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當代藝術中男女無別!

當代藝術中男女無別!

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成見,最常見的有兩種理解:在主題方面是對於小我經驗的闡述。在媒材外觀方面是尺寸小、重量輕,以…
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成見,最常見的有兩種理解:在主題方面是對於小我經驗的闡述。在媒材外觀方面是尺寸小、重量輕,以手工藝為主。但是,像路易絲.布爾喬亞的創作就打破了這些藩籬。她的藝術經歷扭轉了藝術圈對女性藝術家的看法。觀眾不僅開始關注精神分析、語言的表達,更重要的是改變了創作者以男性為主的產業鏈。在近一百年的生涯中,布爾喬亞的雕塑一直反覆申明應該對人類(女性)身體加以愛護與反哺,這也反映女性在現實社會中的不平等。被推崇為最重要的女性藝術家,布爾喬亞的作品挑戰也扭轉了人們對女性身體的期待,讓人更能停下來冷靜地思考女性的實際情況。
在機構收藏方面,倫敦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的首席策畫人法蘭西斯.莫瑞斯(France Morris)曾經表示,如果我們觀察泰德美術館自1965年以後,女性藝術家作品收藏達百分之三十,在1900年到1965年之間只有百分之十九,如果再往前推,那連百分之一都不到。所以這些數字說明,女性近期被機構支持與收藏的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在畫廊的展覽推廣方面,倫敦著名的Sadie Coles畫廊女主人薩迪.寇爾(Sadie Coles)就表示,她認為整個大環境在改變,因為她看到有愈來愈多女性藝術家在商業或非商業環境中發表很強的作品。女性藝術家的生存曲線是呈現向上走的趨勢。附帶說明的是,女性自主當家開畫廊,也有愈來愈多成功的模範,像是倫敦Victoria Miro、Alison Jacques;德國的Sprueth Magers;瑞士的Eva Presenhuber;美國的Barbara Gladstone、Marianne Boesky;中國的空白空間;台灣的耿畫廊。
今年10月4日的香港蘇富比「現當代亞洲藝術」夜場上,草間彌生的《No. Red B》以成交價5452萬港元創下全場第一高價紀錄,並躋身藝術家作品拍賣紀錄第二高價。(蘇富比提供)
段建宇,這位無論在創作本質上還是商業上都備受關注的中國女性藝術家提出了她的個人觀點:「我覺得到我這一代,女性藝術家和男性藝術家是平等的,不論是在智力上還是機會上。今年英國透納獎(Turner Prize)的四位題名中,就有三位是女性。在Hugo Boss上,六位提名中也有兩位女性。有時候,大家為了表明政治正確,還有些傾斜女性,所以在我所接觸的藝術圈範圍內,女性很不吃虧。」關小,這位1980年後出生的中國女藝術家,也認為性別不影響工作,無論是各種待遇上還是機會上。
權威美國媒體Artnet在2014年5月公布的一項「戰後藝術」的拍賣數據,肯定了藏家對女性藝術家的作品在拍賣會上的競投。在這份統計中,女性天價十大排行榜中,第一名是布爾喬亞1996年作的巨型蜘蛛,成交紀錄是1070萬美元,逾千萬美元大關。雖然對照男性天價十大排行榜中的第一名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於1961年的《橘紅黃》,以8690萬美元成交,價格還是有很大的落差,但是到「當代藝術」這個離現在更近的市場範疇時,那個排行榜已經過時。舉個最顯著的、在當代攝影中的例子:辛蒂.雪曼(Cindy Sherman),她在市場上成交單價最高的攝影是1981年的《無題》(Untitled)(61×121.9 cm),2011年以340萬美元落槌。安德烈亞斯.古爾斯基(Andrea Gursky),他著名的單件攝影作品《萊茵河II》(Rhein II)(207×385.5cm×6.2 cm),2011年以380萬美元落槌。若仔細從尺寸來對照,雪曼的拍賣價格還勝過古爾斯基。另外,你當然也不會對草間彌生和艾格尼斯.馬丁(Agnes Martin)的高價感到陌生。
總而言之,年紀愈輕的女性藝術家愈不受性別的拘束。相對的,買家的偏見也降低了。世界上有愈來愈多的女性在受過高等教育後,投入創作之路。這是一個正在發生的、女性應該受到鼓勵的時代,加油!
這兩年,有一個格外顯著但是沒有人談論的現象是,女性藝術家的展覽、市場價格以及被收藏的機會,在傳統以男性主宰的藝術行業,逐漸取得成長。以前男性藝術家的作品基本上是市場上購買的唯一選擇。如今,國際藝術市場上,大家爭先恐後跟畫廊排隊和在拍賣會上追捧的,女藝術家占很大的比例。從戰前到當代藝術界的跨度,不同世代的優秀女藝術家在全世界不勝枚舉,比如路易絲.布爾喬亞(Louise Bourgeois);德國的凱特琳納.弗里奇(Katharina Fritsch);六○年代有賈桂林.杭弗瑞(Jacqueline Humphries);七○年代的勞拉.歐文斯(Laura Owens)。年輕一點的像美國的陶芭.奧爾巴赫(Tauba Auerbach);中國的段建宇、曹斐;挪威的伊達.艾克布萊德(Ida Ekblad)等。
過去藝術史的書寫、記錄、創造、銷售、典藏幾乎以男性為主導,但是當代女性藝術家、女編輯、女畫廊主以及女拍賣行專家的數量,已經毫不遜於男性。回顧七○年代,女性當時在北美和歐洲還頻繁發起很多集會,來批判藝術生態裡的父權,並且探索女性在社會政治環境裡的身分、性別與認同問題。當時有很多女性,策略性地編撰很多文章來為女性發聲,最有影響力之一的,莫過於藝術史學家琳達.諾克林(Linda Nochlin)於1971年發表的論文:〈為什麼沒有偉大的女性藝術家〉(Why Have There Been No Great Women Artists)。在1972年,紐約有一家名為A.I.R的畫廊開幕,在仍以男性藝術家為主的時代裡,A.I.R完全致力於女性藝術家的展示。
賈桂林.杭弗瑞的作品在美國紐奧良Carnegie Museum展示。(Greene Naftali畫廊提供)
吳華( 8篇 )

多姆斯收藏共同創辦人。來自台北,旅居上海,平時周遊世界各地,掌握國際當代藝術動態,支援各種新銳藝術項目。

查看評論 (0)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