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的兩次黃金時期,以及她的「軌跡」與「奇跡」
透過述說大眾並不熟知的草間彌生的故事,展覽試圖揭示她那些如今已成為大眾文化標誌的作品,讓人們獲得共鳴、乃至同樣將人們從制...
愛閱讀│誠品閱讀職人大賞入圍名單揭曉!小典藏出版《情緒大飯店》入圍 「最想說服爸媽買」大獎
誠品書店觀察發現,「情緒學習」成2024暢銷童書趨勢!「最想說服爸媽買」入圍作品,包括教孩子認識、接納情緒的莉迪亞.布蘭...
「2024集保藝術賞一視域臺灣」頒獎暨開展現場:葉懿嫺、傅琬婷、李秉璈各獲金銀銅賞,歐靜雲獲人氣獎
「2024集保藝術賞一視域臺灣」頒獎典禮暨開幕展覽今(26)日下午於金車文藝中心KCCA承德館揭曉。由葉懿嫺《某日午夜...
探索多元視角,連結世界新動能:台北當代藝術館 公布2025年度展覽計畫
2025年當代館將以多元視角策劃年度展覽,探尋藝術純粹的力量、災難與環境共存、人與非人物種之間的感官差異,到當代社會的文...
臺灣關鍵字:國姓爺/Koxinga
今年阿姆斯特丹荷蘭國家博物館舉辦「很久很久以前⋯⋯荷蘭與臺灣」特展,有一件19世紀的插畫引人注目。畫中一位面容細瘦穿著長...
讓對藝術史有興趣的人,學習過程事半功倍,輕易解讀深奧難懂的繪畫
《達文西和他的畫壇朋友們》是法國文化評論家和藝術作家卡蜜兒.朱諾(Camille Jouneaux)的藝術史著作,從如何...
穿越亞洲青銅的歷史長廊 :荷蘭國家博物館「亞洲青銅:4000年的美麗風華」展場巡禮
荷蘭國家博物館收藏了少量但品質極高的亞洲青銅器,近十餘年來致力於有關亞洲青銅鑄造技術的科學檢測和分析研究,此次展覽分為亞...
【專欄|老派博粉】可以「觸摸」的畫作?!到國立臺灣美術館「致未來世代的美術史:臺灣美術以人為本的共榮之路」展區摸一摸
你可以仔細觀察原作的筆觸,同時仔細觸摸輔具,感受畫家是如何運用粗線條、大筆塗抹,來刻畫人物與背景。畫作上一道道的筆觸,讓...
新鮮事│世界最大的海上移動書展船「望僕號」停泊台灣高雄港、花蓮港、基隆港 串聯知識與文化交流
船上由來自數十個國家的志工組成的國際船員團隊懷抱共同使命,航行世界各地,為每個港口城市帶來超過2,000種主題多元的書籍...
【馬尼尼為│繪本專欄】「十二月,你在掛念什麽?」 ——畫、寫出真相,有那麼容易嗎?
刪掉了全部負面情緒、煽情的文字,那凝固出來的情緒更令人心痛。藝術能起到什麽控訴作用?無法直接表達、全部只能轉換。換一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