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川欽一郎

【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臺灣美術史最早的「再發現」?北美館藏淺井忠《湯島聖堂大成殿》
在臺灣美術史的漫長篇章中,「再發現」始終是推動研究與記憶更新的關鍵詞。從黃土水《甘露水》的重現,到寄存北美館的淺井忠《湯...
臺北最古老的寺廟──劍潭寺,從建築到風花雪月的傳說
你認識劍潭寺嗎?劍潭寺身為臺北最古老的寺廟,發跡於明崇禎年間,歷經清領與日治時期的興衰與遷徙。它不僅是宗教信仰的中心,更...
【五丁目的美術史筆記】美麗的聖稜線:石川欽一郎《臺灣次高山》的宜蘭視角
石川欽一郎很可能未曾親自攻頂次高山,但他與沼井同為臺灣山岳會成員,並且因為其早年隨軍前往山地記錄「理蕃」成果,累積了豐富...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邱創乾《飛橋臥波》中的客庄與蕃界景觀
《飛橋臥波》是邱創乾於1920-1934年間描繪大嵙崁溪(大漢溪)河階景觀的作品。有關此畫的研究,長期以來缺乏對地景的判...
延平南路五號,順益三代書寫的台灣美術史:「順益台灣美術館」五週年誌
台北市延平南路五號的三層樓街屋,是順益企業集團的「起家厝」,亦是今日的「順益台灣原住民博物館─美術分館」(順益台灣美術館...
倪蔣懷的畫中人生與百年願景,「懷德樂美」紀念展北美館登場
展題「懷德樂美」擷取自倪蔣懷日記的記述:「君子懷德、藝術樂美」,意在凸顯他獨特而深刻的藝術思維與理念。展覽以倪蔣懷的「生...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相遇在東京:關於不在臺灣的臺灣美術史故事
以臺灣與東京的關係為例,臺灣美術史的研究者認為,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前臺灣受日本殖民,作為帝國首都與藝術中心的東京,成為臺...
菸廠華麗重生, 新世代典藏庫房落成
事實上,19號倉庫建於1994年,是菸廠最年輕的建築,相較下歷史價值沒其他廠房那麼高,但負責改造的建築師陳玉霖認為,它具...
寫生風景的曙光──日治時期東洋畫中的臺灣風景
臺灣的風景得以成為繪畫主題並加以發揚,與臺灣近代美術的成立密切相關。日治時期,石川欽一郎(1871-1945)等日籍藝術...
【五丁目的美術史專欄】關於畫筆與顏料的另類「日治時期臺灣美術史」
過去我們對臺灣美術史的認識,停留於藝術家與藝術品的部分,但凡媒材、畫具、裝裱等物質文化,即使屬於美術史的範疇,我們卻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