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見證抽象大師的藝術生涯 德薩畫廊漢斯.哈同展

見證抽象大師的藝術生涯 德薩畫廊漢斯.哈同展

904年9月21日生於德國萊比錫的哈同,大學主修哲學,對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有相當深…
904年9月21日生於德國萊比錫的哈同,大學主修哲學,對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有相當深入的研究;從家庭教育得來的音樂素養,也對他作品的風格產生了重要影響。後來受到馬蒂斯、畢卡索的影響。1925年,他認識了康丁斯基,其作品中獨特、分散及線條的風格或許在某種程度上與之有關;其後,他開始創作「滴畫」。哈同運用這種藝術語言,比美國畫家波洛克(Jackson Pollock)足足早了20年;他利用噴灑色點的方式,任它們自由滴流、重疊和混色,在畫布上互相糾纏,加上一條條如傷痕般的不規則線條,最後被黑壓壓的煙霧吞噬,顏色在輕重交加互疊下,創造出獨特、不可言喻而大膽的調子。1930年,他就立體主義和與米羅有關的抽象超現實主義探索了個人風格的變體,也正是這個時期,他原創的繪畫風格逐漸產生。這是一種承襲自德國、沒有邊際地表現精神及自發性的風格,他拒絕幾何形式的抽象主義,代之以繪畫行為的無意識和自發性繪畫。
四○年代後期,他的作品更加趨於成熟,是當時藝壇少有,從一開始就沉溺於純抽象的技法之中的藝術家,並成為抒情抽象的代表人物。五○年代,哈同與皮耶.蘇拉奇(Pierre Soulages)及施奈德爾(G. Sohneider)被並稱為「抒情抽象三傑」。而整個歐洲和美國,此時也處在浩瀚的抽象表現及其他形式的抽象主義風潮裡。不僅如此,隨著壓克力顏料的上市,更對哈同晚期的創作具有決定性的影響,讓他能夠使用筆或其他工具在潮濕的壓克力顏料上刻劃,而工業用的噴槍更可在畫布上噴出霧狀的色彩,使他走向更加完全的色彩繪畫形式。
漢斯.哈同《T1949-4》.油彩、畫布. 89×116 cm.1949。圖/德薩畫廊
哈同的作品和作畫技術都在延續其個人經歷,無法輕易解讀。對於創作,他曾經說到:「那未知的領域尚有待發掘,而內在最根本的情緒卻在煽動。」1969年,他首次運用鮮豔的色彩,來顯現如詩般的創意與意識形態;所涉及的領域和繪畫技巧的多樣性使他成為二十世紀最豐富可貴的一位藝術家之一。隨著藝術史上的定位,哈同的國際聲譽與日俱增,和亞洲的藝壇的淵源,也讓其名聲在亞洲如雷貫耳,作品如今已被亞洲許多地區的藏家收藏。通過這次展覽,德薩畫廊也期待將有更多的藏家認識哈同的藝術世界。
德薩畫廊「漢斯.哈同抽象化:一種人類語言」展覽一景。圖/德薩畫廊
歐洲抽象主義大師漢斯.哈同(Hans Hartung,1904-1989)繪於1967年的作品《P1967-A47》於去年(2017)秋拍亮相在香港蘇富比的「當代水墨藝術」專場,並以50萬港元成交。其實,早在2012年春,德薩畫廊就已為他在香港推出個展,當時展出藝術家於1962年至1975年創作的7件巨型畫作。上世紀六○年代起正是藝術家進入劃時代的個人藝術新路,顏料在濕潤的畫布上點點作色,任由色點滲透、化開、聚合,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創造抽象藝術形式中的表現性線條;當時的個展也聚焦他與書法結合的作品。德薩畫廊再於去年11月25日為哈同舉行第二次個展「漢斯.哈同抽象化:一種人類語言」,展期至本月13日,展出一連18幅自上世紀四○年代起,至八○年代藝術家的各時期作品,為見證其藝術生涯最標誌性的紀念畫展之一。
漢斯.哈同《T1970 -H40》.壓克力、畫布.102×130 cm.1970。圖/德薩畫廊
林琬娸( 47篇 )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