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古美術
【古今之變/辯】從古代經典畫作看當今水墨名相的泥淖
去年秋國立故宮博物院推出代表宋代水墨高峰的「鎮院國寶」三件名品展,期間看到許多幼小學童被領著進出展間,這些在兒時偶逢的勝...
【典藏30週年聯合專題】古今之變/辯
2022年適值典藏成立30週年,古今分刊後,今次我們首度以聯合專題的模式進行規劃。除了共同舉辦了一場結合古今研究者與創作...
【古今之變/辯】由觀者的角度思考傳統水墨,還有創新
由觀者的眼光來設想,當代觀者,在什麼程度上能領會創作者的創新(無論有意吸收傳統,或反叛傳統)?或者說,我們真的共享一個傳...
【古今之變/辯】水墨基礎養成的現況與困惑
時代風貌的變化之劇,藝術表現形態之多元,令我們的藝術學習益加重視啟發與自由,意圖在學習上強調「限制與法度」,必然有所困難...
藝術史夢幻新書出版:側寫《物見》的誕生及物件的閱讀者們
2019年11月,藝術史學者賴毓芝甫結束於北京召開的「明清中國與世界藝術」國際研討會,會中她收到另一位學者鄭岩及其女兒合...
謎樣的《鵲華秋色圖》
提到元代的大畫家趙孟頫,不能不想到他的代表作〈鵲華秋色圖〉。趙孟頫是在怎樣的時空背景下完成這件作品?他為什麼「出格」?又...
【新刊】古今之變/辯:典藏30週年聯合專題
《典藏》自1992年10月成立創刊號,隨著社會時空變遷,2000 年4月分刊為《古美術》與《今藝術》兩本雜誌,各自側重於...
風雪征人淚,江山志士心:「帕米爾公園」正式揭牌,于右任摩崖書法再現
「帕米爾公園」座落於臺北市郊內雙溪的五指山西側,陽明山國家公園東南部,距離國立故宮博物院僅約10分鐘車程,為深具自然風貌...
畫是有形詩:〈早春圖〉創作思想與畫屏延伸的可能(下)
值得說明的是,雖然我們不斷稱許郭熙繪畫中對於具體化細節的表現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他的畫作刻寫擬真,如同將大自然折射在底片...
康熙花神杯豔壓群芳,清三代御瓷完勝全榜:2020瓷器,蓄銳力拼北京主戰場
2020年瓷器十大高價品,過億人民幣拍品僅一件(以下未標示幣值者皆為人民幣),未有突破兩億元之拍品。清三代官窯瓷器延續前...
文章導覽
1
...
29
30
31
32
33
...
48
登入
註冊
記住賬號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登入
忘記密碼?
歡迎使用社群網站帳號快速登入 / 註冊
Enter something special:
我已閱讀並同意網站的
服務條款
,並同意按照
隱私政策
存儲和使用我的個人數據。
新增帳號
忘記密碼? 請輸入您的電子郵件地址。 您將收到帶有設置新密碼的郵件。
重設密碼
回到登入
會員專區
藝術觀點
專題系列
觀察
文化政策
藝術史
藝術展演
訪談
典藏專欄
特別報導
藝術新聞
藝術關鍵字
藝術產業
Art X Web3
藝術博覽會
藝術拍賣
焦點人物
古美術
藝術親子
小典藏專欄
小典藏專題
愛閱讀
新鮮事
愛看展
閱讀靈感
影音
Podcast
線上展廳
所有展廳
藝博會
藝術家
網路書店
作者群
English
更多典藏
典藏咖啡館
典藏33觀景餐廳
典藏駁二餐廳
創意空間
關於典藏
聯絡我們
廣告刊登
加入我們
服務條款
隱私政策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登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