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雨落潤大地:從溥心畬的祈雨文說起
臺灣有句氣象諺語說:「有錢難買五月旱,六月連陰吃飽飯。」這是說農曆五月有旱象算是好事,因為此時是雨季,故略顯乾燥的天候反...
古代的夏天究竟有多熱? 由文獻與古氣候指標來看中國古代的夏季溫度
今人怕熱,古人也怕熱。現代人有冷氣、電扇等電力設備度夏,古人只能依賴扇子、涼飲、實際的或是心靈的避暑,來營造絲絲涼意。令...
在日本美術中看見「緬懷亡者之道」: 日本大和文華館「追善的美術」特展
「追善」意指「追修善根」,也就是生者為亡者行善,以消除亡者之苦並祈求其冥福。由文獻和各種遺物可以得知,佛教徒在舉行追善供...
武士時尚單品秀:靜嘉堂文庫美術館「武士時尚─印籠、刀裝具、風俗畫」展
由岩崎彌之助(1851-1908,三菱集團第二代社長)、岩崎小彌太(1879-1945,三菱集團第四代社長)父子兩代所設...
前數位時代藝術作品的複製、縮放與排版:淺談三種〈麻姑仙壇記〉
當今數位時代,圖像取得甚為便利,放大縮小也不過彈指之間。但如果說到精準的圖像複製,在中國一般是從晚清時期引入珂羅版(co...
【新刊】科舉趣史
古有科舉,今有國考──考取公職、捧個鐵飯碗是許多人追求的目標。科舉制度起於隋唐,至清末被廢除,回望科舉史,固然滿是讀書人...
蛟龍見而雲雨至:唐宋時期的龍畫與畫龍祈雨儀式
古人基於「同類相感」之觀念,認為龍這種與水密切相關的神話動物,有興雲致雨之能。例如中國古代傳說之「應龍」,有翼,能蓄水,...
香雪美術館藏中國繪畫及其影響 :「唐物語 有畫自遠方來」特展
香雪美術館是收藏了朝日新聞社創辦人村山龍平(1850-1933)所蒐集之日本和東方古美術藏品的美術館,於1973年在兵庫...
大英博物館重磅特展:「晚清百態」看見隱藏世紀的幽光
大英博物館於2023年5月18日推出的「晚清百態」(China’s hidden century)特展聚焦於19世紀受忽...
中國嘉德2023春拍書畫,1億9113萬港元之《畫中九友》冊領銜,三夜場共斬獲人民幣9.83億元
「北京的春拍回來了!」6月12日,中國嘉德30週年慶典的重中之重,重要書畫專場正式舉槌。夜場「大觀—中國書畫珍品之夜.近...
文章導覽
1
...
20
21
22
23
24
...
44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