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藝廊

【以雕塑之名】產業困境中,當代雕塑的整合經營與創作出路二三種── 專訪胡氏藝術、双方藝廊負責人胡朝聖
胡氏藝術的一個重要業務是參與公部門的公共藝術標案,加上相關的地景藝術節、城市藝術節,為創作包括傳統雕塑、複合媒材裝置在內...
【專題】以雕塑之名:台灣雕塑藝術的現況與未來
若觀察台灣美術館展覽、藝術評論,「雕塑」一詞,彷彿成為了一個古老、衰頹、避免被使用的字詞。這樣的現象不禁引發我的好奇,因...
2020台北當代首日登場!直擊台灣畫廊的國家隊級藝術家名單
第二屆的台北當代藝術博覽會今(16)日正式開幕,呈現99家頂尖畫廊及大型公眾藝術計畫。台北當代,儼然已成為台灣畫廊面向國...
強健畫廊骨骼,才能談國際化:双方藝廊胡朝聖備妥資源,走向世界
臺灣當代藝術家的國際化,一直走得很坎坷。胡朝聖認為談國際化一定要以在地為基礎,厚植在地實力,起身進軍國際才有力量。
笑著笑著就哭了:陳擎耀扮裝劇場中虛幻的政治信仰
今年陳擎耀在双方藝廊的「AK Girls and Panzer」展覽中,各種將自我形象與亞洲政治領袖結合的繪畫,以及諧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