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資保存
捨棄文資會審議全程公開透明,開聽證會有何用?
根據目前文化部修法資訊,文化部爰增訂草案第9-1條規定主管機關辦理文化資產指定登錄案件,遇有社會重大爭議情形應舉行聽證規...
【蕭文杰專欄】臺靜農故居揭牌是點亮臺大人文精神?還是文資遮羞布
保留臺靜農故居固然與臺大前校長管中閔的態度有關,他在文資團體提報之後,2020年5月1日出席文化局審議會指出,因為過去社...
【蕭文杰專欄】文化資產需要動態與多元價值觀
我並非刻意貶低或是污辱文化局聘請來現勘「曹永和故居」的專家,但是這些「專家學者」是否如殷海光所堅持的:「是什麼,就說什麼...
【蕭文杰專欄】細數最爛古蹟「草山御賓館」不能戳的秘密(下)——孫科家族在草山御賓館的歲月
孫科是孫文的獨生子, 中華民國政府尊稱孫文為「國父」,國民黨政權對孫科禮遇有加,他自然也以「政二代」之姿呼風喚雨,出任要...
文化資產再生如何可行?談臺灣文化資產保存政策與再生現場的困境
無論是時間連續性的歷史發展涵構或著重於利害關係人共創的公私協力關係,文化資產都不該被視為靜態的存在,而是一種多重記憶的媒...
【陳泰松評論】聆聽我們在此遭遇的異托邦——談侯淑姿的《我們在此相遇》
眷村,台灣人民的家園組成之一,是對家園歸屬感的棲身之所,無論是往它內看,向內走,還是由它往外看,走出來,甚至是內外換位來...
論壇側記:鄉關何處——快門下的眷村人生命歷程
本文為《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創作論壇側記。展覽現場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主持開幕式,並舉行「論壇你...
【蕭文杰專欄】文資保護法令打假球
當人民主張要保護文化資產時,才赫然發現我國的文資相關法令充滿了讓政府推託的漏洞,文資保護法令看似有,實際上又不能用,所謂...
【蕭文杰專欄】千萬毋通剩一張嘴:回應文化部「文資辨別SOP:停、看、聽」
網紅的淨山活動,會將所謂的歷史遺跡當垃圾清除,是對山林歷史教育的無知,而台灣長期以來校園不重視「文資教育」。但台灣的文資...
未知的歷史
我們對藝術的看法不斷在改變,其所涵納、包容的範疇也越見豐富。簡單如對「原民藝術」一詞的定義與討論,都在這20年中產生諸多...
文章導覽
1
2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