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蔬的秋之味:中醫師的秋天飲食小Tips

蔬的秋之味:中醫師的秋天飲食小Tips

中醫理論的經典《黃帝內經》中指出穀物、果品、肉類、蔬菜,能達到補益人體精氣神的作用,時序進入秋季,我們的身體會受到大自然的哪些影響,以及我們能做什麼保養來遠離病痛呢?

人體的內環境和大自然的外環境一樣,有著專屬於自己的寒熱溫涼、生長化收藏,《內經.藏氣法時論》:「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中醫理論的經典《黃帝內經》中指出穀物、果品、肉類、蔬菜,能達到補益人體精氣神的作用,時序進入秋季,我們的身體會受到大自然的哪些影響,以及我們能做什麼保養來遠離病痛呢?

外界的環境變化如何對應到人體的肺?秋天的第一個節氣「立秋」正是陽氣下降的起點,整體陽氣的趨勢為下降、收斂或收藏,肺居人體臟腑中最高的位置,正是執行此「宣發肅降」的角色,肺能將身體的津液輸布,起到「通調水道」的功能。就如同水循環一樣,把長夏的濕熱之氣,於高空化為雲雨落下,灑陳於大地。

由《內經.六節藏象論》:「肺者,氣之本……為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可知,肺主一身之氣,其重要性不可言喻,並且肺和秋季的現象是相應的。「肺朝百脈」也揭示肺的另一項生理功能:身體的氣機與經脈皆是由肺氣所推動。中醫師診脈的位置在手腕的寸口,也是手太陰肺經的原穴「太淵」穴,可知所有氣血的資訊都會聚集在肺經,是生命的原動力之一,而保養肺部正是秋天必要進行的任務。

秋季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影響還有哪些呢?《內經.陰陽應象大論》:「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燥勝則乾,容易傷人津液,肺開竅於鼻與皮毛,身體以鼻和皮膚與外界交換資訊、聯繫溝通,這些重要的人體閘門可能受到燥邪損傷,出現口鼻乾燥、頭髮分岔、皮膚脫屑等症狀;也因為肺氣主宣發肅降的功能受到阻礙,秋季是呼吸道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等好發的季節。再者此時節的落葉讓人容易懷舊悲秋,漢劉楨〈贈五宮中郎將〉詩:「秋日多悲懷,感慨以長嘆」;《禮記》:「西方曰秋,秋者,愁也。愁之以時,察守義也。」秋意濃,悲則氣消,讓人提不起精神,而對治悲傷的方法就是笑,笑口常開,便可暢通肺氣。

清 顧洛〈蔬果圖〉,灑金紙,24.5×263.3公分,弗利爾美術館藏。

養生Tips

秋季推薦茶飲:五汁飲

出自《溫病條辨》,為肺胃津傷熱盛所設計。取梨、鮮藕、麥冬、荸薺各500克,鮮蘆根100克,洗淨後去皮去核,榨取鮮汁即可飲用。亦可用煎煮法︰將以上瓜果水浸半小時後一起煎煮,去渣取汁而溫服。甘涼養陰,諸味相配,能生津止渴,醒脾開胃。適用於秋季口渴咽乾煩躁等症。

養生Tips

秋季養生食膳:山藥百合蓮藕排骨湯

清 惲壽平〈寫王冊‧蓮藕〉,27×39.8公分,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國立故宮博物院Open Data

取山藥300克、排骨300克、蓮藕200克(約一顆)、百合50克、薑三片、水1公升、米酒10毫升。清洗後將山藥、排骨、蓮藕切塊,排骨川燙備用。

將排骨、蓮藕、薑片、水放入鍋內烹煮1.5小時,待蓮藕香味散出後,再加入山藥煮30分鐘。最後以米酒和適量鹽調味,續滾5分鐘即完成。

此湯品結合山藥益氣養陰、蓮藕消渴潤肺、百合潤肺止咳的作用,補強秋季人體機能的不足,增加抵抗疾病的能力。

秋季的基本飲食養生原則為「飲食之味宜減辛增酸」,此語出自明代高濂的養生專著《遵生八牋》。因辛辣食物會加重燥熱,增加發散,但是秋季要增強收斂陽氣,所以應當減少辛味的如蔥、蒜、薑、椒等食品;秋金之氣若過盛會損傷肝氣,可以多攝取酸性的食物來生津液助肝氣,如桑椹、石榴、山楂等。桑椹是天然的美顏聖品,也有明目烏髮之效。而根據二十四節氣,各個時節也有需注意的養生要點。

立秋、處暑:少食生冷瓜果,宜顧護脾胃

初秋因仍留有夏日餘勢,直到處暑之前可能仍會貪涼,有道是立秋「少吃瓜,多吃果」,或是「秋瓜壞肚」,這裡的瓜類是指水果類(如西瓜、香瓜),多歸屬為寒涼性的食材,會造成脾胃的負擔;屬澱粉類的南瓜則不在此列。南瓜是秋令當季的食材,《本草綱目》記載:「甘溫,補中益氣」,很適合燉湯、煮粥來喝。要注意肺經和腸胃也是密切相關,《內經.經脈》:「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而且《內經.生氣通天論》曰:「秋傷於濕,上逆而欬,發為痿厥」,秋氣主收,氣收則濕轉燥,秋收不及,則傷於濕,濕氣內聚成痰,脾為生痰之源,肺為儲痰之器,造成肺失清降而作咳,甚至造成身體的無力跟發冷,所以秋季注意保持飲食不宜過為寒涼,如此對肺部的保養也有極大的助益。

白露、秋分:秋高氣爽,燥邪影響甚,首重滋陰潤燥

百合、蜂蜜、梨子、白木耳、蓮藕都是養陰生津之品。百合是常用的中藥材,甘,微寒,入心、肺經,用於潤肺止咳、寧心安神。常用來治療慢性咳嗽或痰中帶血等症狀。心情抑鬱、神志恍惚的患者服用百合也有改善情緒的作用。生蓮藕性涼,能除熱清胃;熟者甘溫,能健脾開胃、補五臟,尤其是藕粉,富有營養又易消化,是婦幼老弱皆宜的良好補品。以開水沖藕粉食用,久食可安神開胃,補髓益血,輕身延年。此時節要注意減少燥熱性的食物,避免烤炸辣等烹調方式,以免耗傷陰血,加重口乾舌燥之病。

寒露、霜降:溫差漸大,著重斂肺固表,提高身體免疫力

肺主一身之表,是身體的門衛,當外界有邪氣想入侵體內,衛氣會將汗孔關閉,不給邪氣可乘之機;當邪氣已經進入體內,衛氣則會與之作戰保衛家園。故有俗諺「白露身不露,寒露腳不露」之說,此時期體弱之人容易罹患感冒、呼吸道疾病。山藥是秋季的代表食材,入肺脾腎三經,補而不滯,無論男女老幼,均宜食用,可以加強肺振奮衛表之氣。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陽氣都在自強不息的循環不已。而順著四時守護陽氣,正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秋季保養的原則應以少寒涼、滋陰潤燥及養肺固表為重。


【雜誌購買連結】

典藏官網
蝦皮

【更多古美術最新消息】

FaceBook
Instagram

張育佳( 1篇 )

日明耀中西醫聯合診所中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