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
酷兒外雙C:談「居家娛樂―楊登棋(登曼波)個展」
楊登棋在北美館個展「居家娛樂」的展呈當中,藉著兩種展覽空間,表現酷兒在個人生命經驗所環繞的多重性與多樣性。兩造並置之間,...
【張寶成專欄】NFT藝術=NFT的藝術 + 藝術的NFT
「藝術的NFT」必須以「NFT的藝術」為基礎,少了後者,它們就被剝奪了自己之所以是NFT的根由。NFT的創作者和鑄造者都...
熵與當代美學:從熱力學到資訊理論
當藝術的視野站在「熵」的時間之箭(熱力學)上,在更多元的創作範疇(生態學)望向資訊的生產量(資訊理論),在再次回望「熵」...
「備戰即避戰」:張乾琦、郝明義談文化人的責任感和共同想像
甫獲頒2022卓越新聞獎「新聞志業特殊貢獻獎」殊榮,並以烏俄戰爭前線的圖文報導同時獲得「系列新聞攝影獎」肯定的影像創作者...
【攝影作為評論】真正的創作發生在照片之外:廖烜榛、黃奕捷個展「燕子洞」的展場攝影
我發現這些照片並不遠離攝影的範疇,當我們說它「不攝影」,其實那只是在強調攝影語言的意義下成立。但是我們說這是一組攝影作品...
雕塑真實:托馬斯.德曼的模型、影像與觀察者
藝術家托馬斯.德曼(Thomas Demand)的作品多半取材自歷史或社會事件,引用各大媒體留下的紀錄照片或影片,使用色...
【陳泰松評論】聆聽我們在此遭遇的異托邦——談侯淑姿的《我們在此相遇》
眷村,台灣人民的家園組成之一,是對家園歸屬感的棲身之所,無論是往它內看,向內走,還是由它往外看,走出來,甚至是內外換位來...
論壇側記:鄉關何處——快門下的眷村人生命歷程
本文為《鄉關何處–高雄眷村三部曲:侯淑姿個展》創作論壇側記。展覽現場由高雄市立美術館館長李玉玲主持開幕式,並舉行「論壇你...
用生命寫電影史:賴成英、張照堂榮獲第59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
台北金馬影展執行委員會於9月1日宣布今年第59屆金馬獎「終身成就獎」頒發給賴成英與張照堂2位大師級的藝術先鋒。賴成英接獲...
跨越百年的旅途:北美館新進典藏作品展
臺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於本(8)月13日起推出「旅途:新進典藏作品展」,展出2015年至2022年間入藏作品近90...
文章導覽
1
2
3
4
5
6
...
9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