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科技

穿越江戶時空邂逅浮世之美 《會動的浮世繪展》台北站 今夏華麗登場 5/2優惠票預售開跑
透過CG動畫、投影映射與原創音樂等多媒體技術,創造出多重感官交織的沉浸式體驗空間,讓觀眾不只是「看畫」,而是身歷其境地「...
顛覆臺灣文化的印象,發現族群雜揉的軌跡——「臺灣意象展-變動中的臺灣人」
一直以來,不時可聽到「淺碟性」、「拼裝文化」等詞彙形容臺灣文化,「臺灣意象展」卻是透過「雜揉性」(hybridity)的...
愛看展|橫跨138億年的壯遊體驗!坪林茶博館「泡特展」謝幕最後倒數!
剎那永恆間泡湧浮現的一個個奇異點,漫延成一場氳氤濕潤的長旅。凝視太古以來的時光,眺望無垠的未來,泡一杯茶,從漣漪蕩漾中看...
【23/24】2024藝術環境十大趨勢
若從科技的發展軌跡來窺看藝術的發展趨勢,那麼可以說在21世紀各個面向的科技技術發展中,演算法(Algorithm)或許是...
2023 C-LAB聲響藝術節:Diversonics 創新!跨域!探索當代聲響的新實驗
黃意芝舉例今年「當代音樂/聲響」單元的最大亮點作品、也是與IRCAM合作的史詩級科幻默片《大都會》(Metropolis...
【聲波薩滿專題】由聽覺啟動認同與私密經驗的引路和重建場:立方論壇音樂祭─聲波薩滿
掐指一算,立方計劃空間對於聲音的關注及研究,整整十年有。如果我們將這整十年設想成一種策展的充實基底、外拓與延續,而今的「...
「​​張光賓《江山無盡》多媒體互動展」再現焦墨筆意中的山水語境
山水畫作不僅是眼前的景色,更是蘊藏在藝術家內心的自我與嚮往,為了讓觀眾深入創作者的心境,當若科技藝術嘗試著用新媒體技術,...
跨國尬聊談經驗:發現數位媒體藝術保存標準並不真的存在
從今年三月在「典藏ARTouch網站開啟「數位藝術保存專欄」至今,每次想帶給讀者的是當前主流將數位科技作為博物館展示利器...
看不見,不代表沒有:台灣藝文空間連線TASA協會理事長洪秉綺談「看不見的溫柔:2021藝術進駐聯盟年會暨工作坊」
從對內盤點檢討自身對他者的「看不見」出發,今年TASA年會拉出他者「看不見」的多重意涵,擴充實務操作的教戰守則。綜觀眼睛...
疫情下的表演藝術扶植協作及國際交流的施與受:專訪愛丁堡藝穗節臺灣季策展人葉紀紋
在「連結臺灣」(Connecting with Taiwan)的主題下,葉紀紋將「臺灣季」定位為一個文化部設在愛丁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