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術
2023首屆東方繪畫雙年展:重新賦予東方繪畫活力與新面貌
台灣擁有良好的水墨傳統與人文素養,可惜大環境的趨勢下,水墨環境日漸萎縮。雙年展可以說是為擴大增進東方繪畫的視野拋磚引玉。...
《黃土水與他的時代》日治時期台日雕塑家民間委託背後的族群政治
今年六月,由藝術史學者鈴木惠可所發行的專書《黃土水與他的時代》,從台日兩地的藝術史檔案文件與關係人的訪談當中,重新歸納與...
【對話下的Taiwan Art】並未爭辯的爭辯:郭雪湖《圓山附近》的空間、圖像與眾聲喧嘩
過去對《圓山附近》的研究與書寫,大多僅止於「地方色彩」的「寫生」論述,主張這幅畫是郭雪湖對「圓山附近」的實景描寫,表現南...
【對話下的Taiwan Art】傑作:台灣美術的神話創造與西方視角
台灣沒有獨屬於藝術史自身的神話,而是在探索自身意識主體性的過程中,創造名為民族主義的近現代善惡神話,但藉由排除他者確立自...
重回家鄉土地 廖修平教授談「家」的印象
(本文摘錄自《歷史文物》317期封面故事)廖修平在藝術界素有「現代版畫之父」的美稱,尤以臺灣廟宇、生活器物為原型創造一系...
日本「騎龍觀音」到龍山寺「釋迦出山像」──近代日本與台灣佛教藝術
日本東京國立近代美術館的「MOMAT收藏作品展」於5月23日開展,館方的官方帳號為推廣展覽,在臉書放了一張工作人員正在吊...
【2023梅樹月】「山行譜曲」特展:台日88件作品回顧台灣山岳圖像記憶
2023年梅樹月展覽,以「山行譜曲」為題,聚焦於近代台灣的山岳圖像創作,展出日治時期到戰後的山岳繪畫與攝影兩大主題,作品...
田園牧歌下的理想與現實:國美館「台灣土・自由水:黃土水藝術生命的復活」中的水牛作品
五十年過去,國美館的〈水牛群像〉說明文中,不管是將「台灣意識」放置在殖民的對立面,抑或是以「田園牧歌」或「水牛=台灣人形...
【國美館35周年】跨世代200件台美典藏精選展:與館內策展人黃舒屏、賴駿杰有約
國立台灣美術館舉辦「時代記憶:國美35典藏精選展」,展覽由國美館研究人員黃舒屏及賴駿杰擔任策展人,一舉展出自1988年開...
北美館開館40週年驚喜大禮:獲贈畫家倪蔣懷收藏文物近500件
倪蔣懷1894年出生於台北瑞芳,師承日本水彩畫家石川欽一郎,為台灣第一代水彩畫家。台北市立美術館(簡稱北美館)在其逝世8...
文章導覽
1
2
3
4
5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藝術新聞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