類對自然界無限小或無限大的感知潛能,試圖從人類尺度以至於超出可觀測範圍的宇宙尺度描繪無限的宇宙,擴延認識世界的極限、觸碰宇宙的邊界。這件作品是池田亮司在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駐村期間受到啟發的創作。
池田亮司《普朗克世界 「宏觀」 》, 影音裝置,投影機、電腦、喇叭,2015。(©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池田亮司《普朗克世界 「宏觀」 》, 影音裝置,投影機、電腦、喇叭,2015。(© 池田亮司、台北市立美術館)
策展人蕭淑文與林怡華表示,雖然池田的作品很容易讓人沉浸在音像裝置裡,但他是從音樂本質的探問來創作作品,試圖讓我們反思如何重新看待數位科技媒材、聆聽音樂的感知與慣性,每個裝置透露的可能是數學的聲音、數理的語言,和人性、感官之間可能的連結,期待觀眾在深入音景裝置之餘,更能感受科學背後的協合之美。

池田亮司個展

展期:2019.08.10 – 2019.11.17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一樓1A~1B

 

張玉音(Yu-Yin Chang)( 341篇 )

文字女工與一位母親,與科技阿宅腦公的跨域聯姻,對於解析科技、科學與藝術等解疆界議題特別熱衷,並致力催化美感教育相關議題報導,與實踐藝術媒體數位轉型的可能。策畫專題〈為何我們逃不出過勞?藝術行政職災自救手冊〉曾獲金鼎獎專題報導獎,並擔任文化部、交通部觀光局指導的「台灣藝術指南」專冊、「台灣藝術指南TAIWAN ART GUIDE」APP研發計畫主持,以及Podcast節目「ARTbience藝術環境音」製作統籌。曾任《典藏.今藝術》企畫編輯、副主編、社團法人台灣視覺藝術協會理事,現為藝術新媒體「典藏ARTouch」總編輯。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