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的靈光】未來已來,破圈的AI藝術擾動市場新生態
時至今日,AI與機器學習的進展日新月異,落實在藝術創作的運用與面向益發廣泛;作為一種創作工具,無論自身使用與否,都驅使藝...
【專題|一起讀、一起玩!美國童書空間漫遊】33. 新與舊的融合:大洛杉磯地區值得一訪的兩間兒童圖書館
兩間圖書館都曾經歷整修,可以看見新與舊,不同建築風格的融合與並列,兩間圖書館的建築本身也很值得參觀。
一次看懂建築新趨勢!精選2025威尼斯建築雙年展12個必訪國家館
第19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由義大利建築師卡洛・拉蒂擔任總策展人。本屆以「多元智慧——自然、人工、集體」(Intellige...
【專欄|老派博粉】暢遊天文館,原來宇宙就在你身邊!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
坐上探險號出發外太空冒險,這次的任務,是找到適合居住的另一個星球!隨著探險號慢慢啟程,短短10分鐘,不只看見太陽、水星、...
臺中市立美術館12月13日隆重開幕,搶先揭露五大精選典藏
臺中綠美圖預計於今年12月13日正式開館,完工後將由臺中市立圖書館總館與臺中市立美術館共同進駐使用。臺中市立美術館(簡稱...
【演算法的靈光】當我們與機器共舞 亞歷山大.雷本:在人性與演算法的邊緣處
雷本是一位遊走於藝術家、發明家與機器人學家之間的創作者,擁有MIT媒體實驗室碩士學位的背景,也是OpenAI第一位駐地藝...
【演算法的靈光】當我們與機器共舞 史考特.伊頓:運算胴體
目前定居於倫敦的伊頓生於1973年,是位橫跨眾多媒材領域的美國藝術家,大學時就周旋於藝術與機械工程之間,接著轉而取得麻省...
【演算法的靈光】當我們與機器共舞 鐘愫君:線性的詩意交錯
鍾愫君的藝術作品最大的共通特色在於其用色與動勢。藍色不僅僅牽動她的視覺神經,同時是16進位紀年與1970年到2023年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