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諾瓦《讓娜.薩瑪莉夫人像》(Ritratto di Jeanne Samary)。(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在普希金博物館中除了精彩豐富的印象派之作,後期印象派的作品也不計其數,後印象派的興起,是對過度依賴視覺和科學分析的印象派提出反叛,並且反對片面地追求外光與色彩,而是主張以抒發畫家自我感受和主觀情緒為宗。其中可謂20世紀抽象藝術開拓者的塞尚,在普希金博物館中具代表的《聖維克多山》(Mont Saint-Victoire),1906年完成,以主觀性強烈的色彩描繪內心感受的聖維克多山。其他如高更早期在大溪地的重要作品《怎麼了,你嫉妒?》(Che! sei gelosa?,1892),以獨特的視角,詮釋人物與空間的布局十分有趣,而標題《怎麼了,你嫉妒?》所帶來的戲劇性效果,將兩個姐妹對愛情的爭執表達得淋漓盡致。後印象派重量級的畫家梵谷,其短暫且傳奇的一生向來是大眾談論不斷的焦點,在普希金博物館中一件梵谷晚期代表作《阿爾勒的紅葡萄園》(La Vigne Rouge),1888年完成,此作是梵谷去世前一年完成,1888年梵谷於阿爾隱居,待到隔年不久就自殺離世。此作雖然以要鮮豔的色彩呈現,但畫面能充滿詭異的氣息,難掩抑鬱的憂傷,梵谷以充滿情感的筆調,耀眼的光線,跳動的色彩與抖動的劇烈線條,充分傳達其強烈的表現性,是重要代表之一。
塞尚《桃與紅梨》(Pesche e pere)。圖|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Мockba的藝術風景線:一覽普希金博物館珍藏
前身是「亞歷山大三世藝術博物館」的普希金博物館,原本隸屬於莫斯科大學附設博物館,十月革命爆發,私人財產收歸國有,莫斯科博物館也發生重大變革,沙皇、貴族或大藏家私藏的珍品全數沒收,普希金博物館脫離大學博物館角色,躍升至國家級博物館。(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去年9月,中國藝術家蔡國強於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The Pushkin State Museum of Fine Arts)舉辦「蔡國強:十月」展覽,引起熱烈迴響,今年適逢日俄文化交流國家年,4月14日至7月8日,普希金博物館將於上野公園的東京都美術館舉辦「普希金美術館展覽—法國風景畫之旅」,以17至20世紀的法國風景繪畫為主,精選65件名畫。首場亞洲巡迴展從東京出發,7月於大阪舉辦,台北故宮博物院也將在11月17日與普希金博物館締結台、俄文化交流展,65件歐洲名畫也將與台北觀眾見面,讓國人一窺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驚豔的典藏。去年12月初,普希金博物館館長瑪莉娜.洛莎克(Marina Loshak)親自飛到台北拜會前任故宮院長林正儀商討展覽合作,《典藏》專訪館長分享精彩館藏與展覽。館長洛莎克表示,因停留台北的時間僅有短短兩天,但故宮豐富的藏品令他印象深刻,很令人期待首度合作展覽,並相信未來會有更多的交流機會。
普希金博物館館長瑪莉娜.洛莎克(Marina Loshak)。(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去年最轟動的藝術新聞莫過於達文西(Leonardo da Vinci)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以拍賣史上最高價的藝術品售出,洛莎克也分享對俄羅斯藏家的觀察,她笑說,俄羅斯藏家受過良好的教育,深具挑選作品的眼光,他們偏好有趣的作品,而且不怕冒險,熱愛開發新畫家,特別是尚未有知名度的藝術,如伊朗或印度等,「俄羅斯收藏家買的作品都變得很有名」。
坐落於莫斯科的普希金博物館,知名度雖不像聖彼得堡的冬宮博物館(The State Hermitage Museum)來得響亮,但卻是俄羅斯第二大擁有國外藝術家的博物館,它的地位幾乎如同大英博物館之於倫敦、羅浮宮之於巴黎。普希金博物館館藏豐富,從古埃及、美索不達米亞古文明文物、文藝復興時期的雕塑仿製品,到近現代歐洲繪畫及雕塑等,多達67萬件珍品,其中以古埃及與印象、後印象畫派為主要的核心館藏。
博物館的歷史流轉
普希金博物館的前身是「亞歷山大三世藝術博物館」,原本隸屬於莫斯科大學附設博物館,1917年十月革命爆發,私人財產收歸國有,莫斯科博物館也發生重大變革,全數沒收沙皇、貴族或大藏家私藏的珍品,20世紀初的政權更迭,讓普希金博物館脫離大學博物館角色,躍升至國家級博物館;1937年為紀念100年前喪生的詩人普希金,改名為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莫斯科大學當初成立附屬博物館的初衷是希望透過美學教育,培養大眾的審美意識,當時由兩位莫斯科大學教授S. Sevirev與M. P. Pogodin共同推動此項計畫,不過計畫雖然獲得沙皇與莫斯科沃爾科斯卡亞公主等贊助,但始終未能實現,直到莫斯科大學古典語言學家及藝術史學者茨維塔耶夫(Ivan Cvetaev)爭取到鑽石工廠企業家奈卡耶夫.瑪律采夫的資金贊助,博物館成立計畫才順利完成,並於1912年舉辦開館儀式。
普希金博物館融合新古典主義與現代博物館設計概念,由建築師伊萬諾維奇.克萊茵(Roman Ivanovich Klein)設計而成,最早進入館藏核心的是埃及古物與13至15世紀的義大利畫作和應用藝術品,收購自俄羅斯學者暨埃及學者Vladimir Semyonovich Golenishchev與駐義大利領事Mikhail S. Schekin的珍藏,並於1909年至1911年轉移到博物館,其他的捐贈者還包括Yelizaveta Fyodorovna和D.V. Khomyakov捐贈16至18世紀義大利雕塑真跡。此外,普希金博物館還有一項創舉是成立莫斯科繪畫雕塑學校,並典藏全世界數量最為豐富的文藝復興時期仿製的雕塑名作,當時因為教學的關係,從國外大量進口仿製古典雕塑的石膏塑模。而與此同時另一座博物館魯緬采夫博物館也建造完成,但由於其典藏零散,日後有不少精彩作品紛紛移交至普希金博物館。
十七至十八世紀義大利藝術展間。圖|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談到俄羅斯博物館的演變,就不能忽視十月革命所帶來的影響力,1917年的十月革命,促使私有財產國有化與1918年頒布的藝術品禁止出口政策的落實,將全國被收歸公有的珍藏,重新分配至各大機構與博物館中,目前普希金博物館主要館藏來源除了私人機構轉讓,就是各大博物館的捐贈。其中幾次重要的捐贈包括埃爾米塔日博物館、1924年魯緬采夫博物館轉入的592幅、1925年從特列季亞夫畫廊轉入的19世紀法國藝術與1948年關閉的西方現代藝術博物館之藏品等。
目前普希金博物館主要館藏坐落在主建築展間,展出的藝術品依時代及地區大致分為:一、古代藝術,包括埃及、希臘、拜占庭、羅馬等古文明藝術。二、13至16世紀歐洲藝術,包括義大利、法蘭德斯、荷蘭等,例如林布蘭1660年完成的畫作《亞哈隨魯、哈曼和以斯拉》,此作1764年由埃米爾塔日博物館購入;三、17至18世紀文藝復興、巴洛克藝術、西班牙畫派、法國畫派、俄羅斯流亡畫家作品,如魯本斯於1615年完成的《酒神節》等畫作。除了主建築展間,普希金博物館最引以為傲的館藏精品,莫過於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歐美藝術,這些畫作被安排在2006年完工的新建築中,此系列作品其來源包括私人收藏、革命後的集體化、國有化,而各個博物館的重新分配政策所獲取收藏品,反映的正是俄羅斯文化的特殊年代。
古埃及與中東藝術展間。圖|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
林布蘭及其學派展間。(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綜觀普希金博物館的館藏脈絡,不難發現博物館透不同流派(如義大利、德國、荷蘭)企圖呈現文藝復興時期以來的西方繪畫演進。從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的歐美藝術,涵蓋法國浪漫主義、歐洲風景畫的革新者以及20世紀初不同流派的作品,進而梳理出活躍於19至20世紀上半葉不同流派的特徵。
印象與後印象精品
2006年新成立的「19世紀晚期到20世紀歐美藝術」展館,已逾百年歷史,原本是皇室王子的官邸,曾被稱為「王子的庭院」,俄國知名的無調性先驅作曲家暨鋼琴家亞歷山大.史克里亞賓(Alexander Scriabin)曾在此居住過,1988年至1993年被普希金購進改建且全面翻修,作為私人收藏博物館。此棟建築共26個展間,每一展間的策展形式以歐洲藝術運動或單一藝術家為主題。在此展館中設有西班牙藝術家哥雅、新古典主義的安格爾,與法國浪漫主義德拉克洛瓦等獨立展間,以及主題式策展,如以「巴黎沙龍」為題展出的法國風景畫家柯洛與巴比松畫派盧梭等作品,此外如19世紀德國畫家卡斯巴.大衛.佛列德利赫(Caspar David Friedrich)、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以及拿撒勒畫派(Nazarene)的精采之作也都能在此展館一睹其風華。
不過提到普希金博物館館藏的精彩亮點,不得不聚焦印象派至後印象派藝術與20世紀初各大藝術流派的作品,包括畢沙羅、西斯萊、竇加、馬奈、莫內、雷諾瓦、塞尚、高更、梵谷、馬蒂斯、畢卡索、德蘭、盧梭等,與延續到歐美現代藝術如立體派、野獸派如畢卡索、馬蒂斯等人。普希金館藏中風景畫主題之作不勝枚舉,除了19世紀德國浪漫主義風景畫,也館藏不少十九世紀的法國風景畫代表如西斯萊的《楓丹白露的林間空地》與畢沙羅的《歌劇院大街,清晨雪景》等精采之作。其中廣為人知的作品如印象派先鋒莫內於1866年的習作《草地上的午餐》(Le déjeuner sur l'herbe)即是此次巡迴展的重頭戲。受到馬內1863年的《草地上的午餐》啟發,莫內以獨特的視角再度詮釋傳統題材,此作也與他目前藏於巴黎奧塞美術館1863年的《草地上的午餐》構圖相近,但不同的是普希金館藏之作尺幅較小,130×181公分,是一件習作,卻比奧塞美術館館藏的《草地上的午餐》完整,在奧塞的作品僅是其中的一部分。《草地上的午餐》透著光線的樹葉散發著溫暖氣氛,畫面中最亮的部分是中間的野餐桌布,平衡畫面的整體感,足以見到莫內敏銳的觀察力,以及捕捉瞬間光線的功力。
梵谷《阿爾勒的紅葡萄園》(La Vigne Rouge)。(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高更的作品《有孔雀的風景》,普希金博物館館藏之一。(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此外,莫內在普希金博物館中亦有多件不同題材之作,如知名的《嘉布欣會林蔭大道》(Boulevard des Capucines)於1873年完成,此作是《印象:日出》發表之前的作品,以純色與粗率的筆觸,勾勒出街景與萬頭鑽動的人群,純色的新鮮和光彩,創造更為強烈發光度,雖然此作在第一次的印象派藝術家展覽遭到無情的批評,但隔年莫內《印象:日出》所帶來的衝擊,幾乎翻新一個時代的視野。莫內晚期的作品著重在記錄同一主題不同光線和空氣下的無窮變幻,在普希金博物館中亦可見到此類作品,如1894年的《黃昏下的盧昂大教堂》(La cattedrale di Rouen altramonto),投射到石壁上的各種光線,如金、褐、青灰、白色等製造出迷濛的效果。1883年搬到吉維尼居住的莫內,描繪了不少以橋、蓮主題的作品,在館中亦有一件1899年的《睡蓮,純淨的和諧》畫作,從普希金博物館的印象派典藏中能夠完整梳理畫家每一時期的代表作,難能可貴。
莫內《黃昏下的盧昂大教堂》(La cattedrale di Rouen altramonto)。(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普希金博物館中有數件竇加的精采之作,最為知名如芭蕾舞者、賽馬、沐浴的模特兒等題材,皆能在此一睹究竟。如1875年完成的《攝影師眼中的芭蕾舞者》曾在1879年第四次印象派畫展中展出,是竇加在1873年至1879年間完成的「芭蕾舞者」組圖的第一幅,竇加善以挑戰觀者視角的構圖呈現,畫家以宛如偷窺的鏡頭,透過鑰匙孔的觀看,捕捉未經思考的動作。另一件竇加晚期精采之作是1898年《藍色芭蕾舞者》(Blue dancers),1880年畫家的視力逐漸衰退,於是轉向以粉筆畫代替油彩的創作,此作以粉彩代替油彩顏料,並以橙、藍色調代替黑色創造出肌理的層次,以強調畫面的質感與真實性。
竇加《藍色芭蕾舞者》(Blue dancers)。(莫斯科普希金博物館提供)
深受大眾歡迎,老少咸宜的印象派雷諾瓦,以人物肖像畫與中產階級宴樂聞名,在普希金博物館藏中一件1877年的《讓娜.薩瑪莉夫人像》(Ritratto di Jeanne Samary)是博物館的最佳代言人,曝光率極高。甜美、悠閒的氣氛與豐滿、明亮的臉龐,散發出迷人且溫暖歡愉的情感。雷諾瓦認為所謂的繪畫並非依靠科學性的分析光線,也非巧心的安排畫面的布局,繪畫要傳達的是帶給觀者愉悅的感受,這不難在作品中看出這樣的企圖。他在1870年代以模糊的輪廓或粗重的線條,將人物空間以如夢似幻的效果呈現,創造出溫暖光亮的粉色調,其中知名之作如1876年的《煎餅磨坊的舞會》,此作為現存於巴黎奧塞美術館,不過在普希金博物館中亦有一件同一時期與題材之作《在煎餅磨坊的樹下》(Sotto gli alberi al Moulin de la Galette)。此作被視為是《煎餅磨坊的舞會》的草圖,他將巴黎的中產階級歡愉的宴會描繪的唯妙唯肖,為觀者帶來愉悅之感,此作於1907年由I.A.莫羅梭夫收藏,1948年於普希金博物館典藏。
ARTouch編輯部( 1664篇 )追蹤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