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開作品.zip】「文字腳本在哪裡?」張徐展圖像先行的影像製作邏輯
與其說草圖是完成作品的藍圖,不如說它們是思緒的斷片。張徐展並不自認是「畫家」,他的線條並不講究所謂的美術學院式技法,反而...
【文化預算追蹤】變動之中,臺灣的文化政策與文化預算分配
2018年《文化基本法》通過後,「寬列」文化預算成為各級政府必須遵循的原則。然而,具體應如何落實「寬列」?預算又該如何有...
【專題】點開作品.zip:從草圖開始談創作思考史
作品還不是「作品」的時候,藝術家在想什麼?我們又該如何理解這個階段的思考?當想法尚未成形、資源也未到位,甚至還不確定能否...
【第23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側記】 「逆」崇高作為傳統「幽靈」復生的手段——朴贊景談「變動時代,傳統,是什麼?」
在第23屆台新藝術獎國際決審講座《變動時代,傳統,是什麼?》中,韓國藝術家朴贊景從「崇高」出發,探討當代社會對「傳統」的...
不在終點歡呼,在成為藝術家的路上陪跑:王道銀行教育基金會25週年持續耕耘藝術教育之路
「有時候陪跑也會跑得很孤單,但我們願意跑,這就是我們的使命。」基金會執行長黃巧慧,道出了基金會工作中最不被看見的耐心與情...
愛看展│ 臺博館《來・去 車站 探索建築》特展 孩子們的建築小宇宙,從車站出發!
你是否曾想過,車站除了接送旅客,還藏著哪些建築的祕密?本展是一場為孩子量身打造的建築體驗特展,透過「車站」這個日常場域,...
文策院第三屆董監事人選出爐,文化部政務次長王時思兼任董事長
王時思為繼丁曉菁後,第二位由文化部次長在任內兼任的文策院董事長。第三屆董監事任期將至2028年5月27日止。
黑洞情感工程:同步,或相依?
親密的相依性(interdependence),怎麼變成了一場無垠宇宙的同步?「相依性」不僅體現在身體支撐之間。舞台瑰麗...
聲音築成的聖殿——梅湘《基督升天》與指揮家坎布雷林的藝術視角
今年六月,法國指揮家坎布雷林(Sylvain Cambreling)將首度與臺北市立交響樂團(TSO)合作,演出法國作曲...
紙上流光:八方藝術節的多元共融與黃意會的藝術行旅
2025年「八方藝術節」於5月24日正式揭幕,主場地設於國立臺灣美術館,由國美館、高雄師範大學東南亞暨南亞研究中心、壹元...