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璨如1952年生於香港,成長於1960年代的台灣,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取得藝術與教育碩士後,前往義大利卡拉拉山附近的皮耶特拉桑塔鎮(Pietrasanta)進行創作。曾獲第一屆中華民國現代雕塑展首獎,並受邀參加威尼斯雕刻大展「開放2000」,2004年入選為英國皇家雕塑藝術協會會員。其大型公共藝術創作在台灣與世界各地都可見蹤跡,線條精簡而優雅的作品淋漓盡致地傳達了極簡的美學與材質微妙的肌理變化。
薩璨如《穀》.白色卡拉拉大理石.60×22×22 cm.2014。圖/双方藝廊
「內在之庭」的系列作品一如其公共藝術一貫的造型掌握與氣韻靈動,顯露了藝術家用藝術傳達的內在哲思與外在體悟。《櫛瓜花》、《貝中之珠》、《銀杏葉》等,顧名思義是其觀察大自然花草生態後簡化外觀而成的作品,抽象卻帶有寫實的味道。《一座山丘》自是一座山丘的造型,有趣的是她不避諱磨鑿時意外發現的水晶樣貌,反視為上天的禮物,使之宛如倒映於山丘上的山嵐,西方元素卻帶有東方寫意的特質。《丘浪》更是如此,除可作為茶几使用,上面起伏的紋理也彷彿立體化的山水畫造景。她說:「我想將那些曾經在生命中體驗過的種種,在我的作品中完整地表達,將那些生命與大自然中的愛、感激、感動與自由呈現在其中。」而從內心出發、不假外求的創作精神,恰如其分地反映在她所鍾愛的大理石上。
薩璨如《丘浪》.白色大理石.140×100×47 cm.2016。圖/双方藝廊
對她來說,石材不是硬的。反而像水,可以沖刷,也可以塑形。「大理石和我的個性比較接近:既剛硬且光滑,它自身本具靈光與自己的生命。」薩璨如表示,手的感覺很重要:「磨不只是磨,還要摸。一般創作者雕刻大理石時,會用上許多機具,但最後都得靠手來確定。」為完成《舞者》真如兩個跳舞的人般悠長而柔軟的動感,其曲線是以藝術家主觀的手的經驗而摸出來的。但上下顛倒皆成立且依然對稱的《穀》的曲線就是經客觀的電腦精密演算出來的。《豆椅》則結合上述兩種方式且將大理石的粗糙與細密質地加以並置,以衝突的樣態來對比和諧的造型,強化作品既合且離的雙面寓意。
薩璨如攝於「內在之庭」現場。圖/双方藝廊
鑽研不同造型與肌理變化逾30年仍不膩的薩璨如說:「對於這些穿梭於自然、石材、心境之間關係的作品,我還有很多想嘗試的。更何況我有一個放滿小模型的抽屜。沒靈感的時候,我就打開它。那個抽屜是我的花園。創作不只是一種生活節奏,還是對周圍觀察的體現。我在充分自由的空間與藝術環境下,愈做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這也是「內在之庭」企圖為觀眾打開的另一扇心靈扉頁。
睽違18年,曾以代表性作品寫入台灣現代美術史頁中的薩璨如,與双方藝廊負責人胡朝聖認識22年的她,終於有個展再現台北。藝廊成立後,胡朝聖正式邀請她舉行個展。歷經3年構思與籌備,2017年開春終以「內在之庭」為名,將遠從義大利運來的40件相對其公共藝術較為小型的作品,按「宇宙之象」、「自然之聲」、「聆聽一瞬」3個區塊展出。
「內在之庭」薩璨如個展一景。圖/双方藝廊
陳芳玲( 6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