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藝術檔案的「搬演」:歐亞縫隙與藝術史邊緣的穿針引線

藝術檔案的「搬演」:歐亞縫隙與藝術史邊緣的穿針引線

不論是過去台灣與華人藝術家在東南亞的活動狀態、政治解放運動引發的創作風潮,以及新國族成立期間,藝術家立足國際藝壇時遇到的尷尬處境,從印尼、泰國、新加坡、科索沃再回到最後的論壇地主國台灣,在本次的論壇一次次於縫隙邊緣的穿針引線,也構築出另一個對台灣藝術史的想像途徑。
「這次主題本來要叫藝術史馬戲團!」這是本次春之文化基金會「藝術史劇場:全球藝術史的參照與對話」策劃人高森信男在5月4日與5日兩天在論壇現場所提到的一段策畫心得,看似是個玩笑話,但他確實也與來自印尼、泰國、新加坡、科索沃的講者們透過接近創意性的「搬演」,找到可連結台灣,或者說彼此互為參照的脈絡,不論是過去台灣與華人藝術家在東南亞的活動狀態、政治解放運動引發的創作風潮,以及新國族成立期間,藝術家立足國際藝壇時遇到的尷尬處境,從印尼、泰國、新加坡、科索沃再回到最後的論壇地主國台灣,一次次在縫隙邊緣的穿針引線,也構築出另一個對台灣藝術史的想像途徑。
論壇策劃人高森信男。(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民間藝術檔案機構與國家級研究中心的相遇
本次的論壇中來自印尼的法拉.瓦德尼(Farah Wardani)以及新加坡的許元豪(Koh Nguang How),兩位都是民間自設藝術史檔案單位的藝術工作者,之後也都被延攬至新加坡國家畫廊的研究單位工作。瓦德尼原為印尼視覺藝術檔案庫(Indonesian Visual Art Archive)的成員之一,民間單位的工作經驗讓她更能理解詮釋藝術檔案的重要性,亦即檔案當然可能成為形塑「主流」與「霸權」的利器,但事實上它們也是讓某些具有代表性卻位居邊緣的創作者發聲的重要證據,例如1950年代曾在印尼活躍一時的「印華美術協會」,是當地華人畫家活躍的舞台,卻在1960年代因為國共內戰對峙的陰影蔓延至東南亞後,印尼當局開始針對華裔提出緊縮政策而被迫解散。
新加坡國家畫廊資源中心助理總監、印尼視覺藝術檔案庫顧問法拉.瓦德尼(Farah Wardani)。(春之文化機會提供)
新加坡藝術檔案計畫創辦人暨藝術家 許元豪。(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另一位來自新加坡的許元豪,是以《新加坡藝術文獻計畫》一作聞名的藝術家,堪稱「檔案控」的他也在這次的論壇中為台灣的觀眾整理出一套過去的「台星」交流脈絡,有趣的是這套脈絡以「中華民國」為基準,包括新加坡「戰前的中華民國在中國」的留中生與戰後「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留台生,而高森信男在回應許元豪時,則描述了1950年代中華民國遷台後的一段東南亞文化交流,當時國民黨政府尚未在島內建立自我的文化體系,便讓日治時代的代表畫家如郭雪湖、楊三郎與李石樵等人以文化交流的名義下赴東南亞寫生,留下的多件南洋情懷作品,都有意無意地反映了戰後中華民國在國共內戰後的國界版圖異動,以及與台灣產生的微妙聯繫。
春之文化基金會「藝術史劇場:全球藝術史的參照與對話」論壇現場,左起為新加坡的許元豪與策劃人高森信男。(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台泰創作者對冷戰時期國家政治的回應
二戰戰後,接續直到1990年代初期的冷戰時期,近年成了各地美術館的研究主題熱潮,而這段歷史如何幽微地影響著亞洲的當代社會也是近年泰國年輕藝術家熱衷的創作主題。來自泰國的講者唐娜維.恰卜瑞帝(Thanavi Chotpradit)觀察,這樣的創作風潮在2014年的泰國政變之後,變得更加顯著,她初步猜測,有可能是動盪的政局造成年輕創作者的不安,希望透過重新挖掘過去冷戰時期的歷史經驗來提醒世人,不在過去的經驗當中重蹈覆轍。台灣回應人王品驊則將重點放置在1980年代解嚴前後的社會能量再造運動,此時的工運、農運、原運與性別運動中,不同族群急欲打破中華民國文化體制與在地格格不入的社會狀態,包括戰前與部分平埔族結合的閩南與客家文化、日治的現代性遺產以及原住民文化等,但卻來不及對話,徒留另一個暗黑深淵等待辯證,「台灣人」意識雖然在此時出現了初步共識,但隨著國際情勢的轉變,這個共同想像依舊微弱,內部爭論不休的「命名」挫折,就展現了外在力量的干預性。
泰國藝術大學考古學院藝術史學系講師、《今日東南:亞洲當代及現代藝術的方向》編輯成員唐娜維.恰卜瑞帝(Thanavi Chotpradit)。(春之文化機會提供)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助理教授王品驊。(春之文化基金會)
新國族的誕生之際,藝術家如何代表「國家」?
新國族想像的誕生與隨之引發的政治動盪,不只台灣面臨了這個問題,遠在巴爾幹半島的科索沃,於2008年宣告獨立,作為一個年輕的新興國家,自然會需要各種國際的發聲管道,以國家為參展單位的威尼斯雙年展(La Biennale di Venezia),自然也是重要場域之一,有趣的是2007年的威尼斯雙年展中阿爾巴尼亞館卻邀請了科索沃的藝術家參與,這陰錯陽差的安排,成了喧騰一時的話題,後續的回應人呂佩怡也指出,對比台灣的狀態,1995年台灣首度以國家名義的「台灣館」參展,歷經四屆後,中國持續施壓予主辦單位,台灣在2003年被剔除在國家館名單之外,現今只能以「台北市立美術館」的平行展名義參與,幾乎就是台灣國際地位的縮影,更凸顯現今國族主體不明的國家狀態,以及中華民國的政府體制如何在世界性的藝術場合維持那「表面的和平」。
科索沃藝術家、普利希納當代藝術中心策展人、研究員暨創辦人、獨立藝術與文化機構執行總監 Albert Heta。(春之文化基金會)
在2019年的威尼斯雙年展如火如荼地進行當下,此次論壇的最後,這些參與的與談人們倒也有志一同地談起自己國家的國家館近況,在這個各國彼此互相展現文化與藝術能量的場域中,泰國館就常選擇主題含有泰國傳統文化元素的藝術創作者,科索沃館初期則喜好展示符合自我國族立場的政治受害者主題,新加坡館曾因政府無意地缺席而遭逢抗議,讓藝術界認為讓本地創作者缺席世界舞台,印尼館則具有強烈的官方指派色彩。對比台灣的藝術史以及相對的國際經驗,我們似乎從這些國家的藝術經驗當中看到了熟悉的影子,即透過藝術史的搬演,脈絡的比對與互為參照,相信比起單一且線性脈絡的藝術史,更能讓人看清一個國家或者地區的定位與能連結出去的各種想像,全球化下不可言喻的權力再現與資源分配,似乎也只能在這幽微之處被完整地揭示開來。
春之文化基金會「藝術史劇場:全球藝術史的參照與對話」論壇現場。(春之文化基金會提供)
相關閱讀:
當中心遇上旁枝:民間藝術檔案機構作為官方史觀的對照與延伸
陳飛豪( 119篇 )

陳飛豪,生於1985 年。文字寫作上期冀將台灣史與本土想像融入藝術品的詮釋。藝術創作上則運用觀念式的攝影與動態影像詮釋歷史文化與社會變遷所衍生出的各種議題,也將影像與各種媒介如裝置、錄像與文學作品等等結合,目前以寫作與創作並行的形式在藝術的世界中打轉。曾參與2016年台北雙年展,2019年台灣當代藝術實驗場之「妖氣都市:鬼怪文學與當代藝術特展」、2021年國家攝影文化中心的「舉起鏡子迎上他的凝視—臺灣攝影首篇(1869-1949)」以及2020/2021東京雙年展。著有《史詩與絕歌:以藝術為途徑的日治台灣文史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